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脊椎矯正座墊,由一本體的一邊緣設有一頂靠部,在其兩側設有一對稱的第一置放部和一第二置放部,且在該本體另一邊緣設有一抵擋部,及在該頂靠部與該抵擋部間設有一凹槽,借此達到增加坐姿舒適感及防止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的目的。(*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脊椎矯正座墊,尤指一種能夠增加坐姿舒適感及防止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大的脊椎矯正座墊。
技術介紹
目前人們大部分工作時都待在辦公室里,久座在椅子上,只是當同一坐姿座久了, 會導致人們會不舒適,當不舒適時,人們便會變換坐姿,使坐在椅子上的人們感到舒適,但所變換的坐姿,若會造成姿勢不正確,而姿勢不正確會對人體的脊椎造成壓迫,當每次變換坐姿造成姿勢不正確,會使身體失去重心平衡,且無法久座易生疲勞,易導致脊椎受到影響進而衍生疾病,一旦有疾病衍生則需要就醫,對人們較為不便。因此,如何保持良好坐姿,需由一輔助工具提供人們在坐著的時候,能夠保持良好的坐姿,以使脊椎不會受到影響或壓迫。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脊椎矯正座墊,由一本體的邊緣設有一頂靠部, 在其兩側設有一對稱的第一置放部和一第二置放部,且再該本體另一邊緣設有一抵擋部, 及在該頂靠部與該抵擋部之間設有一凹槽,借助上述結構提供乘坐。本技術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種脊椎矯正座墊,借助該脊椎矯正座墊的結構, 增加坐姿舒適感及防止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的目的。為達成上述目的的技術手段在于在一本體一邊緣設有一頂靠部,并在該頂靠部的兩側設有一對稱的第一置放部和一第二置放部,且在該本體另一邊緣設有一抵擋部,及在該頂靠部與該抵擋部之間設有一凹槽。本技術借助本體一側邊緣的具有斜面的頂靠部,對使用者臀部內的骨盆進行支撐,及脊椎的尾椎提供固定支撐,讓使用者的脊椎能夠自然地挺直,使身體的重量能夠均勻得分布在本體上,再加上頂靠部兩側的供使用者的左右大腿置放的第一置放部和該第二置放部,從而改善使用者的坐姿姿勢,增加坐姿舒適感,能夠防止使用者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 為本技術脊椎矯正座墊的結構示意圖;圖2 為本技術脊椎矯正座墊的結構分解示意圖;以及圖3 為本技術脊椎矯正座墊的使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所示,本技術所提供的脊椎矯正座墊,在一本體11 一邊緣設有一頂靠部111,并在該頂靠部111的兩側設有一對稱的第一置放部112和一第二置放部113,且在該本體11另一邊緣設有一抵擋部114,及在該頂靠部111與該抵擋部114之間設有一凹槽115。該頂靠部111為自該本體11的邊緣向上延伸,再向該本體11的中心逐漸下降,以呈一傾斜狀;該抵擋部114為自該本體11另一邊緣突起后,再向該本體11中心下降,以呈一弧狀;該第一置放部112位于該頂靠部111的右側呈一右傾斜狀;該第二置放部113位于該頂靠部111的左側呈一左傾斜狀。請參閱圖2所示,本技術的脊椎矯正座墊還包括一旋轉結構12,其設在該本體11的下方處,用以提供該本體11能夠360度旋轉。該旋轉結構12由一底盤121、一轉珠盤122及一轉盤123所組成,而該底盤121、 該轉珠盤122及該轉盤123的中心部位分別設有一第一穿孔124、一第二穿孔125及一第三穿孔126,并經由一第一鎖固組件2穿過該第一穿孔124、該第二穿孔125及該第三穿孔126 鎖固在該本體11底面中心部位的第一鎖固孔116內,借助該旋轉結構12提供該本體11能夠自左方向和右方向進行360度旋轉。該轉盤123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四穿孔127,且在該本體11底面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二鎖固孔117,其與該第四穿孔127相對應,并通過至少一第二鎖固組件3穿過該第四穿孔127鎖固在該第二鎖固孔117內,以使該轉盤123鎖固在該本體11的下方處。請參閱圖3所示,當使用者的臀部抵坐在該本體11上時,由該第一置放部112和該第二置放部113分別提供使用者的左右大腿置放,及由該抵擋部114抵擋使用者的前端, 讓使用者坐在該本體11上不會向前滑動。使用者坐在該本體11上,借助該本體11 一側邊緣的具有斜面的頂靠部111,對使用者臀部內的骨盆進行支撐,及脊椎的尾椎提供固定支撐,讓使用者的脊椎能夠自然地挺直,使身體的重量能夠均勻得分布在該本體11上,進而改善使用者的坐姿姿勢,能夠防止使用者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的問題。再者,該頂靠部11兩側的第一置放部112和該第二置放部113在使用者坐在該本體11上時,供使用者的左右大腿置放和支撐使用者的左右大腿,讓使用者在該本體11上呈坐姿時,雙腿能夠自然舒適置放在該第一置放部112和該第二置放部113上,且雙腿與該第一置放部112和該第二置放部113之間不會形成騰空,待時間一久使雙腿酸疼或腳麻。該抵擋部114在使用者的臀部坐在該頂靠部111時,以抵擋使用者的前端(即胯下),不會因該頂靠部111、該第一置放部112及該第二置放部113分別成一傾斜面,造成使用者坐在該本體11上時向前滑動,無法穩固地坐在該本體11上。而該凹槽115則在使用者坐在該本體11上時,提供一緩沖,讓使用者的前端(即胯下)不會過于碰觸該抵擋部114而感到疼痛,且能夠使使用者穩固地坐在該本體11上。 又,該本體11選自一 PU材質以發泡成型,或一乳膠成型,而所選用的材質皆具有彈性,能夠緊密支撐使用者自然曲線,符合人體工學的特性。借此可知,本技術脊椎矯正座墊,由該本體11 一邊緣設有一頂靠部111,在其的兩側設有一對稱的第一置放部112和該第二置放部113,且在該本體11另一邊緣設有該抵擋部114,及在該頂靠部111與該抵擋部114間設有該凹槽115,借此達到增加坐姿舒適感及防止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專利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本體的一個邊緣設有一個頂靠部,并在該頂靠部的兩側設有對稱的一個第一置放部和一個第二置放部,且在該本體另一個邊緣設有一個抵擋部,及在該頂靠部與該抵擋部之間設有一個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頂靠部,自該本體的邊緣向上延伸后,再向該本體的中心下降,呈傾斜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抵擋部,自該本體另一個邊緣突起后,再向該本體中心下降,呈弧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置放部,位于該頂靠部的右側,且呈右傾斜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置放部位,于該頂靠部的左側,且呈左傾斜狀。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旋轉結構,設在該本體的下方處,提供該本體360度旋轉。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旋轉結構,由一個底盤、一個轉珠盤及一個轉盤所組成。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底盤、該轉珠盤及該轉盤的中心部位分別設有一個第一穿孔、一個第二穿孔及一個第三穿孔,并經由一個第一鎖固組件穿過該第一穿孔、該第二穿孔及該第三穿孔鎖固在該本體底面中心部位的第一鎖固孔。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轉盤的周緣設有至少一個第四穿孔,且在該本體底面的周緣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鎖固孔,其與該第四穿孔相對應,并通過至少一個第二鎖固組件穿過該第四穿孔鎖固在該第二鎖固孔。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正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選自PU材質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尤敏敏,
申請(專利權)人:豐岡國際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