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挖土機,該挖土機的上部回轉體能夠回轉地安裝于下部行走體的上面。上部回轉體上搭載有蓄電模塊。蓄電模塊在定義xyz正交坐標系時具有向z方向層疊的板狀的多個蓄電單元。蓄電單元之間配置有至少1個傳熱板。配置于蓄電單元的層疊結構的兩端的壓板向蓄電單元施加層疊方向的壓縮力。第1壁板及第2壁板向y方向夾緊層疊體并固定于壓板。傳熱板的位置相對于第1壁板及第2壁板受限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使用了層疊多個單元而成的工作機械用蓄電模塊的挖土機。
技術介紹
正在開展使用能夠充電的二次電池或電容器等蓄電單元的汽車或工作機械的開發(專利文獻4)。作為采用于汽車或工作機械的蓄電單元,提出了用薄膜包住蓄電要件的扁平狀(板狀)蓄電單元(蓄電池包)。正電極端子及負電極端子從蓄電 單元的外周部導出。疊加多個蓄電單元,向設置于正電極端子及負電極端子的貫穿孔穿通拉桿,從而能夠獲得電連接多個蓄電單元的蓄電模塊(專利文獻I)。提出了向外部發散由層疊的蓄電單元產生的熱量的各種結構(專利文獻2、3)?,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美國專利公開公報2007/0207349 Al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8-111244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3-133188號公報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1-11 88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與汽車相比,工作機械大多在路面狀況較差的砂石路上行走,工作中與周圍的堆積物或構造物等沖擊的情況也較多。因此,要求搭載于工作機械的蓄電模塊具有能夠耐于振動或沖擊的較高剛性。而且,當為進行挖掘的工作機械時,由于由挖掘時的沖擊引起的振動或沖擊也較大,因此要求蓄電模塊具有尤其高的剛性。以往的蓄電模塊中,很難獲得充分的剛性。而且,很難實現充分的冷卻效率。尤其在具有下部行走體、搭載于其上的上部回轉體、及動臂等的挖土機中,由于安裝上部回轉體的回轉軸承松動,因此由于工作中或行走中的沖擊,上部回轉體劇烈地上下震動。期望一種即便安裝于上部回轉體上也具有充分的可靠性的蓄電模塊。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根據本專利技術的I種觀點,提供一種挖土機,該挖土機具有下部行走體;上部回轉體,能夠回轉地安裝于所述下部行走體的上面;及蓄電模塊,搭載于所述上部回轉體上,在定義xyz正交坐標系時,所述蓄電模塊具有層疊體和第I壁板及第2壁板,所述層疊體包含在z方向上層疊的板狀的多個蓄電單元;配置于所述蓄電單元之間的至少I個傳熱板;及配置于所述蓄電單元的層疊結構的兩端并向所述蓄電單元施加該蓄電單元的層疊方向的壓縮力的一對壓板,所述第I壁板及第2壁板在y方向上夾緊所述層疊體且固定于所述一對壓板,所述傳熱板的位置相對于所述第I壁板及所述第2壁板受限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觀點,提供一種挖土機,該挖土機具有下部行走體;上部回轉體,能夠回轉地安裝于所述下部行走體的上面;及蓄電模塊,搭載于所述上部回轉體上,在定義xyz正交坐標系時,所述蓄電模塊具有多個層疊體、第I壁板及第2壁板和第3壁板及第4壁板,所述多個層疊體在I方向上排列,且各自包含在z方向上層疊的板狀的多個蓄電單元;配置于所述蓄電單元的層疊結構的兩端的一對壓板;連結所述一對壓板且向所述蓄電單元的層疊結構施加層疊方向的壓縮力的第I拉桿;及夾于所述蓄電單元之間的至少I個傳熱板,所述第I壁板及第2壁板安裝于各個所述層疊體,在y方向上夾緊各個所述層疊體,固定于所述壓板,且熱結合于所述傳熱板,所述第3壁板及第4壁板在X方向上夾緊多個所述層疊體,固定于多個所述層疊體的所述壓板和安裝在多個所述層疊體上的所述第I壁板及所述第2壁板。專利技術效果 一對壓板、第I壁板、及第2壁板構成高剛性結構。因此,能夠提高蓄電模塊的剛性。即使將該蓄電模塊搭載于容易產生振動及沖擊等的上部回轉體上,也能夠確保充分的可靠性。而且,能夠通過傳熱板、第I壁板及第2壁板有效地冷卻蓄電單元。附圖說明圖1-1中,圖IA及圖IB是基于實施例I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1-2中,圖IC及圖ID是基于實施例I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2中,圖2A及圖2B是表示基于實施例I的蓄電模塊的制冷劑流路的概要圖。