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涉及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4~10份、炙紫菀4~10份、炙冬花4~10份、百部4~10份、葶藶子4~10份、川貝母4~10份、蘇子4~10份、陳皮4~10份、清半夏2~5份、炙甘草2~5份、杏仁2~5份、地龍2~5份。制作時,加水160~240份,微火煎30分鐘,煮取湯汁即成。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的具有顯著的效果:采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方法制作的“黃龍定喘湯”,服用方便,療效肯定,治愈率達到90.6%;無明顯副作用,費用低;非常值得臨床推廣。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藥物,特別是用于治療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藥物。
技術(shù)介紹
喘息樣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多見于1 _ 3歲的小兒, 其病因是由于嬰兒的氣管、支氣管在解剖上比較狹小,其周圍彈力纖維發(fā)育不 完善,易因病毒感染或其它病理刺激使粘膜腫脹充血,引起氣管狹窄與阻力增 加。臨床上以喘鳴為主,部分病例有復發(fā)性,大多預后良好, 一般在3-4歲 后隨著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復發(fā)次數(shù)減少而痊愈。臨床上雖經(jīng)抗感染及對癥治 療可減輕癥狀,但往往不能在短期內(nèi)取得滿意療效。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其服用方便,療效 肯定,無明顯副作用,費用低。本專利技術(shù)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xiàn)的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4 10份、炙紫菀4 10份、炙冬花4~ IO份、百部4 10份、葶荒子4 10份、川貝母4 10份、蘇子4 10份、 陳皮4 ~ 10份、清半夏2 ~ 5份、炙甘草2 ~ 5份、杏仁2 ~ 5份、地龍2 ~ 5份。優(yōu)選范圍為炙麻黃6 8份、炙紫菀6 8份、炙冬花6 8份、百部6 ~ 8份、葶藶子6 8份、川貝母6 8份、蘇子6 8份、陳皮6 ~ 8份、清半夏 3~4份、炙甘草3 4份、杏仁3 4份、地龍3 4份。最佳方案為炙麻黃7份、炙紫菀7份、炙冬花7份、百部7份、葶藶子 7份、川貝母7份、蘇子7份、陳皮7份、清半夏3.5份、炙甘草3.5份、杏 仁3.5份、地龍3.5份。制作時,加水160 240份,微火煎30分鐘,煮取湯汁即成。試驗資料1、 一般資料將收治的172例喘息樣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成兩組,采用 本專利技術(shù)方法制成的黃龍定喘湯治療組(觀察組)與一般治療組應用雙黃連 粉針、氨茶堿針、地塞米松針、酚妥拉明針等靜脈滴注(對照組),兩組病例 均符合《實用兒科學》喘息樣支氣管炎診斷標準,有可比性。觀察組86例中, 男70例,女16例,年齡平均1.6歲;對照組86例中,男66例,女20例, 年齡平均1.4歲,發(fā)病1-3天入院63例,發(fā)病4天以上入院23例。臨床情 況見表1。表l臨床表現(xiàn)單位例癥狀及體征觀察組對照組氣喘8686咳嗽3135發(fā)熱2323羅音86862、 治療方法每次溫服10亳升,每日三次,連用2-3天,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3、 治療標準治愈氣喘、咳嗽緩解,體溫正常,羅音消失; 好轉(zhuǎn)氣喘、咳嗽減輕,體溫正常,羅音減少; 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 用藥三天為療效判定時間。4、 治療效果 詳見表2。表2:治療結(jié)果單位例組別治愈(治愈率)好轉(zhuǎn)(好轉(zhuǎn)率)無效(無效率)觀察組78 ( 90. 6%)8 ( 9. 3% )0 ( 0% )對照組12 (13. 9%)39 ( 45. 3%)35 ( 40. 6%)4表2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愈率90. 6%,對照組治愈率13. 9°/。,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 理,X2 = 43.94 P< 0.005,療效有高度顯著差異。 