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的防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對外界震動影響產生雙重耗能作用的防護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摩擦阻尼器,包括框架(1)以及設置在框架(1)內的摩擦阻尼器(2),摩擦阻尼器(2)的四個邊角分別通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1)連接。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阻尼器具有更好的耗能功能,有效地減少了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同時減少了阻尼器的使用量,減低了建筑成本。本框架安裝方便、便于拆卸,其耗能能力強,具有廣泛的防震、抗震應用領域。(*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的防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對外界震動影響產生雙重耗能作用的防護裝置。
技術介紹
摩擦阻尼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價格便宜,性能不受溫度影響,滯回模型為庫侖型,能提供附加的剛度和阻尼,耗能能力強,是結構工程中常用的一種耗能減振裝置。尤其是 Pall 于 1982 年提出來的 Pall 摩擦阻尼器(Pall-typed frictional damper, PFD),因具有滯回性能不受支撐屈曲力限制的優點而被廣泛關注。但在強震作用下,Pall型摩擦阻尼器的四連桿支撐內力會隨位移的增大而增大,而支撐內力的增加也同時意味著支撐給柱的附加軸力增加。同時,震后支撐由于屈服(或者屈曲)不易拆換,修復困難。另外當阻尼器的起滑摩擦力足夠大,摩擦阻尼器出現抱死的情況,不能起到耗能減震的作用,可能給建筑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摩擦阻尼器,其采用新型材料,耗能能力強,便于安裝,改進摩擦耗能器支撐易屈曲、不易拆卸的缺點,更好地滿足工程應用的需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包括框架以及設置在框架內的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的四個邊角分別通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與框架連接。摩擦阻尼器采用Pall摩擦阻尼器,本技術充分利用Pall摩擦阻尼器和形狀記憶合金的優點提出了一種Pall摩擦阻尼器和形狀記憶合金(Pall-typed frictionaldamper-shape memory alloy,PFD-SMA)支撐體系。其中形狀記憶合金是具有感知和驅動能力的新型功能材料,它具有的形狀記憶效應、超彈性和高阻尼特性,在其控制(主動控制、半主動控制、被動控制等)表現出其他金屬材料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且SMA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勞性、抗腐蝕性,故由其制作的阻尼器耗能能力強、耐久性好且性能穩定。故在普通的Pall摩擦阻尼器(由Pall和Marsh于1982年提出,該阻尼器外框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并將其用X斜撐與結構相連接)的基礎上,將X斜撐部分(考慮到形狀記憶合金的價格比較昂貴)用形狀記憶合金代代替。當強震來臨時,能量不僅被滑動摩擦所消耗,而且由于形狀記憶合金的超彈性,在軸向力作用下允許有較大的塑性變形,通過這種變形可以達到吸收地震能量的目的,即使在抱死的情況下,SMA本身也會耗能,同時進一步減小了阻尼器滑動位移,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另外,由于形狀記憶合金具有特有的可恢復應變值很大 8% ),是通常金屬材料難以實現的,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自復位作用。由于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具有形狀記憶效應,本裝置在震后,還可利用形狀記憶合金效應通過加熱使裝置復位,這是普通金屬材料所不具備的,同時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具有耐腐蝕、抗疲勞的優點。、摩擦阻尼器與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栓接。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與框架栓接或鉚接或焊接。綜上可知,本技術阻尼器具有更好的耗能功能,有效地減少了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同時減少了阻尼器的使用量,減低了建筑成本。本框架安裝方便、便于拆卸,其耗能能力強,具有廣泛的防震、抗震應用領域。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阻尼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阻尼器用在框架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本裝置包括框架I以及設置在框架I內的摩擦阻尼器2,摩擦阻尼器2的四個邊角分別通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I連接。摩擦阻尼器2與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栓接。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I栓接。摩擦阻尼器2采用Pall摩擦阻尼器。權利要求1.一種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I)以及設置在框架(I)內的摩擦阻尼器(2),摩擦阻尼器(2)的四個邊角分別通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I)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摩擦阻尼器(2)與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⑶栓接。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I)栓接或鉚接或焊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摩擦阻尼器(2)采用Pall摩擦阻尼器。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的防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對外界震動影響產生雙重耗能作用的防護裝置。本技術的摩擦阻尼器,包括框架(1)以及設置在框架(1)內的摩擦阻尼器(2),摩擦阻尼器(2)的四個邊角分別通過形狀記憶合金支撐構件(3)與框架(1)連接。綜上可知,本技術阻尼器具有更好的耗能功能,有效地減少了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同時減少了阻尼器的使用量,減低了建筑成本。本框架安裝方便、便于拆卸,其耗能能力強,具有廣泛的防震、抗震應用領域。文檔編號E04B1/98GK202370118SQ201120523329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4日專利技術者張紀剛, 彭效義, 方增光, 鄭全闊 申請人:青島理工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效義,鄭全闊,方增光,張紀剛,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