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石渣漿過濾工藝及其自清洗過濾器。過濾器由多個并聯且結構相同的過濾單元組成,各單元共用一個進口總管(2)和出口總管(1),兩者之間有壓差計接口(4-1)、(4-2),各過濾單元的主體為濾筒(5),濾筒內有濾芯組件(6),濾筒上部有出口管(1-1),濾筒下部通過三通(2-3)分別接進口管(2-2)和排污管(3),進口管和排污管上分別裝有閥門(2-1)、(3-1),其特征在于濾芯組件(6)上部通過輔助管(6-1)連接管板(6-3),輔助管下接濾芯(6-2),濾芯的濾網孔隙100μm~800μm。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大孔隙的篩網(100μm~800μm),結合過濾運行壓差調控(5KPa~300KPa)的設計,控制電石渣漿中小顆粒(60μm)的含量,實現準確地控制電石渣漿顆粒度和含固量的雙重指標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石法制乙炔中廢渣的處理技術,特別是一種電石渣漿過濾工藝 及自清洗過濾器。
技術介紹
國內電石法生產乙炔必然產生附屬工業廢物電石渣漿,電石渣漿目前主要有兩條 消化途徑一是將電石渣漿脫水后形成干渣作為水泥等建材的生產原料;二是將電石渣漿 過濾凈化后替代碳酸鈣作為電廠脫硫系統的脫硫劑使用。電石渣漿中固體顆粒的成分很復 雜,除氫氧化鈣、氧化鈣外,還含有碳渣、硅鐵、矽鐵等各類固體顆粒,其顆粒度大小從幾微 米到十幾毫米都有分布。而電石渣漿作為脫硫劑使用時,大于100微米的固體顆粒對電廠 脫硫系統的管道和脫硫劑循環系統會產生磨損、堵塞等不良后果,因此,電石渣漿必須通過 凈化將有害的大顆粒摘除才能符合電廠的脫硫使用要求。電石渣漿的凈化目的是將渣漿中對脫硫系統有害的固體顆粒盡量摘除干凈,同時 又要保證電石渣漿的總體含固量。理想的渣漿凈化指標為,總含固量》15%;顆粒度240 目篩網過篩率彡90%。而目前用于電石渣漿凈化分離的設備只有旋流分離器和壓濾機。旋流分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工藝介質中各種顆粒比重的區別,在旋流的作用下 重質顆粒向旋流器下端移動,從排污口排除,最終脫離工藝介質;輕質顆粒隨著工藝介質向 旋流器上端移動與工藝介質一起從旋流器出口流出,實現工藝介質中輕重顆粒的分離。但 是,旋流分離器用于電石渣漿中大顆粒分離的效果非常不好,具體表現在1、工作效率低, 電石渣漿中氫氧化鈣和氧化鈣顆粒的粒度雖然很小,但塑性和集聚性很強,小顆粒粘附在 重質大顆粒上面需要大量的電石渣漿攜帶才能順利從旋流器排污口排出,其工作效率最多 能達到60-70%。2、大顆粒分離效果不理想,電石渣漿中含有較大量的碳質顆粒,這些顆粒 的比重與氫氧化鈣和氧化鈣顆粒非常接近,旋流分離器無法將其從電石渣漿中有效分離出 來,且因為電石渣漿呈厚漿狀,粒度在100-800微米的金屬質顆粒也無法進行有效分離,經 旋流分離器處理后的電石渣漿的固體顆粒度指標240目篩網過篩率<70%,與要求的過篩 率指標相差數倍。壓濾機的工作原理是用工業濾布作為電石渣漿中顆粒的攔截材料,在外加壓力的 作用下,將電石渣漿中粒度大于濾布孔隙的固體顆粒攔截。壓濾機雖然可以很好地將電石 渣漿中的固體顆粒有效攔截,但工業濾布為了承受壓濾機工作時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必須 將濾布織得很厚實以滿足工作所需的強度,這樣一來,濾布的孔隙就非常小,一般只有幾微 米至十幾微米。電石渣漿經過壓濾機處理后的液體中總含固量通常<0. 5%,遠遠達不到總含 固量15%的指標要求。最終,壓濾機只能成為電石渣漿脫水的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控制流體介質凈化過程中顆 粒度和濾液含固量雙重指標的電石渣漿過濾工藝;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上述工藝的自清洗過濾器。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按照下述方案實現一種電石渣漿過濾工藝,其工藝流程分為過濾、形成濾餅、反洗再生、排污四個過程,其中1)過濾過程由多個并聯的相同結構的過濾單元完成,每個單元單獨在線反洗,反洗液 取自其它過濾單元的濾液;2)過濾濾網孔隙100μ m 800 μ m,過濾單元進出口壓差控制在5KPa 300Kpa,濾液 指標控制在總含固量彡15%,顆粒度240目篩網過篩率彡90% ;一種電石渣漿自清洗過濾器,由多個并聯且結構相同的過濾單元組成,各單元共 用一個進口總管和出口總管,兩者之間有壓差計接口,各過濾單元的主體為濾筒,濾筒內有 濾芯組件,濾筒上部有出口管,濾筒下部通過三通分別接進口管和排污管,進口管和排污 管上分別裝有閥門,濾芯組件上部通過輔助管接有管板,輔助管下接濾芯,濾芯的濾網孔隙 ΙΟΟμ800μ ο本專利技術自清洗過濾器工作時,電石渣漿由外向里通過過濾組件,由濾芯的外表面 將渣漿中需要摘除的顆粒雜物阻隔,通過濾芯的電石渣漿經過濾器出口流出。