具體病例1、 程某某,男,2歲,以咳嗽、氣喘5天為主訴而就診。患兒于5 曰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持續(xù)性干咳,伴氣喘,體溫正常。曾于當?shù)匦l(wèi)生院靜脈點 滴青霉素、雙黃連粉針、氨茶堿等藥物,效果差。飲食一般,二便正常,精神 可。查體T: 37. rC, R: 55次/分,兩肺可聞及喘鳴音。血19項示白細胞及其類型基本正常,胸片示兩肺紋理增粗。給予黃龍定喘湯口服,服用三 天后咳嗽、氣喘癥狀消失,聽診兩肺呼吸音粗糙。服用五天后聽診兩肺呼吸音 清。2、 李某某,女,1.5歲,以咳嗽、氣喘1周,伴發(fā)熱一天為主訴而 就診。患兒于7日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頻繁咳嗽,伴氣喘,低熱。曾于當?shù)匦l(wèi)生 室口服阿奇霉素、清熱解毒口服液藥物,效果差。飲食一般,二便正常,精神 可。查體T: 37. 6°C, R: 60次/分,兩肺可聞及喘鳴音及痰鳴音。血19項 示白細胞及其類型基本正常,胸片示兩肺紋理增粗。給予黃龍定喘湯口服, 服用二天后咳嗽、氣喘癥狀消失,體溫正常,聽診兩肺呼吸音清。本專利技術(shù)中麻黃、地龍對支氣管有顯著擴張作用;川貝母除可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外,尚可減少支氣管分泌;甘草具有抗炎癥、止咳祛痰等作用;紫菀、 冬花、百部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平喘、止咳等作用;葶藶子、蘇子、陳皮、半 夏、杏仁具有止咳或平喘、祛痰等作用。但中藥的詳細作用機制有待于進一步 探討。本專利技術(shù)具有顯著的效果其服用方便,療效肯定,治愈率達到90.6%;無 明顯副作用,費用低。非常值得臨床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shù)作進一步敘述實施例1:選擇炙麻黃4. 5份、炙紫菀4. 5份、炙冬花(款冬花)4. 5 份、百部4. 5份、葶藶子4. 5份、川貝母4. 5份、蘇子(紫蘇子)4. 5份、陳皮(橘皮)4.5份、清半夏2.5份、炙甘草2.5份、杏仁2.5份、地龍(蚯蚓) 2.5份;制作時,加水170份,微火煎30分鐘,煮取湯汁即成, 一般煮取20 -30亳升湯汁。實施例2:選擇炙麻黃9. 5份、炙紫菀9. 5份、炙冬花9. 5份、百部9. 5 份、葶藶子9. 5份、川貝母9. 5份、蘇子9. 5份、陳皮9. 5份、清半夏4. 5份、 炙甘草4. 5份、杏仁4. 5份、地龍4.5份。制作時,加水230份,微火煎30 分鐘,煮取湯汁即成。實施例3:選擇炙麻黃6. 5份、炙紫菀6. 5份、炙冬花6. 5份、百部6. 5 份、葶藶子6. 5份、川貝母6. 5份、蘇子6. 5份、陳皮6. 5份、清半夏3. 2份、 炙甘草3.2份、杏仁3.2份、地龍3.2份。制作時,加水180份,微火煎30 分鐘,煮取湯汁即成。實施例4:選擇炙麻黃7. 5份、炙紫菀7. 5份、炙冬花7. 5份、百部7. 5 份、葶藶子7. 5份、川貝母7. 5份、蘇子7. 5份、陳皮7. 5份、清半夏3. 8份、 炙甘草3.8份、杏仁3.8份、地龍3.8份。制作時,加水220份,微火煎30 分鐘,煮取湯汁即成。實施例5:選擇炙麻黃7份、炙紫菀7份、炙冬花7份、百部7份、葶 藶子7份、川貝母7份、蘇子7份、陳皮7份、清半夏3. 5份、炙甘草3. 5份、 杏仁3.5份、地龍3.5份。制作時,加水200份,微火煎30分鐘,煮取湯汁 即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4~10份、炙紫菀4~10份、炙冬花4~10份、百部4~10份、葶藶子4~10份、川貝母4~10份、蘇子4~10份、陳皮4~10份、清半夏2~5份、炙甘草2~5份、杏仁2~5份、地龍2~5份。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4~10份、炙紫菀4~10份、炙冬花4~10份、百部4~10份、葶藶子4~10份、川貝母4~10份、蘇子4~10份、陳皮4~10份、清半夏2~5份、炙甘草2~5份、杏仁2~5份、地龍2~5份。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氣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 組份為炙麻黃6 8份、炙紫菀6 8份、炙冬花6 8份、百部6 8份、葶 藶子6 8份、川貝母6-8份、蘇子6-8份、陳皮6 ...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王俊芳,
申請(專利權(quán))人:王俊芳,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