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攪碎刀片,其包括刀座及與刀座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所述的多個主刀翼上各設有主刀刃,其特征在于主刀翼上還設有副刀翼,副刀翼上設有與主刀刃同向切割的副刀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刀片的刀翼上設有副刀翼,并在副刀翼上設有副刀刃,使得刀具在旋轉時每個刀翼上的二個刀刃都進行切割攪碎,比現有的刀片增加了一倍的刀刃,提高了制漿效率,可以將制漿物料攪碎的更細,提高口感。(*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攪碎刀片
本技術涉及攪碎刀片,具體地說是涉及可用于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米糊機的 攪碎刀片。
技術介紹
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米糊機用的攪碎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制漿物料的攪碎效果 及制漿后的口感。現有的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米糊機用的攪碎刀具存在以下缺陷1.攪碎 效果差,攪碎不均勻,制作完成的豆漿里還含有大量未能攪碎的顆粒,出漿率低;2、攪碎時 間長,浪費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攪碎范圍大,攪碎效 果好,出漿率高,攪碎時間短,功耗小的攪碎刀片。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攪碎刀片,其包括刀座及與刀座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所述的主刀翼上設有 主刀刃,其特征在于主刀翼上還設有副刀翼,副刀翼上設有與主刀刃同向切割的副刀刃。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與主刀翼一體成形。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由主刀翼為向上或向下沖出的折 片。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上設有多個刀齒。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設置在主刀翼的上側面或下側面。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的中心設有安裝孔。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刀翼的數量為2-4個。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個主刀翼對稱連接在刀座的周邊,所 述的2個主刀翼上的2個主刀刃為弧線形或曲線形。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個主刀翼其中一個主刀翼相對刀座平 面向下折起,其中另一個主刀翼相對刀座平面向上折起。如上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個主刀翼均布連接在刀座的周邊,其 中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平面向下折起,其中另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平面向上折起。本技術在刀片的刀翼上設有副刀翼,并在副刀翼上設有副刀刃,使得刀具在 旋轉時每個刀翼上的二個刀刃都進行切割攪碎,比現有的刀片增加了一倍的刀刃,提高了 制漿效率,可以將制漿物料攪碎的更細,提高口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主視3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側視圖;圖4是圖1的A-A剖視圖;圖5是實施例一立體圖之一;圖6是實施例一立體圖之二;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二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B-B剖視圖;圖9是圖8的側視圖;圖10是實施例二的立體圖;圖11是實施例三的主視圖;圖12是圖11的C-C剖視圖;圖13是圖11的D-D剖視圖;圖14是實施例三的立體圖之一;圖15是實施例三的立體圖之二。具體實施方式攪碎刀具,其包括刀座1及與刀座1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2,所述的主刀翼2 設有主刀刃3,所述的刀座1的中心設有用來與電機軸安裝的安裝孔4,主刀翼2上還設有 副刀翼5,副刀翼5上設有與主刀刃3同向的副刀刃6。使得刀具在旋轉時每個刀翼上設 有二個刀刃,比現有的刀片增加了一倍的刀刃,提高了制漿效率,可以將制漿物料攪碎的更 細,提高口感。副刀翼5可以與主刀翼2 —體成形,由主刀翼2中部斷開彎折后形成,并使副刀翼 5與主刀翼2之間形成缺口。副刀翼5還可以另外加工制成后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在主刀翼2上。副刀翼 5設置在主刀翼2的上側面21,也可以設置在主刀翼2的下側面22。主刀翼2的數量可以是2-4個。其中一個或多個主刀翼2上的副刀翼5上可以是 不設置刀刃,而是設有多個刀齒51。實施例一當設有2個主刀翼時,2個主刀翼對稱連接在刀座1周邊,所述的2個 主刀翼上的2個主刀刃3為弧線形或曲線形。為了增強攪碎效果,其中一個主刀翼相對刀 座1平面向下折起,其中另一個主刀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上折起。實施例二 當設有3個主刀翼時,3個主刀翼2均布連接在刀座1周邊,可以是3個 主刀翼同設在同一平面內;為了增強攪碎效果,可以3個主刀翼都不設置在同一平面內。實施例三當設有4個主刀翼時,4個主刀翼2均布連接在刀座1周邊,可以是4個 主刀翼同設在同一平面內;為了增強攪碎效果,其中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下折起, 其中另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上折起。還可以是在一對主刀翼上設有副刀翼和副刀 刃,另一對主刀翼上只設有主刀刃,不設副刀翼和副刀刃。權利要求攪碎刀片,其包括刀座(1)及與刀座(1)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2),所述的主刀翼(2)上設有主刀刃(3),其特征在于主刀翼(2)上還設有副刀翼(5),副刀翼(5)上設有與主刀刃(3)同向切割的副刀刃(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5)與主刀翼(2)—體 成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5)由主刀翼⑵ 為向上或向下沖出的折片。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5)上設有多個刀 齒(51)。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翼(5)設置在主刀翼 (2)的上側面(21)或下側面(22)。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1)的中心設有安裝 孔⑷。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刀翼(2)的數量為2-4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個主刀翼(2)對稱連接在刀 座(1)的周邊,所述的2個主刀翼(2)上的2個主刀刃(3)為弧線形或曲線形。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個主刀翼(2)其中一個主刀 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下折起,其中另一個主刀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上折起。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個主刀翼(2)均布連接在 刀座(1)的周邊,其中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1)平面向下折起,其中另一對主刀翼相對刀座 (1)平面向上折起。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攪碎刀片,其包括刀座及與刀座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所述的多個主刀翼上各設有主刀刃,其特征在于主刀翼上還設有副刀翼,副刀翼上設有與主刀刃同向切割的副刀刃。本技術在刀片的刀翼上設有副刀翼,并在副刀翼上設有副刀刃,使得刀具在旋轉時每個刀翼上的二個刀刃都進行切割攪碎,比現有的刀片增加了一倍的刀刃,提高了制漿效率,可以將制漿物料攪碎的更細,提高口感。文檔編號A47J31/44GK201612530SQ20092026012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5日專利技術者杜賓, 顧永洪 申請人:顧永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攪碎刀片,其包括刀座(1)及與刀座(1)連接在一起的多個主刀翼(2),所述的主刀翼(2)上設有主刀刃(3),其特征在于主刀翼(2)上還設有副刀翼(5),副刀翼(5)上設有與主刀刃(3)同向切割的副刀刃(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永洪,杜賓,
申請(專利權)人:顧永洪,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