【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庫區消落帶危巖體快速加固,具體為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及快速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庫區水位的不斷變化,庫區消落帶的危巖因長期暴露于自然環境中,受到風化、雨水侵蝕以及水流沖刷,容易發生巖體松動、滑坡或崩塌等危險情況,嚴重威脅庫區周邊區域的安全。消落帶作為水庫水位波動的過渡區域,其巖體的穩定性對庫區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尤其在汛期或水庫水位急劇變化時,若危巖加固措施不到位,可能導致山體滑坡、巖體崩塌,甚至引發嚴重的次生災害。因此,針對消落帶危巖的加固和防護,不僅是確保水庫庫區及周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庫區生態環境、減少災害風險的必要措施。
2、傳統的加固方法如噴射混凝土、巖釘錨固等,通常需要較長的施工周期,特別是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施工進度往往受到天氣、地形等因素的制約。這不僅延長了工程的總體建設時間,還可能增加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在汛期或惡劣天氣條件下,長時間的施工可能導致項目停滯,影響加固效果。同時,傳統加固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機械設備,施工過程繁瑣且費用高昂。尤其是對于較大規模的庫區,長時間的施工和高消耗的資源使得傳統加固方法的經濟性較差。因此,采用傳統加固方法時,往往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和物資,而其回報卻不如預期,無法達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
3、總體來說傳統技術存在效率低、耐久性差的問題;
4、相比之下,自錨式錨桿通過將錨桿端部嵌入巖體中,并通過自錨結構設計,實現錨固力的傳遞和加固效果,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與持久性。自錨式錨桿可以有效增強
5、但是現有的自錨式錨桿在使用過程中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6、因此需要對以上問題提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及快速施工方法,以解決當前庫區消落帶危巖加固方法和常規自錨式錨桿的不足之處,特別是解決當前庫區消落帶危巖體加固方法在施工效率、地形適應性及長期穩定性方面存在顯著缺陷。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包括可重復使用錨頭、錨桿和固定錨頭;
3、所述錨桿的一端根據使用需要選擇配裝可重復使用錨頭或固定錨頭,所述錨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鉆頭;
4、所述鉆頭的兩側開設有出水口,所述錨桿的內側設置有導流管主體,所述導流管主體為y型,所述導流管主體與出水口連接,所述導流管主體的周側面開設有多個進孔,所述錨桿的兩側開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錨固劑擋板,所述容納槽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錨固劑管體。
5、進一步地,所述可重復使用錨頭包括第一錨頭殼、注水管、控制調節開關、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集成箱、動力輸出平臺、電動推桿、活塞、鋸齒和水力增壓器;
6、所述第一錨頭殼遠離錨桿一端的一側設置有控制調節開關,所述第一錨頭殼遠離錨桿一端的另一側設置有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所述第一錨頭殼外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集成箱,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動力輸出平臺,所述動力輸出平臺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連接有水力增壓器,所述動力輸出平臺靠近導流管主體一端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遠離電動推桿的一端設置有鋸齒,所述活塞與容納槽內側滑動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壁厚為0.5cm,所述第一錨頭殼的材質為高強度鋼材,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兩側為凸起設計,兩側凸起處的作用是便于可重復使用錨頭與鉆機相結合。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錨頭殼的配裝位置、注水管的配裝位置、導流管主體的配裝位置和錨桿的配裝位置均設置有卡扣,所述第一錨頭殼與錨桿的連接及注水管與導流管主體的連接均通過卡扣配裝。
9、進一步地,所述集成箱包括可充電蓄電池、注水控制集成電路和錨固劑填充控制集成電路,所述控制調節開關、注水控制集成電路和水力增壓器之間為電性連接,所述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錨固劑填充控制集成電路和電動推桿之間為電性連接,所述可充電蓄電池用于向其余組件進行供電。
10、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錨頭包括第二錨頭殼、緊固螺栓、錨固劑補充袋、錨固劑填充口和錨頭隔絕擋板,所述第二錨頭殼遠離錨桿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栓,所述第二錨頭殼的內側設置有錨固劑補充袋,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一端的兩側開設有第二錨頭殼,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錨頭隔絕擋板,所述錨頭隔絕擋板用于封閉第二錨頭殼,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的一端也設置有卡扣,所述第二錨頭殼與錨桿的連接通過卡扣配裝,所述緊固螺栓的端部也設置有鋸齒,所述緊固螺栓處的鋸齒用于刺破錨固劑補充袋。
11、進一步地,所述錨固劑補充袋和所述錨固劑管體的內側均填充有新型耐水性樹脂錨固劑,所述新型耐水性樹脂錨固劑為促進劑、蒙脫石和樹脂混合的錨固劑,所述促進劑包括但不限于n-n二甲基對甲苯胺。
