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包括上模、下模、沖模和沖模孔、模具彈簧、控制閥,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個平面,各設置有一組與沖模孔對應且異面垂直的十字形滑塊移動槽,十字形移動槽與沖模孔部分正交貫穿,在每個十字形滑塊的尾部設置有與控制閥軸向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模具上每個沖壓點實施計算機數字化點陣式控制,具有傳統單一模具加工技術無法比擬特性,其模具的通用性能,可對板材式沖壓件實施任意點、面的網孔式沖壓加工,不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通過計算機顯示屏可對設計圖案,進行動態模擬和最佳修改,耗材少。(*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加工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
技術介紹
沖壓技術是機械加工中較為普遍的技術手段,被廣泛地應用于機電、儀表、化工、造紙、食品等各個領域,其中對應于過濾網、散熱片等產品的板材網孔沖壓占了相當比重。由于沖壓模具為單一形態尺寸,適合于產量高、成本低的產品加工,而對少批量、多品種的技術加工而言,其沖壓模具的成本問題一直困擾著上下游企業,許多上游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被迫中止。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個行業的興起和應用,不僅推動了模具加工行業的發展,有效地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更有把計算機技術直接運用到板材網孔的激光加工上,開發出了許多技術精湛的產品,然而其加工成本仍然是低值行業難以承受的。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本技術運用計算機數字化控制技術,結合網孔沖壓模具的特點,對網孔沖壓件每個沖壓點實施計算機數字化點陣式控制,旨在提出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包括上模、下模、沖模和沖模孔、模具彈簧、控制閥,所述的上模設置有二排垂直向沖模孔,沖模孔的橫截面呈“之”字形分布排列,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側平面,各設置有一組與沖模孔對應且異面垂直的十字形滑塊移動槽,十字形滑塊移動槽與沖模孔部分正交貫穿,在每個十字形滑塊的尾部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與控制閥軸向活動連接,置入十字形滑塊移動槽的十字形滑塊,其上平面與上模的上平面齊平,下平面與沖模上平面接觸;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側平面,各設置有一端封蓋塊,其外側平面相對應十字形滑塊連接桿位置,各有一組連接桿穿孔,連接桿穿孔呈“之”字形分布排列。所述的控制閥為氣壓式、液壓式、電磁式之一種。本技術對模具上每個沖壓點實施計算機數字化點陣式控制,具有傳統單一模具加工技術無法比擬特性,其模具的通用性能,可對板材式沖壓件實施任意點、面的網孔式沖壓加工,不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通過計算機顯示屏可對設計圖案,進行動態模擬和最佳修改,耗材少。本技術改變了傳統工藝中以產品決定模具的設計理念,擺脫了模具對產品的依賴性;產品對模具的制約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沖壓以及相關行業的制造成本,有利于許多上游產業的新產品開發,有利于資源的節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上模結構示意圖(無沖模);圖2是本技術上模(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上模結構仰視示意圖(無控制閥);圖4是本技術上模結構仰視示意圖(有控制閥);圖5、圖6是本技術單元分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8 圖15是本技術沖模控制與網孔板成形示意圖;圖16是本技術網孔板成形警示圖案效果示意圖;圖17是本技術網孔板成形機柜編號圖案效果示意圖;圖18是本技術網孔板成形徽標圖案效果示意圖;圖19是本技術機柜使用狀態效果示意圖;圖20-a 圖20-c本技術長度差異沖模結構示意圖。其圖中1 一上模;2 —控制閥;3 —端封蓋塊;4 一十字形滑塊;5 —沖模孔;6 —連接桿;7 —十字形滑塊移動槽;8 —沖壓件;9 一下模;10 —網孔;11 一下模模孔;12 -沖模;13 —模具彈簧;14 一壓機;15 —顯不屏;16 —電源開關;17 —料卷;18 —輸入軋棍組;19 一輸出軋棍組;20 一連接桿穿孔;21 一機柜;22 一徽標圖案;23 一警不圖案;24 一編號圖案。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以圖7所示的卷式帶料網孔板壓機結構作為最佳實施例說明具體實施方法對于沖壓件8上的沖壓網孔10成形,是沖壓模具內沖模12在沖模孔5上下頻率和沖壓件8前后位移匹配的結果,在一定范圍內二者有著任意的排列和組合,產生各種變異陣列或圖案,圖5、圖6是本技術單元分體結構示意圖;本技術采用計算機數字化對網孔沖壓件每個沖壓點實施點陣式控制,即控制沖模12上下頻率和沖壓件8前后位移匹配,達到一副模具多重功效的目的,不但節省了許多昂貴的模具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可為上游企業研發人員在開發新品時提供打樣服務,不僅擺脫了模具對產品的依賴;反過來促進了上游產品的發展,因為許多設計圖案是上游企業根本沒想到的,是傳統沖壓加工業無法實現的。考慮到沖壓件8由于沖壓網孔10成形而產生的形變和應力集中,本技術可利用沖模12的長度差異,以實現沖壓件8上沖壓網孔10成形的形變時間差(見圖20-a 圖20-c);為達到同樣目的,也可組合輸入軋輥組18和輸出軋輥組19對沖壓件8前后位移,達到網孔成形位置的交叉化。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還可有其他的結構變化,只要是依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屬本技術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包括上模、下模、沖模和沖模孔、模具彈簧、控制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模設置有二排垂直向沖模孔,沖模孔的橫截面呈“之”字形分布排列,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側平面,各設置有一組與沖模孔對應且異面垂直的十字形滑塊移動槽,十字形滑塊移動槽與沖模孔部分正交貫穿,在每個十字形滑塊的尾部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與控制閥軸向活動連接,置入十字形滑塊移動槽的十字形滑塊,其上平面與上模的上平面齊平,下平面與沖模上平面接觸; 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側平面,各設置有一端封蓋塊,其外側平面相對應十字形滑塊連接桿位置,各有一組連接桿穿孔,連接桿穿孔呈“之”字形分布排列。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閥為氣壓式、液壓式、電磁式之一種。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點陣式數控網孔沖壓模具構造,包括上模、下模、沖模和沖模孔、模具彈簧、控制閥,在上模與二排沖模孔平行邊緣的二個平面,各設置有一組與沖模孔對應且異面垂直的十字形滑塊移動槽,十字形移動槽與沖模孔部分正交貫穿,在每個十字形滑塊的尾部設置有與控制閥軸向活動連接的連接桿。本技術對模具上每個沖壓點實施計算機數字化點陣式控制,具有傳統單一模具加工技術無法比擬特性,其模具的通用性能,可對板材式沖壓件實施任意點、面的網孔式沖壓加工,不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通過計算機顯示屏可對設計圖案,進行動態模擬和最佳修改,耗材少。文檔編號B21D28/34GK202356499SQ201120439620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9日專利技術者肖繼業 申請人:上海青浦精細五金塑料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繼業,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青浦精細五金塑料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