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的自適應龍門框架,包括左右立柱和左右滑座,左右兩個滑座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右邊的立柱和滑座剛性固定連接;左邊的立柱和滑座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該托板與其上方的立柱剛性固定連接,與其下方的滑座形成橫向滑動配合;左滑座的外側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托板的外端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工作時,龍門框架整體應力達到一定值時,油缸自動卸荷,以此保證龍門的正常運行,不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廉,調試安裝方便,減小了機床的制造難度和安裝調試難度。(*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龍門框架,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上的龍門框架,特別是一種具有自適應能力的大型龍門框架。
技術介紹
龍門移動式機床多為大型、重型和超重型加工設備,機床上的龍門框架重量大且行程長。現有技術中,這類機床的龍門框架主要由左右立柱、頂梁和滑座剛性連接組成,左右立柱下方的滑座分別與床身兩邊的固定導軌滑動配合,框架整體支承在床身上,龍門框架沿床身導軌前后移動,實施對工件的加工。這種構造的龍門框架,要求床身兩邊導軌的平行度、龍門框架的整體剛性及其定位的精度都非常高,特別是高速度、高精度、高強度和超長行程的大型龍門移動式機床,其制造精度和安裝精度要求更高。其原因在于,在機床的安裝及運行中,環境溫度的變化和加工工件過程中機床自身溫度變化會引起龍門框架和床身導軌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形,這種變形必然影響機床加工精度,變形量過大時,會造成剛性連接件的損壞,嚴重時還會損壞機床,如不嚴格設計、制造、安裝和調試,上述后果則難以避免。而這種狀況在現有大型、重型龍門移動式機床上卻普遍存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應于高速度、高精度、高強度和超長行程大型龍門移動式機床的龍門框架,它能夠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及受力大小的變化,自行調整位置,保證機床的加工精度,從而減小機床的制造難度和安裝調試難度。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的自適應龍門框架,包括左右立柱和左右滑座,左右兩個滑座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其特征在于右邊的立柱和滑座剛性固定連接;左邊的立柱和滑座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該托板與其上方的立柱剛性固定連接,與其下方的滑座形成橫向滑動配合;左滑座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固定座,該固定座上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托板的外端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左滑座上端面有兩根橫向平行的導軌,所述托板的下端面與左滑座上的橫向導軌相配合。工作時,龍門框架整體沿床身導軌縱向移動。如果因為倆床身導軌的制造和安裝精度誤差以及工件加工中受力和溫度變化等因素使得龍門框架在橫向產生內應力,那么, 當該應力達到一定值時,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中的溢流閥將會自動被打開,進行卸荷;與此同時,左邊的立柱將在托板的引導下向外偏移一定距離,自動調整好位置。卸荷時龍門框架的結構剛性并不減弱,這樣既保證了龍門的正常運行,又不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本技術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廉,調試安裝方便,減小了機床的制造難度和安裝調試難度,為提高大型和重型龍門移動式機床的精度提供了一種保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向視圖。圖中1.右滑座,2.右立柱,3.頂梁,4.左立柱,5.托板,6.左滑座,7.固定座, 8.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9.導軌。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龍門框架的主體包括左右兩個立柱2、4和左右兩個滑座1、6以及剛性固定連接在左右兩個立柱上端的頂梁3,左右兩個滑座1、6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右立柱2和右滑座1剛性固定連接;左立柱4和左滑座6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5,托板5與其上方的左立柱4剛性連接,左滑座6上端面有兩根橫向平行的導軌9,托板5的下端面與左滑座6上的導軌9相配合,導軌9的延伸方向與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垂直;左滑座6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固定座7,固定座7上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8,托板5的外端與油缸8的活塞桿連接。上述“左”和“右”僅是針對龍門框架兩邊的相對位置而言,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可將上述的“左”統一改換為“右”,將“右”統一改換為“左”,并不改變本技術所述的構造。工作前,給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8充滿符合設計要求的壓力油。工作中,龍門框架整體沿床身的導軌縱向運動。由于左立柱4下面的托板5與左滑座6之間是滑動配合,托板5的外端與油缸8的活塞桿連接,因此,當龍門框架的橫向內應力變化達到設計要求的額定值時,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中的溢流閥就自動打開卸荷。此時,左立柱4將在托板5的引導下向外偏移一定距離,而左滑座6與床身導軌的配合依然如初,這樣就保證了龍門框架的正常運行,而且不會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權利要求1.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的自適應龍門框架,包括左右立柱和左右滑座,左右兩個滑座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其特征在于右邊的立柱(2)和滑座(1)剛性固定連接; 左邊的立柱⑷和滑座(6)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5),該托板(5)與其上方的立柱⑷剛性固定連接,與其下方的滑座(6)形成橫向滑動配合;左滑座(6)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固定座 (7),該固定座上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8),托板(5)的外端與油缸(8)的活塞桿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座(6)上端面有兩根橫向平行的導軌(9),所述托板(5)的下端面與左滑座上的橫向導軌(9)相配合。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的自適應龍門框架,包括左右立柱和左右滑座,左右兩個滑座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右邊的立柱和滑座剛性固定連接;左邊的立柱和滑座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該托板與其上方的立柱剛性固定連接,與其下方的滑座形成橫向滑動配合;左滑座的外側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托板的外端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工作時,龍門框架整體應力達到一定值時,油缸自動卸荷,以此保證龍門的正常運行,不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本技術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廉,調試安裝方便,減小了機床的制造難度和安裝調試難度。文檔編號B23Q1/01GK202162557SQ201120173328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4日專利技術者余清華, 孫正宏, 徐波, 方雄文, 朱坤, 樊柱, 田紅陽, 童國榮 申請人:漢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龍門移動式機床的自適應龍門框架,包括左右立柱和左右滑座,左右兩個滑座分別位于床身兩邊的縱向導軌上,其特征在于:右邊的立柱(2)和滑座(1)剛性固定連接;左邊的立柱(4)和滑座(6)之間安裝有一個托板(5),該托板(5)與其上方的立柱(4)剛性固定連接,與其下方的滑座(6)形成橫向滑動配合;左滑座(6)的外側延伸有一個固定座(7),該固定座上安裝有一個內循環平衡壓力油缸(8),托板(5)的外端與油缸(8)的活塞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童國榮,田紅陽,余清華,朱坤,方雄文,徐波,樊柱,孫正宏,
申請(專利權)人:漢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