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包括接箍、外管工廠端、外管用戶端,在外管工廠端內和外管用戶端內都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在管體內管工廠端和管體內管用戶端之間設有管端內管,管端內管的一端與管體內管用戶端密封地焊接成一體,另一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通過密封對接結構連接,在管端內管與管體內管工廠端、外管工廠端、接箍、管體內管用戶端和外管用戶端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端隔熱腔。在管端隔熱腔內設有隔熱套,在管體內管工廠端、管端內管和管體內管用戶端之間形成密封結構,它既能減少接箍連接處的熱量傳導、對流和輻射作用,既降低了此處的熱量損失,又能提高此處的密封性能,還可防止在高溫下接箍處易腐蝕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稠油熱采的隔熱油管接頭連接結構,尤其涉及真空隔熱油管 接頭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粘度高、比重大的原油稱稠油。稠油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而顯著改變,試驗表明,對 稠油而言,若溫度增加8 9°C,其粘度可減少一半。因此,對稠油的開采、輸送,多采用熱 力降低其粘度;向地下的稠油層注入蒸汽,是目前石油行業開采稠油的主要技術措施,俗稱 “稠油熱采的蒸汽吞吐法”或“蒸汽驅使法”。在向地下注入高溫 350°C )蒸汽時,為了減少其熱量的損失、降低熱采成 本,目前通常采用以隔熱油管(SY/T53M-94)構成的管柱,其接頭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所 述隔熱油管由外管2、管體內管3及接箍1組成,管體內管3的長度比外管2的長度略小, 管體內管3兩端經擴口后密封地焊接在外管2的內壁上,且管體內管3和外管2同軸,外管 2的兩端均設有管錐螺紋;在出廠時,在隔熱油管外管2 —端的外螺紋都擰接有接箍1,人 們通常將出廠時隔熱油管外管2擰有接箍1的一端稱為工廠端,另一端則稱為用戶端。在 實際使用過程中,隔熱油管外管2與接箍1的連接如圖1所示,一根隔熱油管的外管工廠端 21旋接在接箍1的左端螺紋孔中,另一根隔熱油管的外管用戶端22旋接在接箍1右端螺 紋孔中,如此首尾相連,形成隔熱油管的管柱。由于在每一根隔熱油管中,管體內管3和外 管2之間形成了管體隔熱腔4,且對其內進行了抽真空處理、并設置多重隔熱結構,這樣,當 向隔熱油管內通入蒸汽時,熱量從隔熱油管的管體隔熱腔4所在段流失的熱量損耗量就很 小,但在隔熱油管未被管體隔熱腔4覆蓋處,由于在外管工廠端21、外管用戶端22與接箍1 的連接處未設置任何的隔熱結構,且接箍1連接處的外管2與管體內管3 二者的內徑相差 較大,當蒸汽經過接箍1的連接處時,蒸汽會呈紊流狀,因此,在接箍1連接處是隔熱油管熱 量散失的重點部位。在現有技術中,由于隔熱油管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在通入高溫蒸氣過程中,其 螺紋連接處因受高溫作用而會出現泄漏問題;同時,接箍1連接處的高溫,會加劇接箍在 Cl_、CO2井況下的腐蝕。要進一步降低隔熱油管管柱的熱量損耗,重點是降低隔熱油管在接箍連接處的熱 量散失,應在接箍與外管連接處設置隔熱結構,同時解決好此處的密封問題;這樣,既能有 效降低注入蒸汽在隔熱油管接箍連接處的熱量損耗,又有助于解決其因高溫而產生的接箍 處易泄漏和易被cr、CO2腐蝕等缺陷。出于上述目的,申請人在申請號為201010513674. 3中公開了一種隔熱油管的接 頭連接結構,它既能降低隔熱油管接箍連接處的熱量損耗,又確保此處的密封性能,還能消 除因高溫而產生的接箍處易被cr、CO2腐蝕的缺陷。其技術要點是在管體內管工廠端和管體內管用戶端之間設有管端內管,管端內 管由左管端內管和右管端內管組成,左管端內管的左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經焊接固定成一體,右管端內管的右端與管體內管用戶端經焊接固定成一體,左管端內管和右管端內管之 間形成密封連接結構,在管端內管與管體內管工廠端、外管工廠端、接箍、管體內管用戶端 和外管用戶端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端隔熱腔,以此降低熱量損失,要想進一步降低熱損, 可在封閉的管端隔熱腔中增設隔熱套。由于在隔熱油管螺紋上扣扭矩的作用下,管端內管中左管端內管與右管端內管的 密封端面會產生過盈效應,可確保左右管端內管對接處的密封性能;這種結構既能減少此 處熱量的傳導、對流和輻射作用,能降低了接箍連接處的熱量損失,又有助于解決螺紋接頭 處泄漏和接箍易腐蝕等問題,它是目前最為理想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申請人經過認真研 究,又設計出一種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其隔熱和密封功能與申 請號為201010513674. 3所述方案相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它既能降低 隔熱油管接箍連接處的熱量損耗,又確保此處的密封性能,還能消除因高溫而產生的接箍 處被Cl_、CO2腐蝕的缺陷。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包括接箍、與接箍左端螺紋 連接的外管工廠端、與接箍右端螺紋連接的外管用戶端,在外管工廠端內密封地焊接有管 體內管工廠端,在外管用戶端內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用戶端,在管體內管工廠端和管體 內管用戶端之間設有管端內管,其特征是管端內管用戶端與管體內管用戶端密封地焊接 成一體,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通過密封對接結構連接,在管端內管與管體內 管工廠端、外管工廠端、接箍、管體內管用戶端和外管用戶端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端隔熱 腔。