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轉軸以及安裝于轉軸上的葉片,轉軸與發電線圈動力連接,葉片至少兩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葉片通過輻條安裝于轉軸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接受更大的風能,轉動時葉片自身風阻極小,轉動更加靈活、速度更快,并且通過在葉片前后設置導風管道,形成更加強大的氣流沖擊葉片,發電效率也更高,而且可通過導風管道串聯兩個或者多個發電機,對風能的利用率更高。由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設計了一種采用上述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該樓房可以極大限度地利用樓房各層面所受到的風力,風能利用率高,發電效率高,完全可提供該樓房所需電能,以解決現有樓房難以解決綠色能源采集利用的難題。(*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以及安裝該風力發電機的樓房。
技術介紹
現有常見的風力發電機大部分由多個固定葉片安裝在一個可以旋轉的轉軸上組成,當葉片受到風力作用時,沿風向旋轉,進而帶動轉軸以及與轉軸連接的發電機產生電能。但是,這種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在旋轉過程中,在順風一面對葉片起推動作用,在逆風一面對葉片則起阻礙作用,使風力資源的利用率有限,造成發電機效率低下,如果遇到無風或弱風天氣,這種風力發電機就無法發電。并且現有的樓房極少安裝有風力發電機通過風力發電機將風能轉換為電能作為樓房的電力來源。而對于一些高層樓房來說,高處的風力都非常大,特別是在開窗的情況下貫穿樓房的風力非常巨大,如何科學的利用是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對風能利用率高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轉軸以及安裝于轉軸上的葉片,轉軸與發電線圈動力連接,所述的葉片至少兩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葉片通過輻條安裝于的轉軸上。其中,所述的葉片喇叭外殼為與葉片運行軌跡一致的弧形。作為對上述方案的改進,在葉片旁邊設置有導引氣流的進風管道,進風管道靠近葉片端口口徑與葉片旋轉圓周半徑一致,另一端設置為利于進風的喇叭狀。并且在葉片旁邊還設置有與進風管道對應的出風管道。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多個發電機可串聯設置,相鄰發電機之間的出風管道與進風管道依次串聯。本專利技術將風力發電機的葉片設計為喇叭狀,迎風面面積大,而將逆風面面積設計得最小,使之能接受更大的風能,轉動時葉片自身風阻極小,轉動更加靈活、速度更快,并且通過在葉片前后設置導風管道,形成更加強大的氣流沖擊葉片,發電效率也更高,而且可通過導風管道串聯兩個或者多個發電機,對風能的利用率更高。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以解決現有樓房難以解決綠色能源采集利用的難題。根據上述技術要求,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采用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包括樓房主體以及風力發電機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為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安裝于主體各層頂部靠近主體外壁處,該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至少兩片葉片,葉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通過輻條安裝于的轉軸上,葉片喇叭外殼為與葉片運行軌跡一致的弧形。-->作為對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的風力發電機設置為多個,均布于樓房主體外圍,沿風力方向對應的風力發電機通過導風管道連通。并且,在導風管道中設置有防止風逆行的活頁片6,所述活頁片一端以鉸鏈形式安裝于管道中,活頁片橫向尺寸大于管道內徑。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導風管道均安裝于各層天花板處,沿樓房主體各橫梁分布。并且,樓房主體橫梁也可設置為空心,所述的導風管道設置于橫梁中。采用本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可以極大限度地利用樓房各層面所受到的風力,風能利用率高,發電效率高,完全可提供該樓房所需電能。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施例沖擊式風力發電機與進風管道、出風管道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采用了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標準層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結構原理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附圖1、2所示,本實施例所揭示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具有風能利用率高、發電量大的特點,可完全滿足安裝此發電機的樓房電能需要。該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一轉軸1以及安裝于轉軸1上的葉片2,轉軸1與發電線圈動力連接。與現有常規的風力發電機相比,本實施例最大區別之處為葉片結構不同,在本實施例中,葉片2設置有六片,均布于轉軸1外周,并且葉片2為喇叭狀,各葉片2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均通過輻條3與轉軸1固定連接。由于葉片2受風面接觸面積大、另一面接觸面積小,當風同時吹向所有葉片2時,喇叭狀葉片2開口一面與風接觸面積較大,另一面很小,使風能過順利吹動葉片2沿轉軸1轉動。該喇叭狀形狀的葉片2既可以保證其具有最大受風面積,也可以保證在葉片2沿轉軸1旋轉時風阻最小,轉動更加順暢。為了使轉動時風阻更小,葉片2外殼設計為與葉片2運行軌跡一致的弧形。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為了利于集中風力,在葉片2旁邊設置有導引氣流的進風管道4和出風管道5,進風管道4靠近葉片端口口徑與葉片2旋轉圓周半徑一致,另一端設置為利于進風的喇叭狀。由于可采用管道導引進風與出風,為了盡大可能利用具有一定動能的風力,可以沿出風管道5和進風管道串聯多個風力發電機。該結構的風力發電機不受風向限制,應用范圍廣。如附圖3所示即為該風力發電機應用于樓房中的結構示意圖,同時也公開了一種采用該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該樓房包括樓房主體8以及沖擊式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安裝于主體8各層頂部靠近主體外側處。該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至少兩片葉片,葉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葉片通過輻條安裝于的轉軸上,葉片喇叭外殼為與葉片運行軌跡一致的弧形。為了利于風流有規律地穿過樓房主體1,在主體中設置有導引氣流的導風管-->道9,導風管道9為兩條,連通設置于樓房主體1對應方向上的風力發電機,用于滿足不同方向風流時都能驅動兩方向上的風力發電機。為了防止風流在管道中逆行,中設置有防止風逆行的活頁片,所述活頁片一端以鉸鏈形式安裝于管道中,活頁片橫向尺寸大于管道內徑,活頁片可有效保證風在管道中始終沿一定的方向運行。為了能夠保證樓房主體8天花板,導風管道9均安裝于各層天花板處,沿樓房主體各橫梁分布。同時,也可將樓房主體橫梁設置為空心,而將導風管道9設置于橫梁中。采用這種風力發電機的樓房可以是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可有效解決現有資源缺乏、能源消耗大的問題,從而形成一種低碳型的樓房。為了更好利用風力、充分發揮該樓房所采用的風力發電機的優勢,可根據需要將樓房主體1設計為更利于聚風的多種形狀。如附圖3中為其中一種形狀,該形狀樓房主體整體為輻射狀,風力發電機可設置于風力最大的樓房主體喇叭狀中心。相同構思下,也適合于其他形式的樓房。上述實施例本專利技術構思中較具體的優選實施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前提下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轉軸(1)以及安裝于轉軸上的葉片(2),轉軸與發電線圈動力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至少兩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葉片通過輻條(3)安裝于的轉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包括轉軸(1)以及安裝于轉軸上的葉片(2),轉軸與發電線圈動力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至少兩片,為喇叭狀,各葉片開口方向沿同一圓周方向設置,各葉片通過輻條(3)安裝于的轉軸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喇叭外殼為與葉片運行軌跡一致的弧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在葉片旁邊設置有導引氣流的進風管道(4),進風管道靠近葉片端口口徑與葉片旋轉圓周半徑一致,另一端設置為利于進風的喇叭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在葉片旁邊還設置有與進風管道對應的出風管道(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沖擊式風力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多個發電機可串聯設置,相鄰發電機之間的出風管道與進風管道依次串聯。6.一種采用沖擊式風力發電機的樓房,包括樓房主體(8)以及風力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遠輝,
申請(專利權)人:李遠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