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瀝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廢舊橡膠粉為改性原料,先在60~80℃的溫度范圍內將芳烴油組分溶入非道路瀝青或標準道路瀝青之中,再在180~220℃溫度內將廢舊橡膠粉溶入其中,調合成混合瀝青原料,最后將混合瀝青原料加熱至300℃以上,并通過連續減壓蒸餾法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得到瀝青再生劑及瀝青成品。本發明專利技術改性生產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藝簡潔,成本經濟,不額外添加助劑,對環境無影響,且采用多級變溫動態溶解過程,使得廢橡膠組分在瀝青原料中充分溶解,穩定性好,不再層析。特別地,該生產方法無需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機或研磨機等復雜高耗能特別設備,生產規模容易放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煉油及石油化工領域,尤其涉及利用廢舊輪胎橡膠粉生產浙青及浙青改性的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目前,廢膠粉改性浙青的研究、開發、推廣受到廣泛重視。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廢舊橡膠污染對環境保護造成的壓力,全世界每年僅廢棄的輪胎就有約8億條之多,加之其它廢棄的橡膠材料數量巨大,對環境污染嚴重;另一方面則是目前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道路浙青成本高;再者廢舊橡膠粉改性浙青路面具備抗滑性能優良、耐磨損、安全系數高、交通噪聲低、經濟投入較少、吸收光線以緩減強光刺眼等優勢。利用廢舊橡膠替代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劑可以降低改性浙青的成本,同時又可有效解決廢舊橡膠對環境的污染。目前關于廢舊橡膠粉改性浙青國內外都有很多研究。廢膠粉通過在高溫狀態下與基質浙青拌和、溶脹,經高速剪切機剪切研磨變細后,膠粉在浙青中得以充分溶脹,才能充分發揮膠粉對基質浙青的改善作用。但一個重要問題是,廢膠粉改性浙青的傳統方法中廢膠粉大劑量的加入使得廢膠粉在浙青膠粉中的分散不均勻,提高廢膠粉改性浙青體系的穩定性是本領域一個長期的研究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 針對傳統浙青生產中存在的缺陷提出解決方案。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廢舊橡膠粉為改性原料,先在60 80°C 的溫度范圍內將芳烴油組分溶入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之中,調合成第一混合浙青原料,再在180 220°C溫度內將廢舊橡膠粉溶入第一混合浙青原料之中,調合成第二混合浙青原料,最后將第二混合浙青原料加熱至300°C以上,并通過連續減壓蒸餾法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得到浙青再生劑及作為道路浙青的浙青成品。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混合浙青原料按質量配比含有20 70%的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30 85%的芳烴油類組分、5 50%的廢舊橡膠粉。進一步地,所述非道路浙青為200 #浙青或環烷基原油渣油等。進一步地,所述芳烴油組分至少為芳烴油,橡膠油或油漿中的一種。并且油漿含有利于改善廢舊橡膠粉在浙青中分散性和穩定性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劑粉末。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實施的突出效果為該工藝原料易得,工藝簡潔,成本經濟,不額外添加助劑,對環境無影響,且采用多級變溫動態溶解過程,使得廢橡膠組分在浙青原料中充分溶解,穩定性好,不再層析。特別地, 該生產方法無需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機或研磨機等復雜高耗能特別設備,是的規模生產易放大。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利用廢舊輪胎橡膠進行浙青改性生產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催化油漿資源,接著催化油漿聯產燃料油、芳烴油和浙青的工藝進一步延伸,利用芳烴油的特殊性質,將大量廢棄的輪胎橡膠作為浙青改性的主要原料,對現有各種標準浙青或非道路浙青進行改性生產,制得符合各種道路建設要求的該品質浙青。這種改性生產方法的開發成功,為石化產業中浙青的規模化、高性能制造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案。如圖1所示,是本專利技術利用廢舊輪胎橡膠進行浙青改性生產的工藝流程圖。