進一步,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為在管體內管 工廠端設有對接止口,管端內管工廠端套裝在管體內管工廠端的對接止口中,二者間的配 合長度為5 10毫米,二者端面過盈對接,徑向為過渡配合。進一步,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為在管體內管 工廠設有對接止口,管端內管工廠端套裝在管體內管工廠端的對接止口中,二者端面過盈 對接,徑向為過盈配合。進一步,管端內管用戶端的外徑大于管端內管工廠端的外徑。進一步,在所述封閉的管端隔熱腔內設有隔熱套。更進一步,所述隔熱套由陶瓷纖維制成,在隔熱套的外圓和內孔壁上均覆蓋有鋁箔。進一步,在接箍與外管工廠端的螺紋連接端或接箍與外管用戶端的螺紋連接端設 有扭距臺肩,扭距臺肩的尺寸小于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之間的最大端面過盈量。更進一步,在接箍與外管用戶端的螺紋連接端設有扭距臺肩。由于在接箍連接處增設了整體式管端內管,管端內管用戶端與管體內管用戶端通 過密封焊接方式連為一體,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通過端面過盈配合結構對接,這樣在接箍與管端內管、管體內管工廠端、外管工廠端、管體內管用戶端、外管用戶端之 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端隔熱腔,改善了此處的隔熱條件;當熱蒸汽流過接箍連接處時,熱蒸 汽只能與管端內管接觸,不會與外管工廠端、接箍和外管用戶端接觸,從而能大幅度降低蒸 汽在接箍連接處以傳導方式產生的熱量散失。若在管端隔熱腔內增設隔熱套,并在隔熱套 的外圓和內孔壁上均覆蓋有鋁箔,則能更好地減少此處以對流和輻射方式而產生的熱量損 耗。這種單端焊接式管端內管結構的密封性能也得到保證,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 廠端端面的過盈對接密封形成了第一道密封,管端內管工廠端與管體內管工廠端外圓與內 孔的過盈配合形成了第二道密封,接箍與外管工廠端和外管用戶端之間形成第三道密封。 因此,這種連接結構不僅能大幅度降低接箍連接處的熱量損失,而且解決了接箍連接處的 接頭螺紋泄漏和接箍易腐蝕等問題。在接箍與外管的螺紋連接端設置的扭距臺肩,其作用 是確保外管旋入接箍內精確上扣,通過旋接扭矩值是否出現拐點來幫助操作者判斷上扣是 否正確,從而保證管端內管與管體內管之間實現可靠的對接密封。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隔熱油管(SY/T53M-94)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API SPEC 5CT在管螺紋連接中增設密封圈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且在用戶端設有扭距臺肩,在管端隔熱腔中未 設置隔熱套;圖4為在圖3中管端隔熱腔中增設隔熱套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接箍、管端內管、外管工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包括接箍(1)、與接箍(1)左端螺紋連接的外管工廠端(21)、與接箍(1)右端螺紋連接的外管用戶端(22),在外管工廠端(21)內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工廠端(31),在外管用戶端(22)內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用戶端(32),在管體內管工廠端(31)和管體內管用戶端(32)之間設有管端內管(5),其特征是:管端內管用戶端(52)與管體內管用戶端(32)密封地焊接成一體,管端內管工廠端(51)與管體內管工廠端(31)通過密封對接結構連接,在管端內管(5)與管體內管工廠端(31)、外管工廠端(21)、接箍(1)、管體內管用戶端(32)和外管用戶端(22)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端隔熱腔(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包括接箍(1)、與接箍(1)左端 螺紋連接的外管工廠端(21)、與接箍(1)右端螺紋連接的外管用戶端(22),在外管工廠端 (21)內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工廠端(31),在外管用戶端0 內密封地焊接有管體內管 用戶端(32),在管體內管工廠端(31)和管體內管用戶端(3 之間設有管端內管(5),其特 征是管端內管用戶端(5 與管體內管用戶端(3 密封地焊接成一體,管端內管工廠端 (51)與管體內管工廠端(31)通過密封對接結構連接,在管端內管(5)與管體內管工廠端 (31)、外管工廠端(21)、接箍(1)、管體內管用戶端(32)和外管用戶端(22)之間形成一個 封閉的管端隔熱腔(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端內管用戶端焊接固定的隔熱油管連接結構,其特征是管 端內管工廠端(51)與管體內管工廠端(31)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為在管體內管工廠端 (31)設有對接止口,管端內管工廠端(51)套裝在管體內管工廠端(31)的對接止口中,二者 端面過盈對接,徑向為過渡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家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常寶鋼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