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的鋼管支架和木模,所述鋼管支架和木模頂部鋪設有木方,所述木方上設有鋼承板,所述鋼承板包括鋼承板波峰和鋼承板波谷,所述每兩個鋼承板波谷之間設有一個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鋼承板于木模上,所述鋼承板兩側與木模接觸位置粘貼有厚雙面膠,所述鐵釘之間的距離為300-35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減少樓板下皮鋼筋,克服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受拉區產生的裂縫對結構造成的不利因素;帶肋鋼承板為永久結構的下板面,節省了常規天棚抹灰、刷涂料的工序;帶肋鋼承板在施工階段,替代平臺模板的鋪設,節約了模板使用量和支模工人的勞動,體現環保、節能的宗旨。(*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拼裝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受力需要雙層鋼筋來支撐,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受拉區產生的裂縫對結構造成的不利因素嚴重;常規天棚抹灰、刷涂料的工序必不可少;平臺模板的鋪設,浪費了模板使用量和支模工人的勞動。因此,急需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包括成型的鋼管支架和木模,所述鋼管支架和木模頂部鋪設有木方,所述木方上設有鋼承板,所述鋼承板包括鋼承板波峰和鋼承板波谷, 所述每兩個鋼承板波谷之間設有一個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鋼承板于木模上,所述鋼承板兩側與木模接觸位置粘貼有厚雙面膠。所述固定件之間的距離為300_350mm。本技術的優點是利用帶肋鋼承板共同參與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受力,減少樓板下皮鋼筋,克服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受拉區產生的裂縫對結構造成的不利因素。帶肋鋼承板為永久結構的下板面,節省了常規天棚抹灰、刷涂料的工序。帶肋鋼承板在施工階段,替代平臺模板的鋪設,節約了模板使用量和支模工人的勞動,體現環保、節能的宗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A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B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鋼管支架,2、木模,3、鋼承板,4、鋼承板波峰,5、鋼承板波谷,6、固定件,7、木方,8、厚雙面膠。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包括成型的鋼管支架1和木模2,所述鋼管支架1和木模2頂部鋪設有木方7,所述木方7上設有鋼承板3, 所述鋼承板3包括鋼承板波峰4和鋼承板波谷5,所述每兩個鋼承板波谷5之間設有一個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固定鋼承板3于木模2上,所述鋼承板3兩側與木模2接觸位置粘貼3有厚雙面膠8,所述固定件6之間的距離為300-350mm,利用帶肋鋼承板3共同參與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受力,減少樓板下皮鋼筋,克服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受拉區產生的裂縫對結構造成的不利因素;帶肋鋼承板3為永久結構的下板面,節省了常規天棚抹灰、刷涂料的工序;帶肋鋼承板3在施工階段,替代平臺模板的鋪設,節約了木模2使用量和支模工人的勞動,體現環保、節能的宗旨。組合拼裝步驟1、樓層上鋼管支架1和木方7已搭設完畢;2、根據鋼承板3鋪設詳圖,將對應編號的鋼承板3吊裝或人工搬運到相應的位置, 開始分區域鋪設;3、根據區域尺寸,從一側向另一側鋪設先鋪設只帶有一側的上扣槽的鋼承板3, 然后按順序鋪設,最后安裝下扣槽的鋼承板3 ;4、鋼承板3在定位后,即以長度相同的固定件6 (鐵釘或一吋長氣擊鋼釘),將鋼承板3固定在木模2,每二個鋼承板波谷5固定一處,固定點的最大平均間距350 mm ;鋼承板3 與鋼承板3側向搭接處,均須1000 mm間距有一處側向固定(采用焊接或W#自攻螺絲);5、鋼承板3和木模2交界處將鋼承板3搭設到木模2側邊,伸入模板15mm,用鐵釘6和木模2側邊的木方7固定;6、在木模2的側邊粘貼厚雙面膠8,以防漏漿;7、檢查鋼承板3的質量是否滿足要求,檢查鋼承板3的外面板鍍鋅層是否脫落,檢查鋼承板3是否扭曲等,對不合格的材料,采用退場后局部裁剪再用;8、鋪設完成后檢查鋼承板3表面的平整度及邊角的水平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的鋼管支架和木模,所述鋼管支架和木模頂部鋪設有木方,所述木方上設有鋼承板,所述鋼承板包括鋼承板波峰和鋼承板波谷,所述每兩個鋼承板波谷之間設有一個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鋼承板于木模上,所述鋼承板兩側與木模接觸位置粘貼有厚雙面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之間的距離為300-35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BP施工體系的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的鋼管支架和木模,所述鋼管支架和木模頂部鋪設有木方,所述木方上設有鋼承板,所述鋼承板包括鋼承板波峰和鋼承板波谷,所述每兩個鋼承板波谷之間設有一個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鋼承板于木模上,所述鋼承板兩側與木模接觸位置粘貼有厚雙面膠,所述鐵釘之間的距離為300-350mm。本技術的優點是減少樓板下皮鋼筋,克服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受拉區產生的裂縫對結構造成的不利因素;帶肋鋼承板為永久結構的下板面,節省了常規天棚抹灰、刷涂料的工序;帶肋鋼承板在施工階段,替代平臺模板的鋪設,節約了模板使用量和支模工人的勞動,體現環保、節能的宗旨。文檔編號E04G11/40GK202194373SQ201120302269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9日專利技術者劉照軍, 徐竹兵, 曹光中, 杜勇 申請人:江蘇南通三建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照軍,曹光中,杜勇,徐竹兵,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南通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