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捆扎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繩扣連接件一端與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繩扣連接件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有卡槽A、防滑齒和通孔,所述通孔的邊沿置有卡槽B。所述卡槽A和卡槽B槽寬同向漸縮,卡槽A和卡槽B一端寬度大于彈力繩直徑,另一端寬度小于彈力繩直徑。所述防滑齒兩側相向設置,且呈倒鉤狀態斜置,所述防滑齒的齒尖之間的寬度小于彈力繩的直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要將彈力繩尾端穿過繩扣連接件的通孔,往卡槽A方向抽緊即可,松手后彈力繩由于卡槽B、防滑齒和卡槽A的存在,抽緊后不能回縮,因此捆扎被捆物的彈力繩仍牢固地捆扎被捆物,不致松開。(*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捆扎工具,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圓形彈力繩 的繩扣連接件。
技術介紹
目前廣泛用于捆扎的彈力繩,大多是繩的兩端都帶掛鉤,捆扎后通過兩個掛鉤相 互鉤掛來固定彈力繩。但是,由于彈力繩長度一定,而被捆物個體大小差異很大,往往出現 以下情況若彈力繩繞被捆物多繞一圈,則彈力繩不夠長,兩個掛鉤無法相互鉤掛;彈力繩 少繞被捆物一圈,彈力繩又顯得太長,兩個掛鉤相互鉤掛后,彈力繩松垮,不能牢固地緊緊 捆扎被捆物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圓形彈力繩的繩 扣連接件,在彈力繩長度一定的情況下,不論被捆物大小如何,都能牢固地緊緊捆扎被捆物 體。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 包括圓形彈力繩和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繩扣連接件一端與所述彈力繩的一端固 定連接,繩扣連接件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有卡槽A、防滑齒和通孔,所述通孔的邊 沿置有卡槽B,所述卡槽A和所述卡槽B同向。所述卡槽A和卡槽B槽寬同向漸縮,卡槽A和卡槽B —端寬度大于彈力繩直徑,另 一端寬度小于彈力繩直徑。所述防滑齒兩側相向設置,且呈倒鉤狀態斜置,所述防滑齒的齒尖之間的寬度小 于彈力繩的直徑。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彈力繩長度一定的情況下,不論被捆物大小如何,只 要將彈力繩尾端穿過繩扣連接件的通孔,往卡槽A方向抽緊嵌入即可,松手后彈力繩由于 卡槽B、防滑齒和卡槽A的存在,抽緊后不能回縮,因此捆扎被捆物體的彈力繩仍牢固地捆 扎被捆物,不致松開。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1-圓形彈力繩;2-繩扣連接件;3-通孔;4-卡槽B ;5-防滑齒;6_卡槽A ; 7-被捆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由圖示可見,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包 括圓形彈力繩1和繩扣連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繩扣連接件2 —端與所述彈力繩1的端 部固定連接,繩扣連接件2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有卡槽A6、防滑齒5和通孔3,所 述通孔3的邊沿置有卡槽B4,所述卡槽A6和所述卡槽B4同向。所述通孔3的直徑大于彈力繩1的直徑。所述卡槽A6和卡槽B4的槽寬同向漸縮,卡槽A6和卡槽B4 —端寬度大于彈力繩 1直徑,另一端寬度小于彈力繩1直徑。所述防滑齒5兩側相向設置,且呈倒鉤狀態斜置,所述防滑齒5的齒尖之間的寬度 小于彈力繩1的直徑。繩扣連接件2和圓形彈力繩1可用鉚接方式固定連接。圖2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技術使用時,先用彈力 繩1捆扎被捆物7,然后將彈力繩1的尾端穿過繩扣連接件2上的通孔3,拉伸彈力繩1至 合適的松緊度后,將彈力繩1依次嵌入卡槽B4、相向設置的防滑齒5之間和所述卡槽A6,松 開彈力繩1后,由于所述卡槽A6和卡槽B4 —端的寬度小于彈力繩1的直徑、兩側相向設置 的防滑齒5齒尖呈倒鉤狀態斜置,且相互之間的寬度小于彈力繩1的直徑,所以彈力繩1抽 緊后被固定卡緊不能回縮松開,仍牢固地捆扎被捆物,使用很方便。權利要求1.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包括圓形彈力繩和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繩扣連接件一端與所述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繩扣連接件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 有卡槽A、防滑齒和通孔,所述通孔的邊沿置有卡槽B,所述卡槽A和所述卡槽B同向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A和卡 槽B槽寬同向漸縮,卡槽A和卡槽B —端寬度大于彈力繩直徑,另一端寬度小于彈力繩直 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齒兩側 相向設置,且呈倒鉤狀態斜置,所述防滑齒的齒尖之間的寬度小于彈力繩的直徑。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捆扎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繩扣連接件一端與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繩扣連接件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有卡槽A、防滑齒和通孔,所述通孔的邊沿置有卡槽B。所述卡槽A和卡槽B槽寬同向漸縮,卡槽A和卡槽B一端寬度大于彈力繩直徑,另一端寬度小于彈力繩直徑。所述防滑齒兩側相向設置,且呈倒鉤狀態斜置,所述防滑齒的齒尖之間的寬度小于彈力繩的直徑。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要將彈力繩尾端穿過繩扣連接件的通孔,往卡槽A方向抽緊即可,松手后彈力繩由于卡槽B、防滑齒和卡槽A的存在,抽緊后不能回縮,因此捆扎被捆物的彈力繩仍牢固地捆扎被捆物,不致松開。文檔編號B65D63/16GK201932496SQ20102069539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專利技術者李濤, 王志忠 申請人:上海漢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圓形彈力繩的繩扣連接件,包括圓形彈力繩和繩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繩扣連接件一端與所述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繩扣連接件的另一端端部由外向內依次置有卡槽A、防滑齒和通孔,所述通孔的邊沿置有卡槽B,所述卡槽A和所述卡槽B同向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濤,王志忠,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漢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