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械制造
,特別涉及種。
技術介紹
在機械加工中,常規車床普遍使用三爪或四爪卡盤將工件與車床主軸連接成體, 實現同步轉動,再通過刀具與工件產生的相對運動去達到切削工件的目的。當遇壁度較薄、孔徑較大,對內、外徑同心度要求較高的錐形工件,采用三爪或四爪卡盤進行常規裝夾操作時,需經兩次掉頭裝夾,因此導致工件的接刀處有接刀痕跡、工件被夾變形、加工面被夾傷,并且難以確保工件內、外徑的同軸度,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綜上所述的裝夾切削方法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無接刀痕跡、工件無變形、無夾傷,外觀光潔,內、外徑同軸度高的。本專利技術的,它先將鍛件制成表面粗糙度 <Ra3.2,內錐大、小頭<10 1的錐形孔件。取外錐度與錐形孔件的內錐度致的錐形芯棒, 將錐形芯棒尾端與設置有螺旋孔的卸料螺母螺紋連接,錐形芯棒尾端設置的內螺紋與車床主軸孔上設置的螺紋拉桿連接,錐形芯棒首端與鎖緊螺栓螺紋連接,再將錐形孔件通過其內孔錐度經錐形芯棒首端至尾端定心裝夾,鎖緊壓板通過鎖緊螺栓卡上,用鎖緊螺母旋緊鎖緊螺栓,致使錐形孔件緊固。然后再通過編程切削由錐形孔件的小孔端向大孔端移動,即制成成型錐形孔件。本專利技術的,其裝夾快捷,無需打表校正,加工工件外觀光潔、無接刀痕跡、無變形無夾傷,內、外徑同軸度高,生產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系本專利技術的錐形孔件內錐精車后的剖視圖;圖2,系本專利技術的鎖緊、卸料部件與錐形孔件、錐形芯棒組合狀態的剖視圖;圖3,系本專利技術的成型錐形孔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上述附圖實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步敘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摩擦式自鎖裝夾切削錐形孔件的方法,它先將鍛件制成表面粗糙度≤Ra3.2,內錐大、小頭<10∶1的錐形孔件(1),其特征在于取外錐度與錐形孔件(1)的內錐度致的錐形芯棒(2),將錐形芯棒(2)尾端與設置有螺旋孔(6)的卸料螺母(7)螺紋連接,錐形芯棒(2)尾端設置的內螺紋(8)與車床主軸孔上設置的螺紋拉桿連接,錐形芯棒(2)首端與鎖緊螺栓(3)螺紋連接,再將錐形孔件(1)通過其內孔錐度經錐形芯棒(2)首端至尾端定心裝夾,鎖緊壓板(5)通過鎖緊螺栓(3)卡上,用鎖緊螺母(4)旋緊鎖緊螺栓(3),使錐形孔件(1)緊固,然后通過編程切削由錐形孔件(1)的小孔端向大孔端移動,即制成成型的錐形孔件(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東海,吳連根,李永剛,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航天新力鑄鍛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