12、進一步地,所述錨桿的外側環繞設置有寬螺紋,所述寬螺紋的寬度為10cm,厚度為2cm,所述寬螺紋用于降低打錨桿孔時的阻力,有效縮短加固施工時間。
13、進一步地,所述鉆頭為pdc鉆頭。
14、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的快速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15、s1:首先將可重復使用錨頭通過卡扣分別與錨桿和導流管相連,隨后將鉆機與可重復使用錨頭兩側的凸起處連接,并在注水口處連接水源,前期工作準備完成;
16、s2:將鉆頭對準需要加固的位置,啟動鉆機,通過可重復使用錨頭將轉矩傳遞至錨桿,鉆頭在鉆機的作用下進行高速旋轉,為了避免鉆頭溫度過高降低鉆進效率,啟動控制調節開關,在水力增壓器的作用下,注水口處的水源被收取至水力增壓器處,并在水力增壓器內部加壓流經導流管和出水口被傳送至鉆頭進而實現對鉆頭的降溫,并且能夠降低鉆頭與巖體間的摩擦力提高鉆進效率,在整個鉆進過程中持續進行注水;
17、s3:在達到鉆孔深度后,關閉鉆機并將鉆機與可重復使用錨頭分離,并切斷注水口處的水源,此時再次按下控制調節開關,控制水力增壓器產生與之前反方向的吸力,將鉆孔中的水、導流管中的水以及通過進孔滲透到容納槽的水進行吸出,并通過注水口排出,排水完成后再次按下控制調節開關水力增壓器停止工作,為接下來的錨固劑填充做準備;
18、s4:進行錨固劑填充加固,按下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電動推桿逐漸伸長,并推動著活塞向錨固劑管體移動,逐漸地活塞上的鋸齒刺破錨固劑管體,在電動推桿帶動活塞的不斷壓縮下,錨固劑管體通過進孔流入導流管,此時按下控制調節開關水力增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重復使用錨頭、錨桿和固定錨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復使用錨頭包括第一錨頭殼、注水管(101)、控制調節開關(102)、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103)、集成箱(104)、動力輸出平臺(105)、電動推桿(106)、活塞(107)、鋸齒(108)和水力增壓器(10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壁厚為0.5cm,所述第一錨頭殼的材質為高強度鋼材,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兩側為凸起設計,兩側凸起處的作用是便于可重復使用錨頭與鉆機相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頭殼的配裝位置、注水管(101)的配裝位置、導流管主體(201)的配裝位置和錨桿的配裝位置均設置有卡扣(110),所述第一錨頭殼與錨桿的連接及注水管(101)與導流管主體(201)的連接均通過卡扣(110)配裝。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錨頭包括第二錨頭殼、緊固螺栓(301)、錨固劑補充袋(302)、錨固劑填充口(303)和錨頭隔絕擋板(304),所述第二錨頭殼遠離錨桿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栓(301),所述第二錨頭殼的內側設置有錨固劑補充袋(302),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一端的兩側開設有第二錨頭殼,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錨頭隔絕擋板(304),所述錨頭隔絕擋板(304)用于封閉第二錨頭殼,所述第二錨頭殼靠近錨桿的一端也設置有卡扣(110),所述第二錨頭殼與錨桿的連接通過卡扣(110)配裝,所述緊固螺栓(301)的端部也設置有鋸齒(108),所述緊固螺栓(301)處的鋸齒(108)用于刺破錨固劑補充袋(30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劑補充袋(302)和所述錨固劑管體(202)的內側均填充有新型耐水性樹脂錨固劑,所述新型耐水性樹脂錨固劑為促進劑、蒙脫石和樹脂混合的錨固劑,所述促進劑包括但不限于N-N二甲基對甲苯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的外側環繞設置有寬螺紋(203),所述寬螺紋(203)的寬度為10cm,厚度為2cm,所述寬螺紋(203)用于降低打錨桿孔時的阻力,有效縮短加固施工時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頭(206)為PDC鉆頭。
10.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的快速施工方法,用于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重復使用錨頭、錨桿和固定錨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復使用錨頭包括第一錨頭殼、注水管(101)、控制調節開關(102)、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103)、集成箱(104)、動力輸出平臺(105)、電動推桿(106)、活塞(107)、鋸齒(108)和水力增壓器(10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壁厚為0.5cm,所述第一錨頭殼的材質為高強度鋼材,所述第一錨頭殼的兩側為凸起設計,兩側凸起處的作用是便于可重復使用錨頭與鉆機相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頭殼的配裝位置、注水管(101)的配裝位置、導流管主體(201)的配裝位置和錨桿的配裝位置均設置有卡扣(110),所述第一錨頭殼與錨桿的連接及注水管(101)與導流管主體(201)的連接均通過卡扣(110)配裝。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箱(104)包括可充電蓄電池、注水控制集成電路和錨固劑填充控制集成電路,所述控制調節開關(102)、注水控制集成電路和水力增壓器(109)之間為電性連接,所述錨固劑填充控制開關(103)、錨固劑填充控制集成電路和電動推桿(106)之間為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消落帶危巖加固的自錨式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錨頭包括第二錨頭殼、緊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