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焊帶制備,尤其涉及一種焊帶壓扁裝置。
技術介紹
1、焊帶拍扁制作過程中,拍扁缸利用杠桿原理驅動鉸接連桿的一端使其轉動,鉸接連桿另一端的壓頭反方向轉動、并拍扁焊帶的待拍扁段,由于焊帶是以纏繞成卷的焊帶卷的形式輸出,焊帶自身也會受到彎曲應力,鄰近焊帶的待拍扁段的部分會由于自身的彎曲應力和待拍扁段的形變應力的影響,會出現翹曲、歪斜等情況,從而導致焊帶的壓扁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帶壓扁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焊帶壓扁裝置,包括倍力氣缸、承載臺、基座、第一限位件和按壓件,所述基座設于所述承載臺上,所述倍力氣缸設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承載臺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鄰近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按壓件均與所述倍力氣缸的驅動端相連,所述按壓件與所述第二通孔滑動配合,所述按壓件可按壓所述承載臺承載的焊帶的按壓段使其形變,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第一通孔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可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焊帶的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段與所述按壓段鄰近且相連。
3、優選的,還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基座還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間,所述第三通孔鄰近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通孔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按壓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與所述倍力氣缸的驅動端相連,所述第二限位件可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焊帶的第二
4、優選的,還包括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彈性抵觸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
5、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導柱段、第二彈簧和壓頭段,所述導柱段和所述壓頭段均與所述第一通孔滑動配合,所述導柱段的一端與所述倍力氣缸的驅動端接觸,所述導柱段的另一端與所述壓頭段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彈簧彈性連接,所述第一彈簧套設于所述壓頭段上,且所述第一彈簧彈性抵觸于所述壓頭段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
6、優選的,還包括第三彈簧,所述按壓件的一端與所述倍力氣缸的驅動端接觸,所述第三彈簧套設于所述按壓件上,且所述第三彈簧彈性抵觸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第二通孔之間。
7、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按壓件均為多個,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多個第一限位件陣列設置,所述按壓件陣列設置,所述多個第一限位件和所述多個按壓件一一對應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且均與所述倍力氣缸的驅動端相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
8、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
9、優選的,所述承載臺與所述按壓件相對的位置開設有凹槽,在所述按壓件按壓所述按壓段使其形變時,所述凹槽與所述按壓段沿其寬度方向限位配合。
10、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承載臺之間的距離。
11、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12、在本申請公開的一種焊帶壓扁裝置中,基座設于承載臺上,倍力氣缸設于基座上,基座朝向承載臺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鄰近第二通孔,第一限位件和按壓件均與倍力氣缸的驅動端相連,按壓件與第二通孔滑動配合,按壓件可按壓承載臺承載的焊帶的按壓段使其形變,第一限位件與第一通孔滑動配合,第一限位件可在豎直方向上與焊帶的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第一限位段與按壓段鄰近且相連。
13、在焊帶壓扁裝置的使用過程中,承載臺承載有焊帶,倍力氣缸驅動第一限位件和按壓件移動靠近焊帶,實現一物兩用的效果,第一限位件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按壓件按壓焊帶的按壓段使其形變,由于第一通孔鄰近第二通孔的同時,第一限位段與按壓段鄰近且相連,在按壓件按壓焊帶的按壓段形變時,第一限位件與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使得第一限位件的按壓力與第一限位段受自身的彎曲應力和按壓段形變應力抵消,從而防止焊帶出現翹曲、歪斜等情況,從而保證焊帶的拍扁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倍力氣缸(100)、承載臺(200)、基座(300)、第一限位件(400)和按壓件(500),所述基座(300)設于所述承載臺(200)上,所述倍力氣缸(100)設于所述基座(300)上,所述基座(300)朝向所述承載臺(200)開設有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通孔(A)鄰近所述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按壓件(500)均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相連,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第二通孔(B)滑動配合,所述按壓件(500)可按壓所述承載臺(200)承載的焊帶的按壓段使其形變,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第一通孔(A)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可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焊帶的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段與所述按壓段鄰近且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基座(300)還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B)位于所述第一通孔(A)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間,所述第三通孔鄰近所述第二通孔(B),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通孔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4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彈簧(600),所述第一彈簧(600)彈性抵觸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第一通孔(A)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包括導柱段(410)、第二彈簧(420)和壓頭段(430),所述導柱段(410)和所述壓頭段(430)均與所述第一通孔(A)滑動配合,所述導柱段(410)的一端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接觸,所述導柱段(410)的另一端與所述壓頭段(430)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彈簧(420)彈性連接,所述第一彈簧(600)套設于所述壓頭段(430)上,且所述第一彈簧(600)彈性抵觸于所述壓頭段(430)與所述第一通孔(A)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彈簧(700),所述按壓件(500)的一端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接觸,所述第三彈簧(700)套設于所述按壓件(500)上,且所述第三彈簧(700)彈性抵觸于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第二通孔(B)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按壓件(500)均為多個,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多個第一限位件(400)陣列設置,所述按壓件(500)陣列設置,所述多個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多個按壓件(500)一一對應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且均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相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臺(200)與所述按壓件(500)相對的位置開設有凹槽,在所述按壓件(500)按壓所述按壓段使其形變時,所述凹槽與所述按壓段沿其寬度方向限位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承載臺(200)之間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倍力氣缸(100)、承載臺(200)、基座(300)、第一限位件(400)和按壓件(500),所述基座(300)設于所述承載臺(200)上,所述倍力氣缸(100)設于所述基座(300)上,所述基座(300)朝向所述承載臺(200)開設有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通孔(a)鄰近所述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按壓件(500)均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相連,所述按壓件(500)與所述第二通孔(b)滑動配合,所述按壓件(500)可按壓所述承載臺(200)承載的焊帶的按壓段使其形變,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第一通孔(a)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可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焊帶的第一限位段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段與所述按壓段鄰近且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基座(300)還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b)位于所述第一通孔(a)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間,所述第三通孔鄰近所述第二通孔(b),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通孔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400)、所述按壓件(50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與所述倍力氣缸(100)的驅動端相連,所述第二限位件可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焊帶的第二限位段限位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段與所述按壓段鄰近且相連,所述按壓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與所述第二限位段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彈簧(600),所述第一彈簧(600)彈性抵觸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與所述第一通孔(a)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焊帶壓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包括導柱段(410)、第二彈簧(420)和壓頭段(430),所述導柱段(410)和所述壓頭段(430)均與所述第一通孔(a)滑動配合,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峰,劉小龍,鄧彭文,丁學通,蔣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小牛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