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由經過涂覆的合成材料織物制造袋子(4)的
裝置(1),該裝置包括能夠將軟管段或者說袋子(4)橫向于其縱軸
線(L)沿輸送方向(x)進行輸送的輸送機構(7)以及用于將底部成
形在軟管段的端部上以形成袋子的機構。除此以外,所述裝置(1)包
括用于將底部蓋片密封在所述袋子的底部上的機構,在所述機構中至
少設置了溫度處理件,利用所述溫度處理件能夠向所述底部和/或底部
蓋片加載熱量并且在其中設置了兩個形成輥隙的輥子(2、3),利用
所述輥子(2、3)能夠擠壓所述底部蓋片和所述袋子(4)的底部(16)。
沿輸送方向(x)看在所述輥隙的后面設置了至少一個能夠運動的轉向
件(11),利用該轉向件(11)能夠將特定的袋子從所述袋子(4)的
序列中篩選出來。所述轉向件(11)沿輸送方向(x)離所述輥隙以所
制造的袋子(4)的至少一個寬度(SB)的間距(D)布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自較長時間以來,這樣的袋子是眾所周知的。用于這些袋子的原 材料通常是軟管狀的織物,所述織物在圓織機中由牽伸的合成材料細 帶制成。所述牽伸的經常包含聚丙烯的合成材料細帶沿縱向方向具有 非常高的抗斷強度。所述合成材料細帶的沿其橫向方向的微小的抗斷 強度不重要,因為在織物中許多細帶沿后來的袋子的縱向和橫向方向 延伸,因此所述細帶良好地承受沿所有方向的力。當然,所述織物也可以是扁平織物,該扁平織物后來才在形成縱 向縫的情況下合型成軟管。經常向所述織物涂上另一種合成材料,用于能夠將軟管或者后來 的軟管段的不同部分彼此通過接合法連接起來,而在這過程中沒有使 所述牽伸的合成材料細帶受到損害。這樣的接合法是熱空氣密封,在 熱空氣密封中使有待連接的表面熔化并且隨后使其接觸,從而使得所 述表面在冷卻之后得到牢固的連接。在理想情況下,在此僅僅對涂層 進行加熱,因為在熱作用下合成材料細帶的強度會減弱,不過在實際 上,在多數情況下沒有避免對合成材料細帶進行一定程度的加熱,作 為補充方案或者替代方案,這樣的連接也可以通過膠粘劑或者液化的 合成材料的添加來建立。然而尤其適合的是,在有待粘合的表面之間 加入相同的合成材料,然而是以加熱的和液化的形式,所述表面已經 用該合成材料來涂覆。所述用于由所說明的織物軟管制造袋子的裝置的組成部分已從不同的公開文獻中得到公開。例如專利文件DE 195 02 251公開了一種裝 置,將由軟管分開的軟管段輸送給該裝置并且在該裝置內部橫向放置 地沿輸送方向(x)來輸送。在這過程中所述軟管段平放在工作臺上。 在所述工作臺的平面中,在底部開口站中將底部成形在軟管段上。在跟隨著底部開口站的加工站中,將底部封閉,其中所述底部的組成部分以上面所*說明的方式持久地彼此相連接。在此可以將閥門加 入到所述底部中,以便后來能夠填充袋子。從專利申請DE 101 04 002中公開了一種另外的加工站,在該加工 站中將增強型的底部蓋片(Bodendeckbiatter )安置到制好的底部上。 該加工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滾筒對,該滾筒對形成輥隙,袋子穿過該 輥隙來運行并且通過該輥隙將所述底部蓋片與底部擠壓在一起,所述 底部蓋片安置在所述底部上。首先尤其借助于熱空氣對所述底部的表 面和底部蓋片的表面進行加熱,使得所述表面在底部和底部蓋片相互 接觸時熔接在一起。這種過程在密封(siegeln)這個概念下得到公 開。在所述裝置中,也可以設置另外的或其它的加熱件,所述加熱件 用于對所述表面進行溫度處理。在已知的用于制造所說明的袋子的裝置中,這些袋子在通過最后 的輥隙之后也就是說在安置底部蓋片之后用輸送機構運出,手動堆放 并且必要時包裝發運。在此由人對各個袋子的制造和/或材料缺陷進行 檢查。有缺陷的袋子由此手動作為廢品被剔出,這一點十分麻煩并且 由此成本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出一種裝置和一種方法,利用所述裝 置和方法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且可靠地剔出有缺陷的袋子。