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仰角調整器,其包括:調整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設置有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上設置有反向螺紋,所述調整桿為中空,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的兩端。該仰角調整器,可直接安裝在車上調節,無需拆下,讓施工更方便省時。使調整方便,強度增大。(*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
,特別涉及一種仰角調整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汽車的懸架系統中,裝設有用于調整原廠仰角,校正原廠Camber/ Toe(外傾角/束角)角度的調整器,以改善吃胎,增加操控性改善。但是,現有技術中,提供 的是雙頭調整器,該雙頭調整不便,強度不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調整方便、強度高的仰角調整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種仰角調整器,其包括調整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設置有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上設置有反向螺紋,所述調整桿為中空,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的兩端。 其中,優選的,該仰角調整器還包括護蓋,所述護蓋將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調整桿罩在所述護蓋里面。 其中,優選的,所述護蓋上設置有窗口。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提供一種仰角調整器,可直接安裝在車 上調節,無需拆下,讓施工更方便省時。使調整方便,強度增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結構示意圖(透視、包括護蓋);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結構示意圖(不包括護蓋); 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第一連桿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調整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護蓋的結構示意圖(里面); 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仰角調整器的護蓋的結構示意圖(外面); 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螺絲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魚眼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二連桿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橡膠墊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提供 的實施例。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仰角調整器,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圖4所示的 調整桿103、圖3所示第一連桿101和圖9所示的第二連桿102,所述第一連桿101上設置有 正向螺紋(即正牙),所述第二連桿102上設置有反向螺紋(即反牙),所述調整桿103為 中空的,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101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102的 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103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101 和第二連桿102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103的兩端。使用該仰角調整器可直接安裝在車上調 節,無需拆下,讓施工更方便省時,使調整方便。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該仰角調整器還包括如圖5和圖6所示的護蓋104,所述 護蓋104將所述第一連桿101、第二連桿102和調整桿103罩在所述護蓋104里面。加強該 仰角調整器的強度,并對仰角調整器起到保護作用。 另外,為了方便觀察和調整,又能起到保護作用,如圖5和圖6所示,在所述護蓋 104上設置有窗口 111。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連桿主體上設置有魚眼孔107,如圖8所示的魚眼108裝入 所述魚眼孔107。該護蓋104上設置有螺絲孔105,本實施例中為8個螺絲孔105,通過圖7 所示的螺絲106將該護蓋104裝在調整器上。如圖10所示的橡膠圈109裝入如圖9所示 的第二連桿主體的墊圈槽110中。 以上對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仰角調整器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 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 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權利要求一種仰角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調整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設置有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上設置有反向螺紋,所述調整桿為中空,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的兩端。2. 如權利要求1所述仰角調整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護蓋,所述護蓋將所述第一連 桿、第二連桿和調整桿罩在所述護蓋里面。3. 如權利要求1所述仰角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護蓋上設置有窗口。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仰角調整器,其包括調整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設置有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上設置有反向螺紋,所述調整桿為中空,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的兩端。該仰角調整器,可直接安裝在車上調節,無需拆下,讓施工更方便省時。使調整方便,強度增大。文檔編號B60G17/00GK201544748SQ20092026015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6日專利技術者陳正國 申請人:粟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仰角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調整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設置有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上設置有反向螺紋,所述調整桿為中空,所述中空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連桿的正向螺紋、所述第二連桿反向螺紋分別于所述調整桿的兩端內壁上的螺紋相互擰旋配合,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裝入所述調整桿的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正國,
申請(專利權)人:粟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3[中國|湖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