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環保
,更具體的說,涉及畜牧場糞污處理技術,其主要應用于糞污后續處理的預處理。
技術介紹
2006年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到了沼氣建設,重點也從戶用沼氣轉到了沼氣工程建設。目前,畜牧場沼氣工程要達標排放,一般都需要經過厭氧和好氧處理,但經過厭氧處理后,污水COD —般在1000mg/L左右,對于后續好氧處理要求較高,耗能也較多,而上流式沼氣池跟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差,通常沒有被很好的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附屬于上流式沼氣池的無動力束流增氧裝置,該無動力束流增氧裝置可以使空氣可以和出水充分混合,形成束流,使沼液溶解氧濃度比沒有裝增氧裝置的沼液溶解氧濃度增加2%以上。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附屬于上流式沼氣池的無動力束流增氧裝置, 包括上流式沼氣池的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設置有用于水封的U型彎管, 所述U型彎管的出水口經360度彎管豎直向下排出,所述360度彎管的頂部設置有一用于給排出的上層清液增氧的豎向短管。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豎向短管的長度為3(T50cm。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無動力束流增氧裝置利用上流式沼氣池出水口跟地面的高度差形成出水強大吸力,在出水口水封的最上端開一個口,然后在口上裝一個長度 3(T50cm的豎向短管,使空氣可以和出水充分混合,形成束流,使沼液溶解氧濃度比沒有裝增氧裝置的沼液溶解氧濃度增加2%以上。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無動力束流增氧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1 一出水管路2—U型彎管3— 360度彎管4一豎向短管5—上流式沼氣池6—進料管。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斌,徐慶賢,官雪芳,林碧芬,錢蕾,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