該任務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特征性特征的裝置以及一種具有 權利要求8特征性特征的方法得到解決。相應地,設置由至少一個能夠運動的轉向件構成的組合,利用所 述轉向件可以將特定的袋子從所制造的袋子的序列中篩選出來,并且i置中篩選出來:所:'特定的袋子在這里可以是被識別出有缺陷的袋子。在最后的輥隙的后面布置轉向件可以緊接在生產過程后面將有缺 陷的袋子篩選出來。此外,雖然能夠對袋子進行視覺上的檢查,以便 將有缺陷的袋子與無缺陷的袋子區分開來,但現在不再手動將其剔出。但現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相對于最后的輥隙以足夠的間 距來布置所述轉向件,使得所述袋子能夠在其經過該轉向件之前充分 冷卻。由熱空氣施加的加入到袋子材料中用于封閉底部且用于安置底部蓋片的熱量使得材料變得非常軟且有柔性。所述材料的這種松軟性 在制造之后保持一定的時間。但這引起一些問題,如果要直接在生產 之后將袋子從到此為止平坦的輸送線路偏移出來。因此會出現這樣的 情況,即有關的袋子在轉向件上巻起或者以其它方式歪斜,使得該袋 子無法再繼續輸送并且引起產品阻塞。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整個用于 制造袋子的裝置出現故障。以下做法已經證實是有利的,也就是將所 述轉向件至少離最后的輥隙如此遠地布置,使得袋子在其以其前棱邊 碰到所述轉向件之前已完全離開這個輥隙。在該袋子已經經過這個距 離時,用于制造該袋子的材料已足夠冷卻并且由此再度硬化,使得該 袋子可以可靠地從輸送方向偏移到其它方向。當然,在所迷輥隙和轉 向件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大于袋子寬度,用于能夠實現進一步的冷卻。 試驗已經表明,在所述輥隙和轉向件之間的間距為三個袋子寬度時, 在任何情況下都實現足夠的冷卻,用于避免所說明的故障。因此尤其 有利的是,在按本專利技術的裝置中設置該間距。此外,由于松軟的袋子材料,有利的是,用至少一個雙重帶式輸 送機在輥隙和轉向件之間輸送所述袋子,其中袋子而后被夾緊地保持 在上輸送機或者說下輸送機的兩個工作分支之間。所述分支在這里是 循環的輸送機構比如輸送帶的組成部分。但是也可以設想其它的輸送 機構,比如專門的安裝在循環的鏈條上的保持件。特別有利的是,所述袋子通過平坦的表面比如通過工作臺來輸送。 通過這種方式,所述袋子得到全表面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工作 臺的表面有利地水平布置。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中,所述雙重帶式輸送機的上部 分的循環的輸送機構的上分支相對于下分支具有較高的間距。該間距應該至少為40厘米,尤其至少為60厘米。于是在這個自由區域中, 比如可以布置促進袋子的冷卻過程的機組比如通風機。因為可以在用于由經過涂覆的合成材料織物制造袋子的裝置中生 產不同長度的袋子,所以特別有利的是,設置兩個平行的雙重帶式輸 送機,這兩個雙重帶式輸送機中的至少一個能夠橫向于袋子的輸送方 向移動。通過這種方式,所述輸送機的分支可以在靠近底部的地方抓 住袋子,在那里在制造過程中出現特別高的熱量輸入并且袋子在這里 尤其松軟。7相對于現有技術的裝置新添加的冷卻段和轉向件使得按本專利技術的 裝置的結構更長。為了補償額外的空間需求,在此規定,將無缺陷的 袋子輸送給另外的輸送機構,該輸送機構而后沿一個沿袋子的縱軸線 的方向延伸的方向將袋子運走。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雙重帶式輸送機的上 部分的下分支和上分支之間的位置空間用于布置冷卻元件,當然,也 可以在所述輥隙和轉向件之間設置冷卻元件,如果上分支和下分支之 間隔開的距離不大。所述冷卻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設計方案,比如由 液態的或氣態的冷卻劑從中流過的而后優選由金屬制成的管路。特別 有利的是,布置從上面向所述袋子加栽冷卻空氣的機組。