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軟性排線、壓板及金屬外殼,其中絕緣本體設有一承載臺,承載臺上方設有一強化壁,強化壁與承載臺之間形成一貫穿通道,貫穿通道的前方開口可供對方連接器嵌合之用,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可供軟性排線插入之用。軟性排線設置于絕緣本體的承載臺上,壓板安裝于絕緣本體上且將軟性排線固定于壓板與承載臺之間,壓板的凸出部可插設于后方開口中,以將軟性排線固定于壓板的凸出部與承載臺之間,金屬外殼安裝于絕緣本體上。(*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有關于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緊密固持軟性排線以及增 加與對方連接器接觸結合穩定性的連接器。
技術介紹
由于液晶顯示器和系統主機之間的訊號通訊量,非常的龐大且頻率非常高,所以 目前架設在液晶顯示器接口與系統主機板接口之間的高頻訊號傳輸系統,是采用具有超高 速、低功耗及低電磁輻射特性的低壓差分信號(LVDQ接收器作為液晶顯示器接口的訊號 傳輸接口。一般使用在這種LVDS訊號傳輸接口中的公端連接器,其結構包括有絕緣本體、二 金屬彈片、軟性排線以及金屬外殼,其中絕緣本體具有一長矩形的基部,基部的兩長邊分別 設有對接部以及承載部,基部的兩短邊各設有一包括有按壓部及容置槽的鎖定機構。軟性 排線設置于對接部與承載部上,二金屬彈片分別安裝于基部的兩短邊的容置槽內,金屬外 殼蓋設于絕緣本體上,其中此金屬外殼是整個覆蓋于鎖定機構的容置槽上,如此可將二金 屬彈片完全限位于鎖定機構的容置槽內,以防止二金屬彈片受到按壓部的牽動而從容置槽 內跳脫出來。然而,此種連接器是利用膠帶將軟性排線貼設于對接部與承載部上,由于膠帶的 結合力強度的限制,容易發生軟性排線受外力拉扯而產生脫落的問題。另外,此種連接器在 與對方連接器接觸結合時,僅靠單邊的對接部插入于對方連接器的凹槽內,也容易有接觸 結合穩定性不足的問題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傳統連接器在固持軟性排線的結構設計上,由于結合 力不足所導致的容易產生脫落的問題,以及習知連接器在與對方連接器接觸結合時,單邊 結構設計的對接部在插入于對方連接器的凹槽內時,也容易產生接觸結合不穩定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其中該絕緣本 體設有一承載臺以及位于該承載臺兩側的定位部,該承載臺的前端設有一對接部,該承載 臺的后端設有一承載部,該承載臺的上方設有一強化壁,該強化壁與該承載臺之間形成一 貫穿通道,該貫穿通道的前方開口是可供一對方連接器嵌合之用,該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 是可供一軟性排線插入之用;一軟性排線,設置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上,其中該軟性排 線的導電接點是穿過該貫穿通道并設置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前端的該對接部上;一壓 板,安裝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上,其中該壓板是將該軟性排線固定于該壓板與該承載 臺之間,且該壓板前端設有一凸出部,該凸出部是可插設于該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中,以將 該軟性排線固定于該壓板前端的該凸出部與該承載臺后端的該承載部之間;以及一金屬外 殼,安裝于該絕緣本體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更包括二金屬彈片,分別安裝于該絕緣本體兩側的該定位部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外殼包括一上金屬殼 以及一下金屬殼,該上金屬殼安裝于該壓板上,該下金屬殼安裝于該承載臺之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上金屬殼設有一彈片,該下 金屬殼設有一接觸片,該定位部上設有一孔洞,該彈片與該接觸片插入該孔洞內并且互相 搭接形成電性導通。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壓板后端設有一基部,該基 部是凸出于該承載臺后端的該承載部外,該下金屬殼設有一接地彈片,該接地彈片是可將 該軟性排線頂抵于該基部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的高 度大小實質等于該凸出部的高度加上該軟性排線的高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貫穿通道的前方開口的大 小與后方開口的大小實質相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強化壁鄰近于后方開口的 壁厚大于鄰近于前方開口的壁厚。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強化壁的長度小于該承載 臺的長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該強化壁兩側連接于該定位 部,該定位部的內側緣設有一嵌合槽,該壓板的兩側邊緣各設有一嵌合部,該嵌合部可嵌合 于嵌合槽中。