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墻板模具,用于注塑生產內墻或外墻用的墻板,注塑機上設置有公模框、母模框,該模具包括分別可拆卸安裝在公模框內、母模框內的公模模組、母模模組,公模模組中包括三塊能夠相對公模板移動的動模塊,以形成墻板上的拼接部及卡扣,脫模時,要使得三個動模塊先脫離,然后才能順利脫模,母模模組的表面為墻板表面成型面。在生產不同款式的墻板時,只需更換公模框及母模框內對應的公模模組和母模模組,簡便快捷,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公模模組中包括有可以相對滑動的第一動模塊、第二動模塊及第三動模塊,用于形成拼接部和卡扣,便于脫模;澆注孔位于公模板上,注塑痕跡留在產品的背面,不破壞產品的美觀性。(*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模具,特別是,一種用于制作墻體內用或者外用的裝飾墻板的墻板模具。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房屋裝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墻板是房屋裝修中不可或缺的,人們對墻板的質量有著高要求的同時,對于其樣式的新穎性也有高要求, 而且要求其易安裝、結構穩定;傳統模具大都是整套模具與墻板的款式一一對應,不僅成本高,而且更換過程費時費力,不能夠滿足現在的高速高效的生產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裝飾墻板用的墻板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墻板模具,其安裝在注塑機上使用,所述的注塑機上安裝有相對設置的公模框和母模框、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一對上下導軌、一對第一左右導軌、一對第二左右導軌及用于脫模的頂出裝置,所述的頂出裝置包括多根能夠自由移動的頂桿,該墻板模具用于生產墻體內用或外用的墻板,所述的墻板包括墻板本體,所述的墻板本體的端部具有拼接部、一側邊具有若干個裝訂孔、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卡緊在相鄰的所述的墻板本體的側邊部的卡扣,所述的墻板本體的背面具有若干個沿垂直于背表面方向設置的抵柱,該墻板模具包括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框中的公模模組及與所述的公模模組相適配的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的母模框中的母模模組,所述的公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所述的注塑機上的公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板的上方或者下方的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的端部的拼接部的第一動模塊、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板的左側或者右側的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的側部的卡扣的動模組,所述的母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所述的注塑機上的母模板,所述的母模板與所述的公模板相對設置,所述的母模板的表面為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本體表面圖樣的成型面,所述的公模板、母模板與所述的第一動模塊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拼接部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的公模板、母模板與所述的動模組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卡扣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的公模板與所述的母模板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本體的第三成型腔,所述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的第二成型腔與所述的第三成型腔之間相互連通形成墻板成型腔,所述的墻板成型腔與所述的注塑機上的澆注系統相連通。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動模塊上靠近所述的公模板的一端具有多個向所述的公模板所在的方向延伸的凸舌,每個所述的凸舌與所述的公模板及所述的母模板之間構成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的第一動模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上下導軌相匹配的一對第一導軌槽,這一對所述的第一導軌槽之間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的第一油缸的活塞桿的第一工字槽。優選地,所述的動模組包括分別由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驅動其左右移動的第二動模塊和第三動模塊,所述的第二動模塊的一側部向所述的公模板延伸設置有多個凸頭,對應的所述的公模板的側部上設置有與這些所述的凸頭相匹配的凹部,每個所述的凸頭與對應的凹部之間形成所述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的第二動模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左右導軌相匹配的一對第二導軌槽,這一對所述的第二導軌槽之間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的第二油缸的活塞桿的第二工字槽;所述的第三動模塊的一側部向所述的公模板延伸設置有多個所述的凸頭,對應的所述的公模板的側部上設置有與這些所述的凸頭相匹配的凹部,每個所述的凸頭與對應的凹部之間也形成所述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的第二動模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左右導軌相匹配的一對第三導軌槽,這一對所述的第二導軌槽之間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的第三油缸的活塞桿的第三工字槽。優選地,所述的公模板上垂直于表面的方向上開設有若干個供所述的頂桿穿過的通孑L。優選地,所述的公模板上開設有若干個澆注孔。優選地,所述的公模板上具有若干個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本體的背面的抵柱的抵柱成型孔。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母模板的成型面的形狀呈文化石狀、堆砌石狀、自然石狀或仿古石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生產不同款式的墻板時,只需更換注塑機上的公模框及母模框內對應的公模模組和母模模組即可,簡便快捷,降低了制作成本,縮短了制作周期;公模模組中包括有可以相對滑動的第一動模塊、第二動模塊及第三動模塊,用于形成拼接部和卡扣,便于脫模;澆注孔位于公模板上,而成型表面在母模板上,注塑痕跡留在產品的背面,不破壞產品的美觀性。