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扭腰機,它包括底座、扭腰盤,所述的底座上設有控制開關,底座內安裝有電機和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轉動軸同軸線,且轉動軸的下端與底座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個撥銷,所述撥銷的軸線偏離轉動軸的軸線,且撥銷的上端與扭腰盤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一個減速齒輪,所述的減速齒輪與傳動齒輪嚙合。該扭腰機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且扭腰盤轉動平穩、順暢。(*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健身保健器械,具體講是一種扭腰機。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的日益重視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健身保健器材的使用日益廣泛,特別是具有料理、保健、健美的扭腰機更受人們喜愛。傳統的扭腰機一般由機架、扶手和轉盤組成,轉盤可旋轉的安裝在機架上,鍛煉者站在轉盤上,手扶扶手,通過自己腰部的扭動來達到扭腰的目的,該結構的扭腰機一般體積較大,適合公園或廣場使用。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體積小、適合家庭使用的扭腰機,其結構一般包括底座、扭腰盤,所述的底座內設有電機、主動凸輪軸和三個從動凸輪軸,所述的電機帶動主動凸輪軸轉動,主動凸輪軸的轉動帶動三個從動凸輪軸轉動,從而使扭腰盤轉動。該結構的扭腰機通過扭腰盤的轉動帶動腰部的動作,加強改善腰腹部的微循環,舒減腰腹部的疲勞, 達到腰腹部保健的功能。但該結構的扭腰盤通過主動凸輪軸的轉動帶動三個從動凸輪軸轉動時一致性較差,扭腰盤轉動不平穩,不順暢,容易產生轉動停滯或者轉動死角等現象,影響鍛煉者的扭腰鍛煉;而且該結構的扭腰盤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 生產成本低,且扭腰盤轉動平穩、順暢的扭腰機。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扭腰機它包括底座、扭腰盤,所述的底座上設有控制開關,底座內安裝有電機和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轉動軸同軸線,且轉動軸的下端與底座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個撥銷,所述撥銷的軸線偏離轉動軸的軸線,且撥銷的上端與扭腰盤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一個減速齒輪,所述的減速齒輪與傳動齒輪嚙合。采用以上結構后,本技術扭腰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該扭腰機底座內的電機通過減速齒輪帶動傳動齒輪轉動,從而使傳動齒輪頂部的撥銷帶動扭腰盤轉動,鍛煉者坐在扭腰盤上,可以通過底座上的控制開關自行調節扭腰盤的轉速和正反轉方向,扭腰盤在旋轉機構的帶動下可做360度的旋轉運動,從而使鍛煉者坐在扭腰盤上達到最佳、最舒適的模式,使腰腹部得到改善和保健的作用;該結構的扭腰機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且扭腰盤轉動平穩、順暢。作為一種改進,上述扭腰機還包括設置在底座頂部的曲軸,所述曲軸的下端與底座頂部可轉動連接,曲軸的上端與扭腰盤的底壁可轉動連接。在扭腰盤轉動的同時帶動曲軸轉動,該曲軸主要起支撐作用,使扭腰機的結構更加穩定,承重更強。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支撐柱,所述每個支撐柱的頂部設有一個環形內凹,所述的環形內凹與支撐柱同軸線,所述每個環形內凹內設有一個球形滾動體,所述球形滾動體的直徑尺寸大于環形內凹的徑向寬度尺寸,所述扭腰盤底壁上也設有與球形滾動體相配合且一一對應的多個環形內凹。該底座的內壁上的支撐柱起支撐扭腰盤的作用,扭腰盤的轉動帶動球形滾動體沿支撐柱頂部的環形內凹轉動,這樣可以減少扭腰盤與支撐柱頂部接觸的轉動阻力,從而使扭腰盤轉動更加平穩、順暢。作為優選,所述轉動軸的下端通過上、下兩個第一球軸承與底座內壁可轉動連接。 該第一球軸承可以使轉動軸轉動平穩、流暢,不會出現轉動停滯或者轉動死角等現象。作為優選,所述撥銷的上端與扭腰盤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是指所述撥銷的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二球軸承,且扭腰盤的底壁上設有容置第二球軸承外圈的內凹,所述第二球軸承下方的撥銷上連接有與扭腰盤的底壁固定連接的擋板。作為優選,所述曲軸的下端通過第三球軸承與底座頂部可轉動連接,曲軸的上端通過第四球軸承與扭腰盤的底壁可轉動連接,該第三球軸承和第四球軸承可以使轉動軸及扭腰盤轉動平穩、流暢。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裝有防滑墊。該防滑墊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即使將扭腰機放置在較光滑的地板上,扭腰機在工作時也不易移動。