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1、在脊柱內鏡手術中,輔助裝置通常是為了提高手術的精確性、視覺清晰度和操作安全性而設計的,導向管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引導和穩定其他手術工具到需要處理的具體位置的設備。它能夠確保工具能準確無誤地到達目標區域,同時保護周圍的組織和結構不受損傷。
2、現有的導向管一端進入到患者脊椎附近區域時,由于單根導向管的插入狀態,無法保證導向管放置的穩固,可能出現導向管晃動的情況發生,造成導向管一端的位置偏移。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包括導向管,導向管外壁設置有穩固結構,穩固結構包括導向管外壁的滑動套,滑動套內壁固定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滑動套兩側均安裝有橫板,橫板的一端轉動設置有翻轉板,翻轉板一端設置有第一鐵板,位于第一鐵板一端安裝有第一磁吸板,第一磁吸板上端與橫板下端固定連接。
4、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滑動套內部設置有防滲結構,防滲結構包括滑動套內部的活動架,活動架內壁設置有第二密封圈,活動架下端安裝有底板,底板下端設置有吸附板。
5、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吸附板上端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上端前后端安裝有螺桿,螺桿上端穿過底板外壁螺紋設置有旋鈕。
6、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底板下端開設有對接
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橫板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二磁吸板,翻轉板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二鐵板。
8、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翻轉板的下端固定設置有穩固板,穩固板的一側為弧形。
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對接槽和對接板均為矩形。
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過設置穩固結構,在導向管一端進入到患者脊椎附近后,翻轉翻轉板,下移滑動套,從而使得翻轉板下端與患者其他肌膚處進行接觸,避免導向管傾斜造成導向管一端位置不精準的情況發生;
12、通過設置防滲結構,可以通過下移活動架,將底板下端的吸附板輕輕擠壓在患者傷口處,避免傷口出現大量的血液滲出,滑落到患者其他肌膚位置,減少手術難度。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包括導向管(1),其特征在于:導向管(1)外壁設置有穩固結構(2),穩固結構(2)包括導向管(1)外壁的滑動套(3),滑動套(3)內壁固定設置有第一密封圈(4),滑動套(3)兩側均安裝有橫板(5),橫板(5)的一端轉動設置有翻轉板(6),翻轉板(6)一端設置有第一鐵板(8),位于第一鐵板(8)一端安裝有第一磁吸板(7),第一磁吸板(7)上端與橫板(5)下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套(3)內部設置有防滲結構(10),防滲結構(10)包括滑動套(3)內部的活動架(11),活動架(11)內壁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4),活動架(11)下端安裝有底板(12),底板(12)下端設置有吸附板(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吸附板(13)上端安裝有連接板(15),連接板(15)上端前后端安裝有螺桿(16),螺桿(16)上端穿過底板(12)外壁螺紋設置有旋鈕(1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板(5)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二磁吸板(20),翻轉板(6)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二鐵板(2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板(6)的下端固定設置有穩固板(9),穩固板(9)的一側為弧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槽(19)和對接板(18)均為矩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包括導向管(1),其特征在于:導向管(1)外壁設置有穩固結構(2),穩固結構(2)包括導向管(1)外壁的滑動套(3),滑動套(3)內壁固定設置有第一密封圈(4),滑動套(3)兩側均安裝有橫板(5),橫板(5)的一端轉動設置有翻轉板(6),翻轉板(6)一端設置有第一鐵板(8),位于第一鐵板(8)一端安裝有第一磁吸板(7),第一磁吸板(7)上端與橫板(5)下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套(3)內部設置有防滲結構(10),防滲結構(10)包括滑動套(3)內部的活動架(11),活動架(11)內壁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4),活動架(11)下端安裝有底板(12),底板(12)下端設置有吸附板(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脊柱內鏡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易端,羅啟鵬,李水清,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