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引導裝置,包括支撐件及兩引導件,該支撐件開設有滑槽,該兩引導件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每一引導件包括一第一卡擋部及自該第一卡擋部向外延伸的一引導部,每一引導件于該第一卡擋部與該滑槽的外側之間設有可相對該引導件滑動的一彈性元件。使用時,讓該兩引導件的引導部穿過并凸出于第一物體,容易識別,便于讓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分別抵接于該兩引導部,從而引導該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穿過該第一物體,可方便地將該第二物體安裝于該第一物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引導裝置。
技術介紹
主板的發熱元件通常利用散熱器來散熱。然而,主板設有眾多元件以及安裝孔,與散熱器的固定銷配合用于固定散熱器的安裝孔不易識別,給安裝散熱器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安裝的引導裝置。一種引導裝置,包括支撐件及兩引導件,該支撐件開設有滑槽,該兩引導件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每一引導件包括一第一卡擋部及自該第一卡擋部向外延伸的一引導部,每一引導件于該第一卡擋部與該滑槽的外側之間設有可相對該引導件滑動的一彈性元件。本專利技術的引導裝置利用兩引導部穿過并凸出于第一物體,容易識別,便于讓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分別抵接于該兩引導部,從而引導該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穿過該第一物體,可方便地將該第二物體安裝于該第一物體。附圖說明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II-II方向的剖視放大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一散熱器及一主板的立體配合圖圖4是圖3的IV方向的部分放大圖,其中,該散熱器已經安裝于該主板。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引導裝置1支撐件10滑槽12定位部122滑動部124引導件20導桿22第二卡擋部24第一卡擋部26引導部28固定孔282彈性元件30墊片40散熱器50固定銷52卡鉤54主板60通孔62發熱芯片6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照圖1、圖3及圖4,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1的較佳實施方式用于引導一長條形散熱器50的兩固定銷52分別通過一主板60的兩通孔62,以借助該兩固定銷52上的卡鉤M 卡固于對應通孔62邊緣而將該散熱器50固定于該主板60,為該主板60的發熱芯片64散熱。該引導裝置1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一支撐件10及兩引導件20。該支撐件10呈長條狀,其沿其長度方向開設一截面大致呈倒T形的滑槽12。該滑槽12包括截面尺寸較大的定位部122及截面尺寸較小的滑動部124。請參照圖2,每一引導件20包括一滑動地穿設于該支撐件10的滑槽12的滑動部 124的導桿22、設置于該導桿22 —端且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12的定位部122的第二卡擋部M及與該第二卡擋部M間隔地設置于該導桿22的第一卡擋部26。該導桿22于該第二卡擋部M與該第一卡擋部沈之間設置有可相對該導桿22滑動的一彈性元件30及一墊片 40。該墊片40的尺寸大于該支撐件10的滑動部124的尺寸。該墊片40貼靠于該滑槽12 的滑動部124的外側。該彈性元件30夾置于該第一卡擋部沈與該墊片40之間。該導桿 22于遠離該第二卡擋部M的另一相對端向外延伸一引導部觀,該引導部觀沿軸向開設有固定孔觀2。本實施方式中,該兩彈性元件30為兩圓柱螺旋壓縮彈簧。使用時,將該引導裝置1及該主板60固定于一工作平臺(圖未示),并讓該引導裝置1的兩引導件20的引導部觀分別穿過該主板60的兩通孔62,且該兩引導部觀凸出于該主板60上設有發熱芯片64的一側。讓該散熱器50的兩固定銷52的卡鉤M分別穿置于該兩引導部觀的固定孔282而抵接于該兩引導部觀。向該支撐件10的方向推動該兩固定銷52,迫使該兩引導件20相對該支撐件10運動,該兩引導件20的第二卡擋部M相對該支撐件10的滑槽12的定位部122滑動,同時該兩彈性元件30被壓縮,從而,該兩引導部 28脫出相應的通孔62。這樣,該兩固定銷52的卡鉤M發生彈性變形而分別穿過該主板60 的兩通孔62,并借助該兩固定銷52的卡鉤M彈性恢復而卡固于該主板60,即將該散熱器 50方便地固定于該主板60。此時,該散熱器50的底面緊貼該主板60的發熱芯片64,為該發熱芯片64散熱。這時,即可從工作平臺上撤離該引導裝置1,而該兩引導件20在相應彈性元件30的彈性恢復力作用下復位。由上可知,該引導裝置1的兩引導部觀分別穿設于該主板60的兩通孔62并凸出于該主板60的一側,容易識別,且可讓該散熱器50的兩固定銷52分別對準并穩固地穿置于該兩引導部觀的固定孔觀2,以便引導該兩固定銷52方便地穿過該主板60的兩通孔62, 將該散熱器50安裝于該主板60。另外,由于該兩引導件20可在該支撐件10的滑槽12內相對滑動,這樣,可對應不同主板的兩通孔之間的距離。4 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該兩彈性元件30可直接抵靠于該滑槽12的滑動部124的外側,也即,該兩彈性元件30分別位于該兩引導件20的第一卡擋部沈與該滑槽12的滑動部124的外側之間。這時,即可不設該兩墊片40。權利要求1.一種引導裝置,包括支撐件及兩引導件,該支撐件開設有滑槽,該兩引導件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每一引導件包括一第一卡擋部及自該第一卡擋部向外延伸的一引導部,每一引導件于該第一卡擋部與該滑槽的外側之間設有可相對該引導件滑動的一彈性元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滑槽包括截面尺寸較大的定位部及截面尺寸較小的滑動部,每一引導件還包括一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的滑動部的導桿及與該第一卡擋部間隔地設置于該導桿且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的定位部的第二卡擋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滑槽的截面大致呈倒T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件呈長條狀,該滑槽沿該支撐件的長度方向開設。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引導部沿軸向開設有固定孔。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兩彈性元件為兩螺旋彈簧。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墊片分別滑動地裝設于該兩引導件的導桿。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兩墊片位于該滑槽的滑動部的外側。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兩彈性元件分別夾置于該兩引導件的第一卡擋部與相應的墊片之間。全文摘要一種引導裝置,包括支撐件及兩引導件,該支撐件開設有滑槽,該兩引導件滑動地穿設于該滑槽,每一引導件包括一第一卡擋部及自該第一卡擋部向外延伸的一引導部,每一引導件于該第一卡擋部與該滑槽的外側之間設有可相對該引導件滑動的一彈性元件。使用時,讓該兩引導件的引導部穿過并凸出于第一物體,容易識別,便于讓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分別抵接于該兩引導部,從而引導該第二物體上的兩固定件穿過該第一物體,可方便地將該第二物體安裝于該第一物體。文檔編號H05K7/20GK102378529SQ201010248370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9日專利技術者葉振興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振興,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