隨著濾芯上 截留的顆粒聚集物增多,過濾器進、出口總管之間的差壓逐漸增大,當此差壓達到某一設定 值時,過濾器進入反沖洗工作狀態。沖洗液(濾液)反向流動穿過濾芯,將過濾器元件的外表 面上堆積的固體顆粒沖洗脫離濾芯,由排污口排出。本專利技術采用大孔隙的篩網(100 μ πΓ800 μ m),結合過濾運行壓差調控 (5KPa^300KPa)的設計,控制電石渣漿中小顆粒(60 μ m)的含量,實現準確地控制電石渣漿 顆粒度和含固量的雙重指標要求。與旋流分離器利用物料中顆粒物比重差分離顆粒以及傳 統的過濾器(機)純粹依靠網眼大小(濾布疏密)來濾除物料中顆粒的思路和處理效果完全 不同。本專利技術濾芯組件采用輔助管設計用于形成壓縮氣體和儲存反洗用電石渣漿,利用 壓縮氣體膨脹速度快的特點,先將附著在濾芯表面的濾餅先行剝離濾芯,再由濾芯內部的 渣漿液反向穿過篩網孔隙,達到濾芯再生的目的。傳統過濾設備針對電石渣漿這種高含固量、顆粒積聚性強的液體一般都是采用離 線反沖洗達到濾芯再生的目的,有些設備為了消除濾芯上固體顆粒的累積,采取外接壓縮 空氣的方式進行氣體輔助反洗,增強反洗液對濾芯表面顆粒的沖刷清洗效果。而本專利技術過 濾器的濾芯組件在不需要外接壓縮空氣的前提下,可以達到氣體輔助反洗的效果,徹底在 線清潔濾芯。本專利技術利用其它濾筒過濾的濾液由內向外對過濾器濾芯進行反向沖洗,無需離線 也無需外加反洗液,在達到再生濾芯目的的同時,不影響生產的連續進行。常規過濾器在進 行反洗設計時往往是采用一開一備方式,即,同樣的過濾設備安裝兩套,一套工作一套反洗 或備用以滿足M小時在線的使用要求。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自清洗過濾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示意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示意圖(局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針對電石渣漿中顆粒塑性和集聚性很強的特點,要滿足精確控制顆粒度和 濾液含固量的雙向指標要求,且要實現大流量、連續在線、低人工工作量的工作要求,重點 是解決精確過濾、在線反洗再生、自動排污(■)幾個關鍵問題。設備總體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工藝流程分為過濾——形成濾餅——反洗再生一一排污四個過程。設備采用 金屬材質制作成的濾芯,通過調整濾芯的精度對電石渣漿中需要摘除的固體顆粒進行有效 攔截,對渣漿中需要保留的固體顆粒放行,確保電石渣漿顆粒度和含固量的指標要求;具體 操作參數是過濾濾網孔隙100 μ m 800 μ m,過濾單元進出口壓差控制在5KPa 300Kpa, 濾液指標控制在總含固量> 15%,顆粒度240目篩網過篩率> 90%。本專利技術在具體實施時,整套設備采用PLC智能控制閥門及所有工作流程,無需人 工參與,設備可連續在線工作,自動反沖洗時也無需添加其它輔助流體。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自清洗過濾器由多個并聯且結構相同的過濾單元組 成,各單元共用一個進口總管(2)和出口總管(1),兩者之間有壓差計接口(4-1)、(4-2),各 過濾單元的主體為濾筒(5),濾筒內有濾芯組件(6),濾筒上部有出口管(1-1),濾筒下部通 過三通(2-3)分別接進口管(2-2)和排污管(3),進口管和排污管上分別裝有閥門(2-1)、 (3-1),濾芯組件(6)上部通過輔助管(6-1)連接管板(6-3),輔助管下接濾芯(6-2),濾芯的 濾網孔隙IOOym 800μπι。整個過濾單元通過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石渣漿過濾工藝,其工藝流程分為過濾、形成濾餅、反洗再生、排污四個過程,其特征在于:1) 過濾過程由多個并聯的相同結構的過濾單元完成,每個單元單獨在線反洗,反洗液取自其它過濾單元的濾液;2) 過濾濾網孔隙100μm~800μm,過濾單元進出口壓差控制在5KPa~300Kpa,濾液指標控制在:總含固量≥15%,顆粒度:240目篩網過篩率≥9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郁春,
申請(專利權)人:肖郁春,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64[中國|寧夏]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