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包括整體模板,整體模板上通過底座安裝有螺旋桿,螺旋桿一端與鋼套筒活動連接,鋼套筒與鋼面板固定連接;所述的鋼面板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的工作面上,鋼面板工作面與整體模板的工作面平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及方法,通過采用上述的結構和方法,作業人員通過旋轉螺旋桿帶動鋼套管運動,鋼面板以混凝土面為支點,在反作用力下帶動水下的整體模板脫離混凝土面,從而實現水下模板的拆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操作簡便,減輕了勞動強度,拆模速度快,工效高,有利于安全施工。既保證了模板完整性,又提高了拆模效率,且不影響澆筑質量。(*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下混凝土模板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
技術介紹
水下混凝土工程常常采用大型整體模板施工,并在水下安裝和拆除,其施工難度較水上施工難度大。目前,水下拆模多沿用水上(干地)拆模的方法,主要是在模板與混凝土 結合面上部選定適當撬點,用撬杠慢慢撬開模板。這種施工方法,不僅易損壞混凝土表面,也容易損壞模板,同時因處于水下環境,作業人員受到能見度低、水的浮力和阻力等不利因素影響,拆模速度慢,施工強度大,工效低,也不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水下拆除模板的困難,提高拆模速度,降低施工難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包括整體模板,整體模板上通過底座安裝有螺旋桿,螺旋桿一端與鋼套筒活動連接,鋼套筒與鋼面板固定連接;所述的鋼面板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的工作面上,鋼面板工作面與整體模板的工作面平齊。所述的底座與兩側的圍檁焊接連接,底座上設有內螺紋。所述的螺旋桿上設有外螺紋,螺旋桿一端設有夾持頭,另一端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的鋼套筒內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銷或螺栓。所述的整體模板工作面的內側,靠近鋼面板的邊沿設有限位擋板或限位階臺。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在整體模板上開與鋼面板尺寸相同的孔,在整體模板上安裝螺旋桿并與鋼面板活動連接,鋼面板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的工作面上,鋼面板工作面與整體模板的工作面平齊;二、將整體模板調入水下安裝,驗收后即可澆筑混凝土 ;三、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凝期后,作業人員在水下拆模時,反向轉動螺旋桿,鋼面板以混凝土面為支承,推動整體模板反向脫離混凝土面,然后起吊拆除整體模板;通過上述步驟完成整體模板的拆除。所述的螺旋桿通過底座安裝在整體模板上,螺旋桿與底座螺紋連接,底座與圍檁焊接連接。所述的螺旋桿上設有外螺紋,螺旋桿一端設有夾持頭,另一端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的鋼面板設有鋼套筒,鋼套筒內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銷或螺栓。所述的整體模板工作面的內側,靠近鋼面板的邊沿設有限位擋板或限位階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及方法,通過采用上述的結構和方法,作業人員通過旋轉螺旋桿帶動鋼套管運動,鋼面板以混凝土面為支點,在反作用力下帶動水下的整體模板脫離混凝土面,從而實現水下模板的拆除。本技術的裝置操作簡便,減輕了勞動強度,拆模速度快,工效高,有利于安全施工。既保證了模板完整性,又提高了拆模效率,且不影響澆筑質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圖I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圖I的B-B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 圖3中,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包括整體模板8,整體模板8上通過底座5安裝有螺旋桿6,螺旋桿6 —端與鋼套筒2活動連接,鋼套筒2與鋼面板I固定連接;所述的鋼面板I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上,通常確保接縫盡可能的小,鋼面板I工作面與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平齊。所述的底座5與兩側的圍檁9焊接連接,底座5上設有內螺紋。所述的螺旋桿6上設有外螺紋,螺旋桿6 —端設有夾持頭,另一端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的鋼套筒2內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銷或螺栓4。所述的整體模板8工作面的內側,靠近鋼面板I的邊沿設有限位擋板7或限位階臺。該限位擋板7或限位階臺確保鋼面板I工作面與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平齊。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在整體模板8上開與鋼面板I尺寸相同的孔,在整體模板8上安裝螺旋桿6并與鋼面板I活動連接,鋼面板I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上,鋼面板I工作面與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平齊,在所述的整體模板8工作面的內側,靠近鋼面板I的邊沿設有限位擋板7或限位階臺;所述的螺旋桿6通過底座5安裝在整體模板8上,螺旋桿6與底座5螺紋連接,底座5與圍檁9焊接連接,如圖2中所示。所述的螺旋桿6上設有外螺紋,螺旋桿6 —端設有夾持頭,另一端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的鋼面板I設有鋼套筒2,鋼套筒2內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銷或螺栓4。二、將組裝完成的整體模板8調入水下安裝,驗收后即可澆筑混凝土 ;三、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凝期后,作業人員在水下拆模時,利用工具夾持夾持頭,反向轉動螺旋桿6,鋼面板I以混凝土面為支承,在反作用力下推動整體模板8反向脫離混凝土面,然后起吊拆除整體模板8 ;通過上述步驟完成整體模板8的拆除。權利要求1.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包括整體模板(8),其特征在于整體模板(8)上通過底座(5)安裝有螺旋桿(6),螺旋桿(6)—端與鋼套筒(2)活動連接,鋼套筒(2)與鋼面板(O固定連接; 所述的鋼面板(I)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上,鋼面板(I)工作面與整體模板(8)的工作面平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5)與兩側的圍檁(9 )焊接連接,底座(5 )上設有內螺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桿(6)上設有外螺紋,螺旋桿(6) —端設有夾持頭,另一端設有環形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套筒(2)內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銷或螺栓(4)。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體模板(8)工作面的內側,靠近鋼面板(I)的邊沿設有限位擋板(7)或限位階臺。專利摘要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包括整體模板,整體模板上通過底座安裝有螺旋桿,螺旋桿一端與鋼套筒活動連接,鋼套筒與鋼面板固定連接;所述的鋼面板嵌入安裝在整體模板的工作面上,鋼面板工作面與整體模板的工作面平齊。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水下混凝土模板拆除裝置及方法,通過采用上述的結構和方法,作業人員通過旋轉螺旋桿帶動鋼套管運動,鋼面板以混凝土面為支點,在反作用力下帶動水下的整體模板脫離混凝土面,從而實現水下模板的拆除。本技術的裝置操作簡便,減輕了勞動強度,拆模速度快,工效高,有利于安全施工。既保證了模板完整性,又提高了拆模效率,且不影響澆筑質量。文檔編號E04G19/00GK202370252SQ20112053680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0日專利技術者樂運紅, 關小猛, 商永紅, 宋倩倩, 張家濤, 李國建, 盛信平, 覃智斌, 黃家權 申請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建,黃家權,盛信平,商永紅,覃智斌,關小猛,宋倩倩,樂運紅,張家濤,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