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公模模組安裝在公模框中的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母模模組安裝在母模框中的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母模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公模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第一動模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附圖5中的第一動模塊的側視示意圖;附圖7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動模組中的第二動模塊或第三動模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8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第二動模塊或第三動模塊的側視示意圖;附圖9為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的第二動模塊或第三動模塊的俯視示意圖。附圖中1、公模框;2、母模框;3、第一油缸;4、第二油缸;5、第三油缸;6、第一導軌槽;7、第二導軌槽;8、第三導軌槽;9、公模板;10、第一動模塊;11、第二動模塊;12、第三動模塊;13、母模板;14、澆注孔;15、通孔;16、抵柱成型孔;17、成型面;18、凸舌;19、凸頭; 20、第一工字槽;21第二工字槽;22、第三工字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以下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墻板模具用于注塑機上進行生產內墻或外墻用的墻板,注塑機上安裝有相對設置的能夠相互靠近的公模框1和母模框2、第一油缸3、第二油缸4、第三油缸5、 一對上下導軌、一對第一左右導軌、一對第二左右導軌及用于脫模的頂出裝置,頂出裝置包括多根能夠自由移動的頂桿,墻板包括墻板本體,墻板本體的端部具有拼接部、一側邊具有若干個裝訂孔、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卡緊在相鄰的墻板本體的側邊部的卡扣, 墻板本體的背面具有若干個沿垂直于背表面方向設置的抵柱。該墻板模具包括可拆卸安裝在公模框1內的公模模組(如附圖1所示)、可拆卸安裝在母模框2內的母模模組(如附圖2所示),公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注塑機上的公模板 9、設置在公模板9的上方或者下方的用于形成墻板的端部的拼接部的第一動模塊10、設置在公模板9的左側或者右側的用于形成墻板的側部的卡扣的動模組,母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注塑機上的母模板13,母模板13與公模板9相對設置,母模板13的表面為用于形成墻板本體表面圖樣的成型面17,公模板9、母模板13與第一動模塊10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拼接部的第一成型腔,公模板9、母模板13與動模組之間具有用于形成卡扣的第二成型腔,公模板9與母模板13之間具有用于形成墻板本體的第三成型腔,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與第三成型腔之間相互連通形成墻板成型腔,墻板成型腔與注塑機上的澆注系統相連通。如附圖3與附圖4所示,母模板13的表面為成型面17,該成型面17呈凹陷的文化石狀、凹陷的堆砌石狀、凹陷的自然石狀或者凹陷的仿古石狀,附圖3只示出了具有仿古石狀成型面17的母模板13的示意圖;公模板9的表面為與母模板13表面的成型面17的圖樣相匹配的圖樣,公模板9上垂直于板面設置有多個澆注孔14,這些澆注孔14將成型腔與注塑機上的澆注系統之間相連通,公模板9上垂直于表面的方向上開設有若干個供頂桿穿過的通孔15,公模板9上具有若干個用于形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墻板模具,其安裝在注塑機上使用,所述的注塑機上安裝有相對設置的公模框和母模框、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一對上下導軌、一對第一左右導軌、一對第二左右導軌及用于脫模的頂出裝置,所述的頂出裝置包括多根能夠自由移動的頂桿,該墻板模具用于生產墻體內用或外用的墻板,所述的墻板包括墻板本體,所述的墻板本體的端部具有拼接部、一側邊具有若干個裝訂孔、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卡緊在相鄰的所述的墻板本體的側邊部的卡扣,所述的墻板本體的背面具有若干個沿垂直于背表面方向設置的抵柱,該墻板模具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框中的公模模組及與所述的公模模組相適配的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的母模框中的母模模組,所述的公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所述的注塑機上的公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板的上方或者下方的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的端部的拼接部的第一動模塊、設置在所述的公模板的左側或者右側的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的側部的卡扣的動模組,所述的母模模組包括豎直安裝在所述的注塑機上的母模板,所述的母模板與所述的公模板相對設置,所述的母模板的表面為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本體表面圖樣的成型面,所述的公模板、母模板與所述的第一動模塊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拼接部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的公模板、母模板與所述的動模組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卡扣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的公模板與所述的母模板之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的墻板本體的第三成型腔,所述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的第二成型腔與所述的第三成型腔之間相互連通形成墻板成型腔,所述的墻板成型腔與所述的注塑機上的澆注系統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歡慶,李旭鵬,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輝達塑模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