與傳統技術相比本技術所提供連接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所提 供連接器,其是在絕緣本體上形成一貫穿通道,利用貫穿通道的前方開口來作為與對方連 接器嵌合之用,如此可增加對接部與對方連接器之間接觸結合的穩定性,并且利用貫穿通 道的后方開口以及壓板的凸出部來固定軟性排線,如此設計可穩定固持軟性排線于絕緣本 體上。與習知連接器相比,本技術的連接器的結構設計可同時有效解決軟性排線容易 脫落以及與對方連接器接觸結合不穩定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連接器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連接器沿AA線段的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2中的壓板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2中的絕緣本體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絕緣本體沿BB線段的剖面示意圖。以上各圖當中的附圖標記的含義是1 連接器2 絕緣本體21 貫穿通道212 前方開口214后方開口22承載臺222對接部224承載部24定位部240嵌合槽26孔洞28強化壁3金屬彈片4軟性排線42導電接點5壓板52凸出部54嵌合部56基部6金屬外殼62上金屬殼622彈片64下金屬殼642接觸片644接地彈片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6,本技術的連接器1包含絕緣本體2、二金屬彈片3、軟性排 線4、壓板5及金屬外殼6,其中絕緣本體2設有一承載臺22以及位于承載臺22兩側的定 位部M,承載臺22的前端設有一對接部222,承載臺22的后端設有一承載部224,承載臺 22的上方設有一強化壁觀,強化壁觀的兩側是連接于定位部M,且強化壁觀與承載臺22 之間形成一貫穿通道21,貫穿通道21的前方開口 212是形成可供對方連接器嵌合之用的對 接口,貫穿通道21的后方開口 214是形成可供軟性排線4插入之用的插入口。承載臺22 以及位于承載臺22兩側的定位部M是形成類似一π字形的結構,且位于承載臺22上方的 強化壁觀的長度Ll小于承載臺22的長度L2,以使承載臺22前端的對接部222以及承載 臺22后端的承載部2Μ外露于強化壁觀而不被阻擋,如此有利于設置軟性排線4以及將 軟性排線4的導電接點42設置于對接部222上。二金屬彈片3分別安裝于絕緣本體2兩側的定位部M上,軟性排線4設置于絕緣 本體2的承載臺22上,其中軟性排線4的一側端上設有復數個導電接點42,軟性排線4的 導電接點42是穿過貫穿通道21并設置于絕緣本體2的承載臺22前端的對接部222上。壓 板5安裝于絕緣本體2的承載臺22上,其中壓板5是將軟性排線4固定于壓板5與承載臺 22之間,且壓板5前端設有一凸出部52,此凸出部52是可插設于貫穿通道21的后方開口 214中,以將軟性排線4固定于壓板5前端的凸出部52與承載臺22后端的承載部2Μ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貫穿通道21的后方開口 214的高度大小實質等于凸出部52的高度加 上軟性排線4的高度,且貫穿通道21的前方開口 212的大小與后方開口 214的大小實質相 同,以利于射出成形此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部M的內側緣設有一嵌合槽對0,壓板5的兩側邊緣各設有 一嵌合部M,嵌合部M是可嵌合于嵌合槽240中,以將壓板5安裝固定于絕緣本體2的承 載臺22上。由于壓板5前端的凸出部52與軟性排線4是共同插入后方開口 214中,且壓 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絕緣本體,其中該絕緣本體設有一承載臺以及位于該承載臺兩側的定位部,該承載臺的前端設有一對接部,該承載臺的后端設有一承載部,該承載臺的上方設有一強化壁,該強化壁與該承載臺之間形成一貫穿通道,該貫穿通道的前方開口是可供一對方連接器嵌合之用,該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是可供一軟性排線插入之用; 一軟性排線,設置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上,其中該軟性排線的導電接點是穿過該貫穿通道并設置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前端的該對接部上; 一壓板,安裝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承載臺上,該壓板是將該軟性排線固定于該壓板與該承載臺之間,且該壓板前端設有一凸出部,該凸出部是可插設于該貫穿通道的后方開口中,以將該軟性排線固定于該壓板前端的該凸出部與該承載臺后端的該承載部之間;以及一金屬外殼,安裝于該絕緣本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志杰,韋冠仰,蔡旺昆,
申請(專利權)人:達昌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禾昌興業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