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腳架,包括支腳及云臺轉座,所述支架及云臺轉座之間設置有一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一套管、一橡膠圈,所述套管的上端部與所述云臺轉座連接,所述支腳的上端部連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橡膠圈套裝在所述支腳上并位于所述套管下端部內側,所述橡膠圈的外壁厚度由其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由于進一步的加裝了對支腳的預緊裝置,避免了三腳架在收起過程中支腳相對于云臺轉座螺紋連接的松動,使得三腳架更容易收起;大大的減少了支腳與云臺轉座的摩擦,能夠提高三腳架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照相機、攝像機的配件,具體涉及一種三腳架。
技術介紹
三腳架是專業攝影、攝像所必須的裝備,將照相機、攝像機置于三腳架上,可有效防止抖動,準確定位方向,用以提升圖像或影響的成像效果。三角架通常由云臺轉座以及連接在云臺轉座下部的三個支腳組成,支腳的上端部與云臺轉座通過螺紋連接固定,當三腳架在收起過程中,拿起一個支腳,由于另兩個支腳的作用,使被拿起的支腳與云臺轉座發生相對轉動,容易造成該支腳與云臺轉座連接松動,甚至于有些時候,轉動量過大時,會使得云臺轉座從該被拿起的支腳上脫落,摔壞云臺轉座; 另外,僅僅通過螺栓連接的支腳和云臺轉座,其牢固性較差,并且由于長時間的摩擦損傷, 嚴重影響了三腳架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三腳架,能夠有效防止在收起過程中云臺轉座與支腳的松動,并且提高了三腳架的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三腳架,包括支腳及云臺轉座,所述支架及云臺轉座之間設置有一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一套管、一橡膠圈,所述套管的上端部與所述云臺轉座連接,所述支腳的上端部連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橡膠圈套裝在所述支腳上并位于所述套管下端部內側,所述橡膠圈的外壁厚度由其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所述連接總成還包括有安裝在橡膠圈外部的旋套組件,所述旋套組件包括卡裝在所述橡膠圈外圍的旋套管、以及套裝在所述旋套管外部的旋套膠圈。所述橡膠圈的外壁設置有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凹槽,所述旋套管內壁設置有一與其軸向垂直并嵌裝在所述凹槽內的凸棱。所述橡膠圈上沿其軸向設置有多個鏤空槽。所述套管分別與所述云臺轉座及支腳螺紋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進一步的加裝了對支腳的預緊裝置,避免了三腳架在收起過程中支腳相對于云臺轉座螺紋連接的松動,使得三腳架更容易收起;2、大大的減少了支腳與云臺轉座的摩擦,能夠提高三腳架的使用壽命;3、采用了本技術三腳架的鏈接總成將可以提高三腳架的支架與鏈接轉座的固定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三腳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三腳架的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2所示,為本技術的一種三腳架,其包括鉸鏈連接在云臺底部的云臺轉座2、以及支腳1,支腳1與云臺轉座2通過一連接總成3連接。上述連接總成3包括套管31、橡膠圈32,套管31的上端部穿插在云臺轉座2下部的孔21內,并且與該孔21的孔壁通過螺紋旋緊連接,支腳1的上端部設置有一凸臺11,該凸臺11由下向上插裝在套管31內,并與套管31的內壁中間部位通過螺紋旋緊連接,由此, 初步的實現了支腳1與云臺轉座2的連接。橡膠圈32套設在支腳1的上端部外圍,并位于套管31的內側,橡膠圈32主體呈圓臺狀,其外壁的厚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也就是說,橡膠圈32與套管31的軸向間距縮小時,套管31對橡膠圈32的擠壓力越大,并且為了能夠增大該擠壓趨勢,沿橡膠圈31的軸向在其上開設有多個鏤空槽322。為了便于操作,在上述橡膠圈外部安裝有一旋套組件,其包括一旋套管33及一旋套膠圈34,旋套管33套在橡膠圈32的下端部外圍,并位于套管31的外圍,其內壁設置有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凸棱331,在橡膠圈32的外圍設置有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凹槽321,當橡膠圈32與旋套管33匹配安裝時,凸棱331嵌裝于凹槽321內,由此限定了橡膠圈32與旋套管33沿軸向的相對活動;在旋套管33的外部,還套接有一外部刻有防滑紋的旋套膠圈。上述三腳架在使用時,套管31分別與云臺轉座2及支腳1螺接,此外,還可以通過旋轉旋套管33來進一步緊固連接云臺轉座2和支腳1,具體的是,將旋套管33向上旋鈕,橡膠圈32沿軸向向上運動,由于其與套管31有效接觸部分的壁厚不斷增大,套管31對橡膠圈32實施的壓迫力也就不斷增加,繼而,也就增加了對支腳1形成的預緊力。上述的鏈接總成結構是可實現三腳架可拆卸其中一只支腳作為單支腳架或者其他組合形式三腳架。本技術中,還可以將上述橡膠圈反向安裝,也就是壁厚較大的一端朝上,旋套管的旋轉方向也就需要相應的改變。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三腳架,包括支腳及云臺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及云臺轉座之間設置有一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一套管、一橡膠圈,所述套管的上端部與所述云臺轉座連接,所述支腳的上端部連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橡膠圈套裝在所述支腳上并位于所述套管下端部內側,所述橡膠圈的外壁厚度由其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總成還包括有安裝在橡膠圈外部的旋套組件,所述旋套組件包括卡裝在所述橡膠圈外圍的旋套管、以及套裝在所述旋套管外部的旋套膠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圈的外壁設置有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凹槽,所述旋套管內壁設置有一與其軸向垂直并嵌裝在所述凹槽內的凸棱。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圈上沿其軸向設置有多個鏤空槽。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分別于所述云臺轉座及支腳螺紋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三腳架,包括支腳及云臺轉座,所述支架及云臺轉座之間設置有一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一套管、一橡膠圈,所述套管的上端部與所述云臺轉座連接,所述支腳的上端部連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橡膠圈套裝在所述支腳上并位于所述套管下端部內側,所述橡膠圈的外壁厚度由其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由于進一步的加裝了對支腳的預緊裝置,避免了三腳架在收起過程中支腳相對于云臺轉座螺紋連接的松動,使得三腳架更容易收起;大大的減少了支腳與云臺轉座的摩擦,能夠提高三腳架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F16M11/16GK202041756SQ20112015149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2日專利技術者肖紅 申請人:肖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三腳架,包括支腳及云臺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及云臺轉座之間設置有一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一套管、一橡膠圈,所述套管的上端部與所述云臺轉座連接,所述支腳的上端部連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橡膠圈套裝在所述支腳上并位于所述套管下端部內側,所述橡膠圈的外壁厚度由其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紅,
申請(專利權)人:肖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