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撥斗,包括支座、殼體、曲柄、驅動裝置以及翻板。其中,殼體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該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連接并構成Y字型。曲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曲柄的一端連接于轉軸。驅動裝置的一端通過第一銷軸連接于支座,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連接于曲柄的另一端。翻板固定于轉軸上。驅動裝置通過曲柄帶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板轉動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處以封閉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由于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氣缸(或電動推桿)的驅動裝置和下翻板的結構,實現撥斗自動化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翻板強度好,不易變形、密封性好,且翻板上襯有耐磨板,提高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撥斗機械領域,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適用于不同物料,可以自動雙向 分配導料的自動撥斗。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撥斗設備自動化程度不高,且大都采用上翻板結構,翻板強度差,易 變形、密封性差,不耐磨,使用壽命短,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實現自動化控制,采用下翻板結構的自 動撥斗,其翻板強度好,不易變形、密封性好,耐磨性好。在氣缸(或電動推桿)的驅動下,襯 有耐磨板的翻板繞主軸擺動到左右兩個極限位置,來實現將從上口進入撥斗殼體內物料, 自動分配到下面兩個出口。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自動撥斗,包括支座、殼體、曲柄、驅動裝 置以及翻板。其中,殼體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該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 連接并構成Y字型。曲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曲柄的一端連接于轉軸。驅動裝置的一端 通過第一銷軸連接于支座,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連接于曲柄的另一端。翻板固定于轉軸上。 驅動裝置通過曲柄帶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板轉動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處以封閉第一 出口或第二出口。本專利技術中,所述入口內設置有內止口,內止口底部的兩側面具有嵌合部,所述轉軸 嵌入該嵌合部,內止口底部的另外兩個側面具有通孔,該通孔的位置和形狀與第一出口和 第二出口的位置和形狀相對應。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翻板上還設置有耐磨板。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殼體上固定有角鋼,角鋼的另一端固定有支座。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殼體上還安裝有透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氣缸(或電動推桿)的驅動裝置和下翻板的結構, 實現撥斗自動化控制。本專利技術的翻板強度好,不易變形、密封性好,且翻板上襯有耐磨板,提 高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圖1的半剖視圖(除去驅動裝置);圖3所示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所示為圖1的B向局部視圖;圖5所示為圖1中的內止口的結構示意圖;圖6所示為圖5的半剖視圖7所示為圖1中的翻板的結構示意圖;圖8所示為圖7的左視圖;上圖中,1、支座;2、第一銷軸;3、角鋼;4、氣缸(或電動推桿);5、接頭;6、第二銷 軸;7、曲柄;8、殼體;9、視鏡;10、法蘭;11、端板;12、左軸頭;13、內止口 ;14、右軸頭;15、翻 板;16、耐磨板。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 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結合圖1 圖8,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自動撥斗包括支座1、驅動裝置4、曲柄7、殼體9、 內止口 13、翻板15以及耐磨板16。其中,如圖1所示,殼體9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 口,該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連接并構成Y字型。在本專利技術中,驅動裝置4為氣缸 或電動推桿。驅動裝置4的尾端與固定在角鋼3上的支座1通過第一銷軸2連接,并可轉動。角 鋼3焊接在殼體8上。固定在驅動裝置4的前端推桿上的接頭5,通過第二銷軸6與曲柄7 連接,并可轉動。曲柄7的一端連接于轉軸(圖未示),具體來說,曲柄7固定在右軸頭14 上,右軸頭14和左軸頭12通過螺栓固定在翻版15左右兩側,并且支承在端板11孔內,能 轉動。端板11用螺栓固定在殼體8左右兩側。視鏡9通過法蘭10固定在殼體8上。內止口 13嵌在左軸頭12和右軸頭14之上,焊接于殼體8的內部,與其形成嚴密的 密封口。具體來說,內止口 13底部的兩側面具有嵌合部,轉軸嵌入該嵌合部,內止口 13底 部的另外兩個側面具有通孔,該通孔的位置和形狀與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位置和形狀相 對應。耐磨板16通過螺栓固定在翻板15上表面,耐磨板16跟隨翻板15在驅動裝置4的 驅動下旋轉,并與殼體8、內止口 13形成嚴密左右兩路通道,從而形成自動撥斗。本專利技術中所述具體實施案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 明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作為本發 明的技術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殼體,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連接并構 成Y字型;曲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曲柄的一端連接于轉軸;驅動裝置,其一端通過第一銷軸連接于支座,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連接于曲柄的另一 端;以及翻板,固定于所述轉軸上,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曲柄帶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板轉動至 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處以封閉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內設置有內止口,內止口底 部的兩側面具有嵌合部,所述轉軸嵌入該嵌合部,內止口底部的另外兩個側面具有通孔,該 通孔的位置和形狀與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位置和形狀相對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上還設置有耐磨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固定有角鋼,角鋼的另一 端固定有支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還安裝有視鏡。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撥斗,包括支座、殼體、曲柄、驅動裝置以及翻板。其中,殼體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該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連接并構成Y字型。曲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曲柄的一端連接于轉軸。驅動裝置的一端通過第一銷軸連接于支座,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連接于曲柄的另一端。翻板固定于轉軸上。驅動裝置通過曲柄帶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板轉動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處以封閉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氣缸(或電動推桿)的驅動裝置和下翻板的結構,實現撥斗自動化控制。本專利技術的翻板強度好,不易變形、密封性好,且翻板上襯有耐磨板,提高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文檔編號B65G29/02GK102040079SQ20101026719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劉定龍, 周巍, 高強俊, 黃青松 申請人:溧陽市裕達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撥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殼體,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互連接并構成Y字型;曲柄,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曲柄的一端連接于轉軸;驅動裝置,其一端通過第一銷軸連接于支座,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連接于曲柄的另一端;以及翻板,固定于所述轉軸上,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曲柄帶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翻板轉動至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處以封閉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定龍,高強俊,黃青松,周巍,
申請(專利權)人:溧陽市裕達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