圖3中,圖3A及圖3B是基于實施例2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4是基于實施例3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5中,圖5A是基于實施例4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5B是基于實施例5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5C是基于實施例6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6中,圖6A及圖6B是基于實施例7的蓄電模塊的局部截面圖。圖7中,圖7A及圖7B是基于實施例8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8中,圖8A 圖8C是基于實施例9的蓄電模塊的局部截面圖。圖9是基于實施例10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10是基于實施例13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圖11中,圖IlA是用于基于實施例12的蓄電模塊的蓄電單元及支承框的俯視圖,圖IlB是沿圖IlA的單點劃線11B-11B的截面圖,圖IlC是沿圖IlA的單點劃線11C-11C的截面圖。圖12是基于實施例13的混合式挖土機的概要俯視圖。圖13是基于實施例13的混合式挖土機的概要側視圖。圖14是基于實施例13的混合式挖土機的塊圖。圖15是基于實施例13的混合式挖土機的蓄電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圖16是基于實施例14的電動挖土機的概要俯視圖。圖17是基于實施例14的電動挖土機的塊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附圖對本申請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I圖IA中示出基于實施例I的蓄電模塊的截面圖。為了便于理解定義xyz正交坐標系。板狀的多個蓄電單元20與傳熱板25向其厚度方向(z方向)交替層疊。兩端配置蓄電單元20。最外側的各個蓄電單元20上粘附有壓板31。多個拉桿33從一側的壓板31貫穿至另一側的壓板31,且向蓄電單元20與傳熱板25施加層疊方向(z方向)的壓縮力。各個蓄電單元20是用一對層壓薄膜夾緊二次電池或雙電層電容器等扁平狀蓄電要件并進行密封而成的。蓄電單元20包含在其外周部熔合層壓薄膜之間的區域(熔合部)。而且,蓄電單元20包含一對電極端子21。電極端子21從蓄電單元20的相互對置的外周部向外部導出。電極端子21的一側為正電極,另一側為負電極。通過連接相互鄰接的蓄電單元20的電極端子21來串聯連接多個蓄電單元20。傳熱板25例如使用鋁,拉桿33及壓板31則例如使用不銹鋼。將包含蓄電單元20、傳熱板25、壓板31、及拉桿33的構造物稱為層疊體30。在X方向上,在層疊體30的兩側即以向X方向夾緊層疊體30的方式配置有一對壁板13、14。壁板13及14分別用螺栓固定于壓板31。圖IB中示出沿圖IA的單點劃線1B-1B的截面圖。沿圖IB的單點劃線1A-1A的截面圖相當于圖1A。蓄電單元20及傳熱板25的平面形狀為大致長方形。從相互對置的邊(在圖IB中為上邊及下邊)導出電極端子21。傳熱板25在俯視觀察時比蓄電單元20的邊緣更突出至外側。在y方向上,在層疊體30的兩側即以向y方向夾緊層疊體30的方式配置有一對壁板11、12。壁板11、12接觸于傳熱板25的端面。由此,傳熱板25熱結合于壁板11、12。壁板11及12分別用螺栓固定于壁板13及14。壁板11及12的內部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劑流動的流路17。圖IC中示出沿圖IB的單點劃線1C-1C的截面圖。從相互鄰接的蓄電單元20導出的電極端子21比傳熱板25的邊緣更通過外側而連接于旁邊的蓄電單元20的電極端子21。圖ID中示出沿圖IB的單點劃線1D-1D的截面圖。傳熱板25在其端面接觸于壁板11及12。壁板11及12分別用螺栓固定于壓板31。圖IA及圖ID所示的蓄電單元20的厚度有個體差異。因此,一對壓板31的間隔根據產品存在偏差。該偏差能夠通過設為壁板11 14接觸于壓板31的端面的結構且將形成于壁板11 14的螺栓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宮武勤,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