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種植,具體涉及一種類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
技術介紹
1、我國是茶的原產地,茶業是我國傳統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全球茶消費者約有20多億人,年消費茶葉達到300萬噸以上,并且仍呈增長趨勢,世界茶產業十分活躍,而我國作為世界茶產業的鼻祖,茶產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顯齒蛇葡萄,又名藤茶(莓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屬的一種野生藤本植物。它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等功效,富含二氫楊梅素等20多種黃酮類化合物以及多種有機酸、多糖和氨基酸,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其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的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至關重要。
3、但現有文獻關于藤茶“野茶家種”的栽培鮮有報道。因此,本專利技術擬研發一種藤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使其適應茶園化生產管理方式,提高產量和品質,創新茶類新品開發,促進茶產業發展壯大。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類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實現藤本植物的矮化栽培,特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類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s1、品種選擇:選取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中的變種小葉顯齒蛇葡萄;
5、s2、母本園的建立:選擇人工栽培的2-3年生茶園,剪取上一年6-8月抽生的藤條,扦插于母本園的苗床上;
6、s3、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80
7、s4、土壤改良劑的制備:將改性硅藻土、粉煤灰、腐植酸、有機肥、em菌劑、微量元素混合均勻,得到土壤改良劑;
8、s5、扦插:選擇插栽地,第二年的2月下旬,剪取母本園一年生粗壯藤條,再剪成每段含有2-3個節間的插條進行扦插,然后施加土壤改良劑,接著覆土完全后踩踏至土壤緊實,澆水定根;
9、s6、矮化栽培:采用茶園高密度種植技術,控制茶園群體結構;待苗高50-70cm時摘心打頂定干,促發低位分枝形成,通過連續5-8次摘幼嫩藤尖,促使節間短小株型矮化緊奏;制訂科學采摘標準與次數,控制藤蔓徒長;
10、s7、肥水管理:矮化栽培期間保持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50-60%,當土壤含水量低于該值時進行抗旱滴灌,每年于早春萌芽前每株追施10-20g復合肥;
11、步驟s4中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如下:
12、(a)將硅藻土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浸漬處理,浸漬完成后加入生物質粉,隨后進行水熱反應,反應完成后過濾、洗滌、干燥、煅燒,得到預處理硅藻土;將預處理硅藻土加入乙醇水溶液中,接著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進行攪拌反應,反應完成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復合硅藻土;
13、(b)將步驟(a)中的復合硅藻土加入去離子水中,接著加入羥丙基-β-環糊精、環氧氯丙烷,加入三乙胺調節ph至9-10,進行加熱反應,反應完成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有機硅藻土;
14、(c)將步驟(b)中的有機硅藻土加入去離子中,接著加入多效唑乙醇溶液,于40-50℃下攪拌2-3h,攪拌完成后過濾、干燥,將固體產物加入四氫呋喃中,隨后加入茉莉酸、水楊酸、二環己基碳二亞胺、4-二甲氨基吡啶,進行恒溫反應,反應完成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改性硅藻土。
15、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選用小葉耐密植品種,建立優良母本園,科學的土壤改良與矮化栽培技術以及合理的肥水管理,實現了顯齒蛇葡萄藤本植物的矮化、密植、叢生化栽培,并有效促進茶園早采摘、早封園、早受益、早豐產,顯著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16、優選的,步驟s1中,所述變種小葉顯齒蛇葡萄為 ampelopsis?grossedentata? var.microphylla?y.s.zhang,該變種主要分布于湖南省的西部,并經人工馴化栽培。
17、優選的,步驟s2中,選擇人工栽培的3年生茶園,剪取一年生的長藤條,扦插條長25-35cm,再剪成每段含有2-3個節間的插條,扦插于母本園的苗床上,扦插深度保證有1個節埋于地下。
18、優選的,步驟s3中,所述底肥由質量比為30-40:5-10:5-10:5-10的腐熟牛糞、尿素、磷肥、鉀肥組成,施加量為350-400kg/畝。
19、優選的,步驟s4中,所述土壤改良劑按重量份計,各原料的用量如下:改性硅藻土30-40份、粉煤灰20-30份、腐植酸15-20份、有機肥20-30份、em菌劑5-8份、微量元素1-2份;所述有機肥為豬糞、羊糞、雞糞中的一種或幾種,含水率為15-20%;所述微量元素由質量比為3-4:2-3:2-3的硝酸錳、硝酸鐵和鉬酸銨組成。
20、優選的,步驟(a)中,所述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濃度為5-8%,所述浸漬處理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2h,所述硅藻土、生物質粉的質量比為50-60:40-50,所述生物質粉為小麥秸稈粉、玉米秸稈粉、水稻秸稈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20-130℃,時間為3-4h,所述煅燒的溫度為400-500℃,時間為1-2h;所述預處理硅藻土、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為60-70:7-9,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3:1,所述攪拌反應的溫度為60-70℃,時間為1-2h。
