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連續縫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橋面連續縫結構。一種橋面連續縫結構,包括:蓋梁、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橋面鋪裝;所述橋面鋪裝包括鋼-混凝土組合板,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并且跨越所述蓋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在的橋面連續縫結構耐久性差、建造施工不方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橋面連續縫結構可使用于簡支梁橋。(*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續縫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橋面連續縫結構。
技術介紹
多跨橋梁中,常見的是簡支梁橋和連續梁橋。這兩種類型的橋梁各有優劣。連續 梁橋橋面接縫少,行車平順舒適,但是施工不便、造價高。簡支梁橋施工方便,但是橋面伸縮 縫多,導致行車不舒適。為了有效減少簡支梁橋橋面伸縮縫數量,橋面連續縫結構被廣泛采用。如圖1所 示,這是一種主要由梁1、梁2、倒T蓋梁3、橋面鋪裝4構成的連續縫結構。倒T蓋梁3的左 右兩肩上分別設置有支座5、支座6,倒T蓋梁3左右兩側的梁1、梁2分別架設在支座5、支 座6上。橋面鋪裝4主要由底層的鋼筋混凝土鋪裝41、中層的防水層42和表層的浙青混凝 土鋪裝43組成,并且鋪在梁1、梁2和倒T蓋梁3上。在梁1、梁2和倒T蓋梁3之間的空 隙中,分別填充有橡膠發泡板7、橡膠發泡板8。這種橋面連續縫結構,橋面鋪裝的最底層是跨越梁1、梁2與倒T蓋梁3之間的縫 隙的氯丁橡膠板44,澆筑混凝土時要防止操作不當,弄穿氯丁橡膠板44,或者要防止鋪設 好的氯丁橡膠板44在縫隙處下垂。所以這種橋面連續縫結構施工難度較高,需要施工員特 別細致。此外,連續縫結構的橋面鋪裝4強度較低。實際觀察到的現象是,在日復一日的車 輛重壓甚至超載車輛的重壓下,橋面鋪裝總是先在連續縫結構處發生破裂,進而發生橋梁 路面上的雨水沿破裂滲漏,腐蝕橋梁路面下的結構,包括橋墩。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耐久性好、建造施工方便的橋面連續縫 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面連 續縫結構,這種橋面連續縫結構強度高、耐久性好、建造施工方便。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橋面連續縫結構,包括蓋梁;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設置在所述蓋梁的一側;第一主梁,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另一側;第二主梁,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支座上;橋面鋪裝,所述橋面鋪裝設置在由所述第一主梁的翼緣板和所述第二主梁的翼緣 板構成的橋面板上,并且跨越所述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橋面鋪裝包括鋼-混凝土組合板,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 第二主梁,并且跨越所述蓋梁。本技術所述橋面連續縫結構的橋面鋪裝,包括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這樣 所述橋面鋪裝的強度大大加強了,所述橋面連續縫結構的耐久性也就提高了。因為本實用 新型使用的是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而不是如現有技術那樣使用的是氯丁橡膠板,施工 時不必擔心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被弄穿,也不必所述擔心鋼-混凝土組合板在所述第一 主梁、所述第二主梁與所述蓋梁之間的縫隙處下垂,所以施工更加方便。施工時,鋼-混凝 土組合板本身可以作為模板,這樣施工更加方便。此外,因為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強度 很好,所以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可以跨越所述蓋梁,即在所述倒T蓋梁處懸空,這樣所述 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形成的整體在熱脹冷縮時,移動更加方便。在本技術第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包括鋼蓋板、多 塊抗剪器開孔板(英文簡稱PBL)和混凝土層;所述鋼蓋板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 述第二主梁,并且跨越所述蓋梁;所述抗剪器開孔板焊接在所述鋼蓋板的上表面上,并且兩 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所述混凝土層澆筑在所述鋼蓋板及抗剪器開孔 板上,并且位于所述鋼蓋板之上。多塊抗剪器開孔板作為鋼蓋板上的多道加強肋,可以形成 開孔板剪力鍵。所以這個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鋼-混凝土組合板強度很好。在上述第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第二個優選的技術方案 是,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還包括多條鋼筋,所述鋼筋設置在所述抗剪器開孔板的通孔 中。這樣,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強度又進一步加強了。