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路塹穩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它包括: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設置于溝槽段挖方邊坡坡腳,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設置于錨固樁(4)靠山側;混凝土吊溝(2),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與溝槽中心對齊;漿砌片石鋪砌(1),設置于挖方路塹塹頂,于溝槽中心向兩側鋪砌;漿砌片石吊溝基礎(3),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吊溝(2)下部;沉淀池(6),設置于路塹側溝平臺上,與吊溝(2)出口銜接;過水涵洞(7),設置于溝槽路塹基床(8)下部,靠山側與沉淀池(6)連通,出口與天然溝槽連通。(*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鐵路、公路路基排水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
技術介紹
我國山區地形溝槽縱橫,修建鐵路、公路工程由于受地形或特殊工程的要求,存在一些溝槽路塹路基工程,為此溝槽路塹路基穩定及排水十分困難,特別是高速鐵路明確提出了路基天溝水不宜排入路基排水系統內,以保證鐵路路基安全,當溝槽水必須從鐵路路基通過時,則必須采取一種排水快速有效、能保證鐵路路基穩定和安全,且施工工藝簡單的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并符合環保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路塹穩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而且結構簡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鋼筋混凝土錨固樁, 設置于溝槽段挖方邊坡坡腳,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土板,設置于錨固樁靠山側;混凝土吊溝,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外側,與溝槽中心對齊,;漿砌片石鋪砌,設置于挖方路塹塹項,于溝槽中心向兩側鋪砌;漿砌片石吊溝基礎,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外側吊溝下部;沉淀池,設置于溝槽路塹側溝平臺上,與吊溝出口銜接;過水涵洞,設置于溝槽路塹基床下部,靠山側與沉淀池連通,出口與天然溝槽連通。所述路塹基床為路提路塹,路提高度彡0. 5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而且溝槽路塹整體穩定性好;施工工藝簡單,能有效降低工程建設成本,并符合環保要求,因此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景。附圖說明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兩幅附圖圖1是本技術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的橫斷面圖;圖2是本技術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的平面圖。圖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編號漿砌片石鋪砌1、混凝土吊溝2、 漿砌片石吊溝基礎3、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沉淀池6、過水涵洞7、溝槽路塹基床8、連接水溝9。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設置于溝槽段挖方邊坡坡腳,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設置于錨固樁4靠山側;混凝土吊溝2,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與溝槽中心對齊;漿砌片石鋪砌1,設置于挖方路塹塹頂,于溝槽中心向兩側鋪砌;漿砌片石吊溝基礎3,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吊溝2下部;沉淀池6,設置于路塹側溝平臺上,與吊溝2出口銜接;過水涵洞7,設置于溝槽路塹基床8下部,靠山側與沉淀池6連通,出口與天然溝槽連通。本技術充分利用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對溝槽路塹進行支擋加固保證路塹邊坡穩定性;利用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穩固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之間的溝槽土體;利用漿砌片石鋪砌1避免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后溝槽土被掏空和避免大量溝槽水滲入其后土體,降低土體強度影響溝槽路塹穩定;利用混凝土吊溝2順接溝槽水和降低溝槽水勢能;利用沉淀池6降低溝槽水沖擊能,沉淀水中泥砂,減少下游出水通道淤積,保證排水快速暢通;利用過水涵洞7把沉淀池中溝槽水排除鐵路路基影響范圍;溝槽路塹基床8做成路提式路塹, 其路提高度5m,保證路基具有足夠安全高度。該排水結構構造具有路塹整體穩定性好、 排水效果好,施工工藝簡單,能有效降低建設成本,并符合環保要求,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旦ο參照圖1,所述混凝土吊溝2溝底呈臺階狀,利于跌水消能,臺階高度一般為0. 2m 左右。參照圖2,所述漿砌片石鋪砌1,從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向溝槽上方鋪砌長度10 20m,鋪砌寬度自溝槽中心向兩側各3 5m。所述沉淀池6采用C30混凝土澆注,深度為 1. 0 2. 0m,沿鐵路線路方向長度與溝槽寬度一致,垂直鐵路線路方向寬度一般為10 20m。參照圖1和圖2,所述過水涵洞7進水口通過連接水溝9與沉淀池6連通,出水口與天然溝槽順接良好,其結構尺寸保證滿足溝槽排水流量要求。當挖方高度較小時,所述過水涵洞7出水口可采取挖明溝方式排出涵洞水,當挖方高度較高時可采用設置泄水洞進行快速排出涵洞水,其排水縱坡> 4%。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技術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將本技術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技術所申請的專利范圍。權利要求1.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鋼筋混凝土錨固樁G),設置于溝槽段挖方邊坡坡腳,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設置于錨固樁(4)靠山側; 混凝土吊溝O),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 外側,與溝槽中心對齊;漿砌片石鋪砌(1), 設置于挖方路塹塹頂,于溝槽中心向兩側鋪砌;漿砌片石吊溝基礎(3),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 外側吊溝( 下部;沉淀池(6),設置于路塹側溝平臺上,與吊溝O)出口銜接; 過水涵洞(7),設置于溝槽路塹基床(8)下部,靠山側與沉淀池(6)連通,出口與天然溝槽連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溝槽路塹基床(8) 為路提路塹,路提高度> 0. 5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吊溝O) 溝底呈臺階狀。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漿砌片石鋪砌 (1),從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向溝槽上鋪砌長度10 20m,鋪砌寬度自溝槽中心向兩側各 3 5m0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6)采用 C30混凝土澆注,深度為1. 0 2. 0m,沿鐵路線路方向長度15 30m,垂直鐵路線路方向寬度一般為10 20m。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過水涵洞(7)進水口通過連接水溝(9)與沉淀池(6)連通,出水口與天然溝槽順接良好,其結構尺寸保證滿足溝槽排水流量要求。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過水涵洞(7)出水口通過明溝或者泄水洞與天然溝槽順接,其排水縱坡> 4%。專利摘要山區溝槽路塹路基排水結構,路塹穩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它包括鋼筋混凝土錨固樁(4),設置于溝槽段挖方邊坡坡腳,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設置于錨固樁(4)靠山側;混凝土吊溝(2),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與溝槽中心對齊;漿砌片石鋪砌(1),設置于挖方路塹塹頂,于溝槽中心向兩側鋪砌;漿砌片石吊溝基礎(3),設置于鋼筋混凝土擋土板(5)外側吊溝(2)下部;沉淀池(6),設置于路塹側溝平臺上,與吊溝(2)出口銜接;過水涵洞(7),設置于溝槽路塹基床(8)下部,靠山側與沉淀池(6)連通,出口與天然溝槽連通。文檔編號E01F5/00GK202227286SQ20112033791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專利技術者周成, 姚裕春, 曾永紅, 李井元, 李安洪, 王開云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裕春,李安洪,周成,王開云,曾永紅,李井元,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