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所述回用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缺氧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MBR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所述外排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第二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二沉池的出水外排。該中水回用處理系統流程簡單、性能可靠、運行穩定、能耗低,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污泥量少,實現廢水回用,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污水工程為公司基礎設施項目,它既是生產部門必不可少的生產條件,又是改善 環境的必要條件,目前企業、酒店等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是將污水處理達標后排入地表水 體或接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但水資源日漸短缺,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資源是環保和可持續 發展的大問題,同時從用水成本等角度考慮,企業對污水回收利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對污水回收利用,將污水處理達標后用于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地方如回用至沖廁、 道路清掃、消防、綠化、車輛沖洗等,除了減少環境污染外,每年可減少大量的水量消耗,并 節省了排污費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但現有的生化工藝無法穩定達到標準要求,并存在 流程長、能耗高、占地面積大等問題,影響了廢水回收的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 統,經處理后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出水水質均可達到國家標準,實現廢水回用,并且流程簡 單、運行穩定、能耗低,占地面積小。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所述回用部分包括依次連通 的調節池、缺氧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MBR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所述外排部分包 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第二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 池,二沉池的出水外排。所述MBR池的膜生物反應器采用浸沒式平板膜組件。所述調節池前端設置格柵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流程簡單、性能可靠、運行穩定、能耗 低,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污泥量少,實現廢水回用,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環境效 益和經濟效益。其中中水回用部分處理水質優良、出水穩定、SS<3 mg/L,同時可截留水中的細菌 和大腸桿菌,處理效果好。由于污泥泥齡長,可以大大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對高BOD 濃度的污水也可以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條件下運 行,產生剩余污泥量少,從而降低了污泥處理設施的費用。外排部分在繼承了傳統接觸氧化工藝效果良好、運行穩定、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 的同時,又具有抗負荷性強、產泥量相對少,以及脫氨氮效果好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回用部分包括依 次連通的調節池1、缺氧池2、MBR池3和清水池4,MBR池3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5 ;外排 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1、第二缺氧池6、接觸氧化池7和二沉池8,二沉池8通過排泥 管連通污泥池5,二沉池8的出水外排。使用時,污水先收集后輸送到調節池中。由于污水中含有較大顆粒和懸浮雜質,為 保護處理系統設備正常運行、防止管路堵塞,在調節池前端設置格柵池9,對顆粒和懸浮雜 質進行有效攔截,經過格柵攔截后的污水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池調節污水水量和均勻水質, 以提高系統的抗沖擊性能,配污水提升泵,由液位計自動控制水泵的啟閉,將污水提升到后 續反應單元。污水進入缺氧池,不僅可以提高B/C比,利于后續處理,而且本身可以利用反硝化 脫氮,有一定的去除有機物的能力,并可為后續處理減輕負擔。然后污水進入MBR池,膜生物反應器為核心工藝,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 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浸沒式膜組件置于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 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后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 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由于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統固液分離的能力,從而使系統出水 水質和容積負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出水可達到雜用水標準。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 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徹底分離,消除了傳統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強、出水水 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等優點。MBR池的膜生物反應器采用浸沒式 平板膜組件。平板膜具有以下優點a.膜抗污染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為5-10年,平時不產 生更換費用;b.膜清洗周期長;c.清洗操作非常簡便,可在線清洗;d.運行更穩定,水質更 好;e.低壓(抽吸或重力)出水,能耗低,運行費用更省;平板膜的應用能保證系統能長時 期穩定、安全運行。MBR池的出水排入清水池待用,MBR池的污泥通過污泥泵和排泥管道排入污泥池, 污泥池的污泥經消毒處理后外運。對于收集的污水超出回用量的部分,進入外排部分,由調節池將污水提升到第二 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的出水口連通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的出水口連通二沉池,二沉池的 污泥通過污泥泵和排泥管道排入污泥池,污泥池的污泥經消毒處理后外運,二沉池的出水 按照相關排放標準外排。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 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部分包括 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缺氧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MBR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所述外排 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第二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排泥管連 通污泥池,二沉池的出水外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MBR池的膜生物反應 器采用浸沒式平板膜組件。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池前端設置格 柵池。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所述回用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缺氧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MBR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所述外排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第二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二沉池的出水外排。該中水回用處理系統流程簡單、性能可靠、運行穩定、能耗低,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污泥量少,實現廢水回用,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文檔編號C02F9/14GK201923929SQ20112002724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7日專利技術者蕭銘辰 申請人:上海彰華膜凈化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包括回用部分和外排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缺氧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MBR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所述外排部分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第二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排泥管連通污泥池,二沉池的出水外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蕭銘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彰華膜凈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