在上述第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或第二個優選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 第三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橋面連續縫結構還包括第一角鋼和第二角鋼;所述第一角 鋼預埋在所述第一主梁上,并且設置在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與所述第一主梁的連接處, 所述第一角鋼的一個外側面與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底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角鋼預埋在 所述第二主梁上,并且設置在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與所述第二主梁的連接處,所述第二 角鋼的一個外側面與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底面固定連接。這樣,更加有利于加強所述 鋼-混凝土組合板與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連接,更加有利于將所述鋼-混凝土 組合板、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連成一個整體。在上述第三個優選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第四個優選的技術方案 是所述橋面連續縫結構還包括多塊第一開孔鋼板、多塊第二開孔鋼板;每塊第一開孔鋼 板都設置在所述第一主梁中,每塊第一開孔鋼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第一角鋼的兩內側面焊 接,相鄰的所述第一開孔鋼板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塊第二開孔鋼板都設置在所述第二主梁 中,每塊第二開孔鋼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第二角鋼的兩內側面焊接,相鄰的所述第二開孔 鋼板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第一主梁內的多條第一水平鋼筋設置在所述第一開孔鋼板上的 通孔中;所述第二主梁內的多條第二水平鋼筋設置在所述第二開孔鋼板上的通孔中;所述 第一主梁內的多條第一 U型鋼筋與所述第一角鋼焊接;所述第二主梁內的多條第二 U型鋼 筋與所述第二角鋼焊接。所述第一U型鋼筋起固定所述第一角鋼的作用,所述第二U型鋼 筋起固定所述第二角鋼的作用。所述第一水平鋼筋作為所述第一開孔鋼板的孔內鋼筋;所 述第二水平鋼筋作為所述第二開孔鋼板的孔內鋼筋。這樣的結構的優點是,能加強所述第 一角鋼和所述第二角鋼與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連接。在上述任意一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第五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 述橋面鋪裝還包括加強鋼筋網、鋼筋混凝土鋪裝、防水層和浙青混凝土鋪裝;所述加強鋼筋 網設置在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之上,并且兩端分別位于所述第一主梁上方和所述第二主 梁上方;所述鋼筋混凝土鋪裝澆筑于所述加強鋼筋網、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和所述橋面 板之上;所述防水層設置在所述鋼筋混凝土鋪裝之上;所述浙青混凝土鋪裝澆筑在所述防 水層之上。這種橋面鋪裝,強度好、防水性好,且兼有浙青混凝土的橋面鋪裝和鋼筋混凝土 的橋面鋪裝的優點。在上述任意一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第六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 述蓋梁是倒T蓋梁,所述第一支座設置在所述倒T蓋梁的一側的肩部,所述第二支座設置在 所述倒T蓋梁的另一側的肩部;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倒T蓋梁的上部的一側 之間的距離的范圍是40mm-80mm ;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倒T蓋梁的上部的另 一側之間的距離的范圍是40mm-80mm。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倒T蓋梁的上部 的一側之間間隔的一段距離,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倒T蓋梁的上部的另一側 之間間隔的一段距離,給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熱脹冷縮提供了空間。在上述任意一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第七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 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均是箱梁。本技術的第八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鋼蓋 板的厚度為6mm-15mm ;所述抗剪器開孔板的厚度為6mm-15mm,高度為高度為50mm-150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橋面連續縫結構,包括:蓋梁;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設置在所述蓋梁的一側;第一主梁,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另一側;第二主梁,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支座上;橋面鋪裝,所述橋面鋪裝設置在由所述第一主梁的翼緣板和所述第二主梁的翼緣板構成的橋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橋面鋪裝包括:鋼-混凝土組合板,所述鋼-混凝土組合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并且跨越所述蓋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元春,黃錦源,鐘小軍,朱波,趙成棟,盧興,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