這種冷卻空 氣而后從袋子吸收熱量并將其排出。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另外的有利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輥隙和轉向件 之間布置了缺陷識別元件。該缺陷識別元件可以與所述轉向件相耦合,篩選出來。所述缺陷識別元件可以:括光學的傳感器,該傳感器記錄 袋子的圖片。然后可以在計算和控制單元中將這些圖片或者這些圖片 的一部分與其它數據比如袋子的額定數據進行比較,不過這樣的其它 的數據也可以是由相同的或者其它的袋子記錄的圖片或圖片的一部 分。如果所迷計算和控制單元根據比較將袋子識別為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由經過涂覆的合成材料織物制造袋子(4)的裝置(1),包括: 輸送機構(7),利用所述輸送機構(7)能夠將軟管段或者說袋子(4)橫向于其縱軸線(L)沿輸送方向(x)進行輸送, 用于將底部成形在軟管段的端部上的機構,用于形成袋子, 用于將底部蓋片密封在袋子的底部上的機構,在所述機構中至少設置了溫度處理件,利用所述溫度處理件能夠向所述底部和/或底部蓋片加載熱量并且在其中設置了兩個形成輥隙的輥子(2、3),利用所述輥子(2、3)能夠擠壓所述底部蓋片和所述袋子(4)的底部(16), 其特征在于, 沿輸送方向(x)看在所述輥隙后面設置了至少一個能夠運動的轉向件(11),利用該轉向件(11)能夠將特定的袋子從所述袋子的序列中篩選出來,并且 所述轉向件(11)沿輸送方向(x)離所述輥隙以所制造的袋子的至少一個寬度(SB)的間距(D)布置。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06.9.2 DE 102006041275.31. 用于由經過涂覆的合成材料織物制造袋子(4)的裝置(1),包括輸送機構(7),利用所述輸送機構(7)能夠將軟管段或者說袋子(4)橫向于其縱軸線(L)沿輸送方向(x)進行輸送,用于將底部成形在軟管段的端部上的機構,用于形成袋子,用于將底部蓋片密封在袋子的底部上的機構,在所述機構中至少設置了溫度處理件,利用所述溫度處理件能夠向所述底部和/或底部蓋片加載熱量并且在其中設置了兩個形成輥隙的輥子(2、3),利用所述輥子(2、3)能夠擠壓所述底部蓋片和所述袋子(4)的底部(16),其特征在于,沿輸送方向(x)看在所述輥隙后面設置了至少一個能夠運動的轉向件(11),利用該轉向件(11)能夠將特定的袋子從所述袋子的序列中篩選出來,并且所述轉向件(11)沿輸送方向(x)離所述輥隙以所制造的袋子的至少一個寬度(SB)的間距(D)布置。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1 ), 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件(11)沿輸送方向(x)離所述輥隙以所制造的袋子的 至少三倍的寬度(Sb)的間距(D)布置。3. 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子(4)能夠由至少一個雙重帶式輸送機(7)在所述輥隙 和轉向件(11)之間輸送,所述雙重帶式輸送機(7)包括至少兩個循 環的輸送機構(5、 6),如輸送帶。4. 按前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1),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上面的循環的輸送機構(6)的上分支(9)(空分 支)相對于下分支(10)具有至少40厘米的間距。5. 按前兩項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 其特征在于,所迷至少一個上面的循環的輸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U·科恩,S·馬尼克,C·哈格,
申請(專利權)人:溫德莫勒及霍爾希爾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