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首先將漿料按正常涂布操作工藝進行單面間歇涂布,烘干并收卷好,形成單面極片;再將所述單面極片放置涂布機頭進行過空帶一次;再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烘干制得產品。該方法有效地的控制涂布均勻程度,單面厚度與雙面厚度相差減小,極片的錯位、U型斷片得到一定的改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池極片的涂布方法,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電池極片的 間歇式涂布方法。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比容量、高工作電壓、無環境污染、循環壽命長、工作溫度 范圍廣等優點,廣泛應用于移動手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中,甚至有應 用在汽車上,隨著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市場電子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而且形型尺寸要 求越來越小、重量要求越來越輕,因此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鋰離子電池是由正極片、負極片、隔膜紙、電解液、外殼等主要部分組成,正、負極 片均是通過涂覆方式將正、負漿料涂覆在金屬箔上。由于不難看出極片是鋰離子電池的重 要組成部分,而漿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極的質量好壞,從而進一步影響到電池性能的質 量好壞,就以目前現在的技術,可以對漿料進行一定的檢測到粘度、固含量,雖然極片可以 檢測到厚度,但是還不能檢測極片涂布量的均勻程度。而目前制作極片的方法所制得的極片厚度不均,厚度相差大,因此將直接影響到 電池的質量好壞。現有涂布的方法有單面隙涂布和單面連續涂布二種,單面連續涂布雖然 在涂布時可以整體厚度誤差方面影響要小,但是在生產制作過程中將會出現很多不利,間 接地影響到極片的均勻程度,隨著鋰電池生產的擴產,工藝的完善,涂布機的使用漸漸增 加,功能也有所變化,為了便于后續工序的生產,金屬箔上是分段涂覆的,所以目前主要選 擇間歇式涂布,因而在每段的涂覆起始端或終止端的涂覆量都會一個變化過程,因此也同 樣存在涂布厚度的偏差程度或錯位嚴重,并在極片經輥壓時,會出現U型或者斷裂給后續 工位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該方法可以有效地使涂布 后極組厚度偏差,間歇位對位準確,并在輥壓不出現U型狀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種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首先將漿料按正常涂布操作工藝進行單面間歇 涂布,烘干并收卷好,形成單面極片;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單面極片放置涂布機頭進行過空帶 一次;再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烘干制得產品。設置間隙的距離及位置是根據工藝設計要求而定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將涂布的單面極片過空帶一次,使涂布單面初始位置與第二面的初 始位置相對,涂布單面的收尾與雙面的收尾相對,有效地的控制涂布均勻程度,單面厚度與 雙面厚度相差減小,附料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是一種極片間歇式極片的涂布方法,該方法是極片進行涂布 極片過程有間歇距離,所述間歇式涂布是指漿料涂置基體上,中間過程有間歇跟離,其中,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間歇距離保持適當長度,所述長度為5-10mm,優選為7_9mm。因此在涂布間歇 輥壓有個緩沖過程也得到明顯的提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的定位跟蹤器也得到緩和,涂 布錯位的現象也得到明顯改善。采用上述極片涂布方法,更有效地促進極片涂布雙面的均勻程度,并做到涂布起 點與起點對疊,拖尾與拖尾相接,涂布跟蹤間歇位準確,涂布間歇位不會出現錯位,經輥壓 之后杜絕極片U型,甚至斷片情況,其中U型和斷片產生是由于單雙面的附料量不一致所導 致的,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間歇涂布方法后,極片的錯位、U型斷片得到一定的改善,極片 的質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從面電池的性能也得到提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實施工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該實例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⑴制備漿料將143克正極活性成分LiFeP04、6. 4克導電劑SP、9. 55克粘結劑聚偏二氟乙烯 PVDF.262克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然后在真空攪拌機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正極漿料。(2)間歇涂布按圖1所示工藝進行間歇涂布;具體操作步驟為A、將步驟(1)制備的漿料按上述工藝對極片1進行單面涂布,首先涂漿料2,B、漿料2的涂單面間歇距離為8mm ;C、將涂布好的單面極片烘干,從涂布機頭過空一次;D、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涂覆上漿料3,涂布完成后烘干 制得廣品;將制得的產品進行檢測,涂布后的極片厚度最大差值為5um,最小差值為lum,平 均差值為3um。實施例2(1)制備漿料將143克正極活性成分LiFeP04、6. 4克導電劑SP、9. 55克粘結劑聚偏二氟乙烯 PVDF.262克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然后在真空攪拌機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正極漿料。(2)間歇涂布按圖1所示工藝進行涂布,具體操作步驟為a、將步驟(1)制備的漿料按上述工藝進行單面涂布,先對極片1進行漿料2的涂 布;b、漿料2的涂單面間歇距離為IOmm ;C、將涂布好的單面極片烘干,從涂布機頭過空一次;d、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進行漿料3的涂布,涂布完成 后烘干制得產品;將制得的產品進行檢測,涂布后的極片厚度最大差值為6um,最小差值為lum,平 均差值為3. 5um。實施例3(1)制備漿料將143克正極活性成分LiFeP04、6. 4克導電劑SP、9. 55克粘結劑聚偏二氟乙烯 PVDF.262克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然后在真空攪拌機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正極漿料。(2)間歇涂布按照圖1所示工藝進行涂布,具體操作步驟為1)將步驟(1)制備的漿料按上述工藝進行單面涂布,首先對極片1進行漿料2的 涂布;2)漿料2涂單面間歇距離為5mm ;3)將涂布好的單面極片烘干,從涂布機頭過空一次;4)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進行漿料3的涂布,涂布完成 后烘干制得產品;將制得的產品進行檢測,涂布后的極片厚度最大差值為8um,最小差值為lum,平 均差值為3. 5um。通過上述實施例操作涂布極片,從外觀上不難發現,涂布機的拖尾現象比常規的 涂布方法微小了很多,極片經輥壓之后,U型極片得到有效的控制,錯位現象也的很大的改 觀。權利要求,首先將漿料按現有的涂布操作工藝對極片進行單面間歇涂布,烘干并收卷好,形成單面極片;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單面極片放置涂布機頭進行過空帶一次;再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烘干制得產品。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面間歇涂布和 第二面間歇涂布,涂布間歇距離彡5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面間歇涂布和 第二面間歇涂布,涂布間歇距離為6-10mm。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面間歇涂布和 第二面間歇涂布中,漿料保持一致,且極片從同一方向進行涂布。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面間歇涂布和 第二面間歇涂布過程中,單面間歇涂布時,極片涂布的初始位置和第二面間歇涂布時,極片 第二面的初始位置相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是,首先將漿料按正常涂布操作工藝進行單面間歇涂布,烘干并收卷好,形成單面極片;再將所述單面極片放置涂布機頭進行過空帶一次;再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烘干制得產品。該方法有效地的控制涂布均勻程度,單面厚度與雙面厚度相差減小,極片的錯位、U型斷片得到一定的改善。文檔編號H01M4/139GK101985118SQ201010267179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3日專利技術者莊志光 申請人:八葉(廈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極片的間歇式涂布方法,首先將漿料按現有的涂布操作工藝對極片進行單面間歇涂布,烘干并收卷好,形成單面極片;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單面極片放置涂布機頭進行過空帶一次;再將已過完空帶的單面極片進行第二面間歇涂布,烘干制得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志光,
申請(專利權)人:八葉廈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2[中國|廈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