21、在本專利技術中,將硅藻土與生物質粉進行共水熱反應,使硅藻土與生物炭形成復合物,提高復合硅藻土的比表面積,增強了其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隨后再對預處理硅藻土進行硅烷改性,引入了活性氨基,有利于后續反應的進行。
22、優選的,步驟(b)中,所述復合硅藻土、去離子水、羥丙基-β-環糊精、環氧氯丙烷的質量比為60-70:800-900:8-12-10:4-6,所述加熱反應的溫度為70-80℃,時間為2-3h。
23、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化學反應將羥丙基-β-環糊精引入復合硅藻土上,進一步提高了復合硅藻土的吸附能力,同時引入的羥丙基-β-環糊精還可對后續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包合,從而形成緩釋效果,提高了有效物質的利用率。
24、優選的,步驟(c)中,所述多效唑乙醇溶液中多效唑的質量分數為2-3%,所述有機硅藻土、多效唑乙醇溶液的質量比為60-70:150-200,所述固體產物、茉莉酸、水楊酸、二環己基碳二亞胺、4-二甲氨基吡啶的質量比為60-70:5-7:3-5:10-15:8-12,所述恒溫反應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4-5h。
25、在本專利技術中,將多效唑與復合硅藻土進行攪拌,使羥丙基-β-環糊精對多效唑進行包合,多效唑作為植物生長延緩劑,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節間變短,株型緊湊,形成矮化株型,同時可以促進側芽的萌發,增加分枝數量,形成耐密植株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類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變種小葉顯齒蛇葡萄為Ampelopsis?grossedentata?var.microphylla?Y.S.Zhang,該變種主要分布于湖南省的西北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母本園應選擇上一年6-8月抽生的藤條做扦插材料,扦插條長25-35cm,含有2-3個節間,扦插深度保證有1個節埋于地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的選地整地具體為:選擇土層深80-100cm、排水良好的丘陵緩坡地,坡面傾角10-15度作為種植地,將該種植地進行翻耕與階梯處理,開設種植溝,隨后施加底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土壤改良劑按重量份計,各原料的用量如下:改性硅藻土30-40份、粉煤灰20-30份、腐植酸15-20份、有機肥20-30份、EM菌劑5-8份、微量元素1-2份;所述有機肥為豬糞、羊糞、雞糞中的一種或幾種,含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堿液為質量濃度為5-8%的氫氧化鈉溶液,所述浸漬處理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2h,所述硅藻土、生物質粉的質量比為50-60:40-50,所述生物質粉為小麥秸稈粉、玉米秸稈粉、水稻秸稈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20-130℃,時間為3-4h,所述煅燒的溫度為400-500℃,時間為1-2h;所述預處理硅藻土、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為60-70:7-9,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3:1,所述攪拌反應的溫度為60-70℃,時間為1-2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復合硅藻土、去離子水、羥丙基-β-環糊精、環氧氯丙烷的質量比為60-70:800-900:8-12-10:4-6,所述加熱反應的溫度為70-80℃,時間為2-3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多效唑乙醇溶液中多效唑的質量分數為2-3%,所述有機硅藻土、多效唑乙醇溶液的質量比為60-70:150-200,所述固體產物、茉莉酸、水楊酸、二環己基碳二亞胺、4-二甲氨基吡啶的質量比為60-70:5-7:3-5:10-15:8-12,所述恒溫反應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4-5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扦插密度株行距為40×50cm,土壤改良劑施用量為130-150kg/畝。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中,所述摘心打頂是摘去藤尖3-5c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類茶植物的矮密早豐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變種小葉顯齒蛇葡萄為ampelopsis?grossedentata?var.microphylla?y.s.zhang,該變種主要分布于湖南省的西北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母本園應選擇上一年6-8月抽生的藤條做扦插材料,扦插條長25-35cm,含有2-3個節間,扦插深度保證有1個節埋于地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的選地整地具體為:選擇土層深80-100cm、排水良好的丘陵緩坡地,坡面傾角10-15度作為種植地,將該種植地進行翻耕與階梯處理,開設種植溝,隨后施加底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土壤改良劑按重量份計,各原料的用量如下:改性硅藻土30-40份、粉煤灰20-30份、腐植酸15-20份、有機肥20-30份、em菌劑5-8份、微量元素1-2份;所述有機肥為豬糞、羊糞、雞糞中的一種或幾種,含水率為15-20%;所述微量元素由質量比為3-4:2-3:2-3的硝酸錳、硝酸鐵和鉬酸銨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堿液為質量濃度為5-8%的氫氧化鈉溶液,所述浸漬處理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超,王文茂,王培培,楊曉君,吳光緒,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