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扭腰機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扭腰機的底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扭腰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扭腰機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底座,2、扭腰盤,3、控制按鈕,4、防滑墊,5、傳動齒輪,6、撥銷,7、第二球軸承,8、 曲軸,9、第四球軸承,10、第三球軸承,11、電機,12、減速齒輪,13、轉動軸,14、第一球軸承; 15、擋板,16、支撐柱,17、環形內凹,18、球形滾動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扭腰機,它包括底座1、扭腰盤2,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控制開關3,底座1內安裝有電機11和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轉動軸 13,所述轉動軸13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傳動齒輪5,所述傳動齒輪5與轉動軸13同軸線,且轉動軸13的下端與底座1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5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個撥銷6,所述撥銷6的軸線偏離轉動軸13的軸線,且撥銷6的上端與扭腰盤2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一個減速齒輪12,所述的減速齒輪12與傳動齒輪5嚙合。它還包括設置在底座頂部的曲軸8,所述曲軸8的下端與底座1頂部可轉動連接, 曲軸8的上端與扭腰盤2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底座1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支撐柱16,所述每個支撐柱16的頂部設有一個環形內凹17,所述的環形內凹17與支撐柱16同軸線,所述每個環形內凹17內設有一個球形滾動體18,所述球形滾動體18的直徑尺寸大于環形內凹17的徑向寬度尺寸,所述扭腰盤2底壁上也設有與球形滾動體18相配合且一一對應的多個環形內凹。所述的多個均勻分布的支撐柱16為四個均勻分布的支撐柱16 ;所述的球形滾動體18為滾動鋼珠。所述轉動軸13的下端與底座1內壁可轉動連接,是指所述轉動軸13的下端通過第一球軸承14與底座1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球軸承14為兩個第一球軸承14。所述撥銷6的上端與扭腰盤2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是指所述撥銷6的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二球軸承7,且扭腰盤2的底壁上設有容置第二球軸承7外圈的內凹,所述第二球軸承7下方的撥銷6上連接有與扭腰盤2的底壁固定連接的擋板15。所述曲軸8的下端通過第三球軸承10與底座1頂部可轉動連接,曲軸8的上端通過第四球軸承9與扭腰盤2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裝有防滑墊4。權利要求1.一種扭腰機,它包括底座(1)、扭腰盤O),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控制開關(3),底座(1)內安裝有電機(11)和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轉動軸(13),所述轉動軸(1 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傳動齒輪(5),所述傳動齒輪( 與轉動軸(1 同軸線, 且轉動軸(1 的下端與底座(1)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5)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個撥銷(6),所述撥銷(6)的軸線偏離轉動軸(13)的軸線,且撥銷(6)的上端與扭腰盤(2) 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一個減速齒輪(12),所述的減速齒輪(12) 與傳動齒輪(5)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機,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置在底座頂部的曲軸(8), 所述曲軸(8)的下端與底座(1)頂部可轉動連接,曲軸(8)的上端與扭腰盤O)的底壁可轉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扭腰機,它包括底座(1)、扭腰盤(2),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控制開關(3),底座(1)內安裝有電機(11)和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轉動軸(13),所述轉動軸(13)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傳動齒輪(5),所述傳動齒輪(5)與轉動軸(13)同軸線,且轉動軸(13)的下端與底座(1)內壁可轉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5)的頂部固定連接一個撥銷(6),所述撥銷(6)的軸線偏離轉動軸(13)的軸線,且撥銷(6)的上端與扭腰盤(2)的底壁可轉動連接;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一個減速齒輪(12),所述的減速齒輪(12)與傳動齒輪(5)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元,
申請(專利權)人:李志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