從圖示可見本專利技術的改性生產方法以廢舊輪胎橡膠粉為改性所用的主要原料,先在60 80°C 的溫度范圍內將芳烴油組分溶入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之中,調合成第一混合浙青原料,再在180 220°C溫度內將廢舊橡膠粉溶入第一混合浙青原料之中,調合成第二混合浙青原料,最后將第二混合浙青原料加熱至300°C以上,并通過連續減壓蒸餾法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得到浙青再生劑及作為道路浙青的浙青成品。其中混合浙青原料按質量配比含有20 70%的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30 85%的芳烴油及5 50%的廢舊橡膠粉, 該非道路浙青中的一種為200 #浙青,也可以是其它牌號的浙青基質。其質量配比選擇在有限的范圍內具體由浙青改性的成品性質要求決定。其具體生成工藝如圖所示200#浙青通過船運到廠,經泵輸入原料儲罐儲存,芳烴油、外購油漿或橡膠油經車運進廠,按合適比例混合輸入到原料儲罐,在溫度60 80°C 范圍內循環調合至粘度到30 60mm2/S (100°C )的混合浙青原料A ;混合浙青原料A輸送到立式或臥式混合罐,在180 220°C溫度下,與按合適比例加入廢輪胎橡膠粉混合均勻成混合浙青原料B ;混合浙青原料B經泵進入加熱爐加熱至300°C,加熱后的物料進入減壓分溜塔進行減壓分離,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浙青再生劑、廢輪胎橡膠粉改性浙青產品后進入成品儲罐儲存。以下從一組主要性能參數的對比數據,來參考理解本專利技術改性方法給浙青帶來的變化分析項目改性前改性后質量指標針入度 25°C 100g5sl/10mm65. 1362. 860 80軟化點°c4346. 8>46延度(15°C) cm>120130>100蠟含量%1. 3<2. 2閃點°c267>260密度(15°C)g/cm31.1261實測薄膜烘箱試驗(163°C,5h)質量變化%-0. 27-0. 09%<±0. 8殘留針入度比(25°C )%39. 763>61通過以上數據對比及改性后相對質量指標的差距可見,本專利技術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所具有的幾大突出效果。 1、這種生產工藝,原料易得,工藝簡潔,成本經濟,不額外添加助劑,對環境無影響;2、這種生產工藝在有高含量高沸點芳烴組分存在的條件下,采用多級變溫動態溶解過程,使得廢橡膠組分充分在浙青原料中充分溶解,穩定性好,不再層析;3、這種生產工藝橡膠高分子添加量較多,可達到15 30%,有效地改善了原有浙青的質量,經過小樣測試、產品符合改性浙青及浙青再生劑的要求;4、這種工藝不需要高速剪切乳化機或研磨機等復雜高耗能特別設備。規模化生產易放大;5、有效地將200#浙青(非道路浙青)及油漿中重組分轉化成高性能的改性道路浙青。其它企業進行改性利用的是標準道路浙青;6、混合油漿中的催化劑粉末組分有效地改善了高分子橡膠組分在浙青中的分散性和穩定性。權利要求1.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廢舊橡膠粉為改性原料,先在60 80°C的溫度范圍內將芳烴油組分溶入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之中,調合成第一混合浙青原料,再在180 220°C溫度內將廢舊橡膠粉溶入第一混合浙青原料之中,調合成第二混合浙青原料,最后將第二混合浙青原料加熱至300°C以上,并通過連續減壓蒸餾法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得到浙青再生劑及作為道路浙青的浙青成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浙青原料按質量配比含有20 70%的非道路浙青或標準道路浙青、30 85%的芳烴油類組分、 5 50%的廢舊橡膠粉。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道路浙青為200 #浙青或環烷基原油渣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烴油組分至少為芳烴油,橡膠油或油漿中的一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浙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漿含有利于改善廢舊橡膠粉在浙青中分散性和穩定性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劑粉末。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揭示了,其特征在于采用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瀝青的改性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廢舊橡膠粉為改性原料,先在60~80℃的溫度范圍內將芳烴油組分溶入非道路瀝青或標準道路瀝青之中,調合成第一混合瀝青原料,再在180~220℃溫度內將廢舊橡膠粉溶入第一混合瀝青原料之中,調合成第二混合瀝青原料,最后將第二混合瀝青原料加熱至300℃以上,并通過連續減壓蒸餾法分離出燃料油、芳烴油,得到瀝青再生劑及作為道路瀝青的瀝青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岳亭,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園區大華石油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