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呈多邊形,包括表面和側面,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能容納木榫的榫口,相鄰的地板通過木榫與榫口實現拼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地板鋪裝時,免龍骨和鐵釘;鋪設后的地板可拆卸,可重復拆卸。原材料利用率較高。地板的底面,底腳和透氣槽形成透氣空間,地板下的濕氣可通過透氣空間散發出氣,防潮性強,能有效抵觸水分對地板的滲透,提升地板的防護能力。地板側面上的水平凹槽,以及地板底面上的圓形凹槽結構使得地板表面的拉伸應力大大減弱,大大減少了地板開裂的可能性。(*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
本技術屬于裝飾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板。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居裝飾成為當今社會另一種新的 消費時尚。其中,地板因具有保暖、花紋清晰、美觀等多種優點而被人們采用。 目前,市場中大致有以下幾種地板實木地板、復合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 竹地板、軟木地板等。上述地板鋪設時,需要龍骨和鐵釘;鋪設后的地板難拆 卸,不能重復拆卸。目前,關于可重復拆卸的地板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以解 決目前地板鋪設時,需要龍骨和鐵釘;鋪設后的地板難拆卸,不能重復拆卸的 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 呈多邊形,包括表面和側面,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能容納木榫的榫口, 相鄰的地板通過木榫與榫口實現拼接。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地板的底面邊緣處設有底腳,底腳之間形成透 氣槽,所述地板的底面上至少設有有一個凹槽。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水平凹槽。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地板的表面的邊緣處設有倒角。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地板的表面設有條紋。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地板的側面和底面設有鋁膜層。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地板的側面上的榫口寬度為5-50毫米,榫口深度 為5-50毫米。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地板的底面上凹槽寬度為2-10毫米,凹槽深度為 2-4毫米。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地板的側面上的水平凹槽寬度為5-20毫米,水平 凹槽深度為2-12毫米 本技術優點在于1、 本技術的地板鋪裝時,免龍骨和鐵釘;鋪設后的地板可拆卸,可 重復拆卸。原材料利用率較高。2、 地板的底面,底腳和透氣槽形成透氣空間,地板下的濕氣可通過透氣 空間散發出氣,防潮性強,能有效抵觸水分對地板的滲透,提升地板的防護 能力。3、 地板表面中央處的條紋,地板側面上的水平凹槽,以及地板底面上的 圓形凹槽結構使得地板表面的拉伸應力大大減弱,大大減少了地板開裂的可能 性。附圖說明圖1是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底面示意圖。 圖3是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表面示意圖。 圖4是正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正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底面示意圖。圖6是正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表面示意圖。 圖7是木榫一端插入八邊形可重復拆卸地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可重復拆卸地板鋪裝后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1.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 3.木榫5.等腰三角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12.水平凹槽14.底腳16.倒角21.榫口23.透氣槽26.倒角2.正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4.直角三角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11.榫口13.透氣槽15.凹槽17.雕花22.水平凹槽24.底腳實施例1請參照圖l,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1是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1的側面中間處設有水平凹槽12, 在該水平凹槽12中央處設有一個榫口 11,該榫口 11的直徑為10毫米,榫口 深度為20毫米。請參照圖2,地板1的底面邊緣處設有底腳14,兩兩底腳之 間形成透氣槽13,地板1的底面上鑿有一個圓形凹槽15。請參照圖3,地板1 的表面的邊緣處設有倒角16。表面中央處鑿有雕花17。請參照圖4,圖4是正 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2的側面中間處設有水平凹槽22,在該水平凹槽22中央處設有一個榫口 21。榫口 21的直徑為10毫米,榫口 21深度為20 毫米。請參照圖5,地板2的底面邊緣處設有底腳24,兩兩底腳之間形成透氣 槽23。請參照圖6,地板2的表面邊緣處設有倒角26。圖7是木榫一端插入 八邊形可重復拆卸地板的結構示意圖,木榫3直徑為9毫米,木榫3長度為18 毫米。木榫3—端插入八邊形可重復拆卸地板的榫口 11中,另一端可以插入 正方形可重復拆卸地板榫口 21中。八邊形可重復拆卸地板與正方形可重復拆 卸地板通過木榫和榫口相互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地板側面中間處設有榫口,便于木榫插入榫口中,使得地 板與地板之間的連接固定。地板的側面上的水平凹槽寬度為10毫米,水平凹 槽深度為10毫米,地板側面上的水平凹槽結構使得地板表面的拉伸應力大大 減弱,大大減少了地板開裂的可能性。地板底面上的圓形凹槽,底面上凹槽寬 度為3毫米,凹槽深度為3毫米。地板底面上的圓形凹槽結構同樣使得地板表 面的拉伸應力大大減弱,大大減少了地板開裂的可能性。地板底面邊緣處設有 底腳,兩兩底腳之間形成透氣槽。底面,底腳和透氣槽形成透氣空間,地板下 的濕氣可通過透氣空間散發出氣,防潮性強,能有效抵觸水分對地板的滲透, 提升地板的防護能力。地板的側面和底面設有鋁膜層,同樣起到防潮作用。表 面中央處鑿有雕花,該結構一方面可以使得地板表面的拉伸應力大大減弱,大 大減少了地板開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板的美觀。實施例2地板鋪裝將本技術置于防潮墊上,木榫一端插入可重復拆卸地板的 榫口中,另一端插入另一塊可重復拆卸地板榫口中,進行拼接。鋪裝地板的走 向通常與房間行走方向相一致或根據用戶要求,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逐漸依次 鋪裝即可。地板拆卸請參照圖8,將4塊直角三角形可重復拆卸地板4和4塊等腰 三角形可重復拆卸地板5分別從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1上拆卸下來,然后 取出木榫(圖中未示)。將4塊八邊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1分別從正方形可重 復拆卸的地板2上拆卸下來,然后取出木榫3。將拆卸后的4塊直角三角形可 重復拆卸地板4, 4塊等腰三角形可重復拆卸地板5, 4塊八邊形可重復拆卸 的地板l和l塊正方形可重復拆卸的地板2搬到需要鋪設地板處,重新鋪設。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 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 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呈多邊形,包括表面和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能容納木榫的榫口,相鄰的地板通過木榫與榫口實現拼接。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底面邊緣處設有 底腳,底腳之間形成透氣槽,所述地板的底面上至少設有一個凹槽。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 有一個水平凹槽。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表面的邊緣 處設有倒角。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表面設有條紋。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側面和底面設有 鋁膜層。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地板的側面上的榫口寬度為 5-50毫米,榫口深度為5-50毫米。8.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地板的底面上凹槽寬度為2-10 毫米,凹槽深度為2-4毫米。9.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地板的側面上的水平凹槽寬 度為5-20毫米,水平凹槽深度為2-12毫米。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呈多邊形,包括表面和側面,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能容納木榫的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重復拆卸的地板,該地板呈多邊形,包括表面和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側面至少設有一個能容納木榫的榫口,相鄰的地板通過木榫與榫口實現拼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凱,
申請(專利權)人:呂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