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槽下水器,具體涉及一種可以抗菌的水槽下水器。
技術介紹
目前廚衛的抗菌環保大部分集中于水槽表體,而往往忽視了用于連接水槽與下水 道的下水器結構,事實上整個水槽整體中最不容易清理的地方就是下水器部分。經相關測 試表明,一個普通下水器上的細菌高達幾十億只,極易污染放置在水槽內清洗的食品和餐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抗菌下水器。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抗菌水槽下水器,包括凹槽型的下水器本體,本體下部設有出水口,所述下水 器本體的內壁覆有抗菌自潔膜。所述下水器出水口處設有濾網,所述濾網上覆有抗菌自潔膜。所述抗菌自潔膜由抗菌自潔涂料涂覆在下水器本體內壁滲透形成。所述抗菌自潔膜由抗菌自潔涂料涂覆在濾網上表面滲透形成。所述抗菌自潔膜呈無色或淺黃色。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在水槽下水器本體內壁和出水口濾網上表面涂覆抗菌 自潔涂料后,滲透于本體內壁表面和濾網上表面而形成抗菌自潔膜,對于下水器中常見的 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抑菌率均達到了 90%,測試表明有害菌在下水器的內壁 和濾網表面基本不能存活,從而杜絕了對水槽內食品和餐具的二次污染,確保了廚衛的衛 生安全。 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下水器本體;2為出水口 ;3為濾網;4為下水器本體內壁的抗菌自潔膜; 5為濾網上表面的抗菌自潔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抗菌水槽下水器,包括凹槽型的下水器本體1和設置于本 體1下部的出水口 2,一般在出水口 2處設置濾網3,以過濾出水并避免食物及殘渣通過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菌水槽下水器,包括凹槽型的下水器本體,本體下部設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器本體的內壁覆有抗菌自潔膜。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