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加速自行車,它是在自行車前輪、車座及后座上均設置減震裝置,通過減震裝置的下壓及反彈產生動力,再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自行車加速,在自行車原有腳蹬的配合下提高自行車的行進速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自行車
,具體涉及一種加速自行車。
技術介紹
自行車是常見的出行工具,它是利用人踩腳蹬使大鏈輪轉動,然后通過鏈條帶動后輪軸上的小飛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自行車不需要能源,是完全無污染的代步工具,但是,其動力完全依靠人力,車速慢,而且不適合長途使用,人踩腳蹬比較費力。如何節約人力,提高自行車的行進速度,盡可能在人力所能承受的范圍內增加自行車的行駛里程,是現有技術人員正在努力研發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加速自行車,它是在自行車前輪、車座及后座上均設置減震裝置,通過減震裝置的下壓及反彈產生動力,再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自行車加速,在自行車原有腳蹬的配合下提高自行車的行進速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加速自行車,其中包括前輪、后輪、車架、車把、車座、后座及前輪叉,前輪叉與車架活動連接,前輪叉與前輪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前減震,車座下設置有中減震,后座與后輪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后減震,車架中部設置有曲軸,腳蹬設置在曲軸的兩端,曲軸的主軸頸上活動連接有第一飛輪,第一飛輪固定在套管內,套管上設置有第三飛輪及主動鏈輪,主動鏈輪通過主鏈條連接第四飛輪,第四飛輪設置在后輪的輪軸上,第三飛輪通過第三鏈條連接大鏈輪,大鏈輪設置在轉軸上,轉軸與車架活動連接,轉軸上設置有第五飛輪、第六飛輪、第七飛輪、第十飛輪、第十一飛輪及第十二飛輪,第五飛輪上設置有第五鏈條,第五鏈條的一端通過第五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后減震上端,第六飛輪上設置有第六鏈條,第六鏈條的一端通過第六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的上端,第七飛輪上設置有第七鏈條,第七鏈條的一端通過第七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的下端,第十飛輪上設置有第十鏈條,第十鏈條的一端通過第十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后減震的下端,第十一飛輪上設置有第十一鏈條,第十一鏈條的一端通過第十一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前減震的上端,第十二飛輪上設置有第十二鏈條,第十二鏈條的一端通過第十二彈簧連接車架,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前減震的下端。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套管上設置有第二飛輪,第二飛輪上設置有第二鏈條,第二鏈條的一端通過第二彈簧連接車架,第二鏈條的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車把上設置的加力把。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曲軸的連桿頸上活動連接有滾輪,滾輪的左端通過拉筋連接第八鏈條的一端,第八鏈條設置在第八飛輪上,第八飛輪設置在轉軸上,第八鏈條的另一端通過第八彈簧與車架連接,滾輪的右端通過拉筋連接連桿的一端,連桿的中部與車架鉸接,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第九鏈條的一端,第九鏈條設置在第九飛輪上,第九飛輪設置在轉軸上,第九鏈條的另一端通過第九彈簧與車架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前減震、中減震及后減震為彈簧減震或/和氣壓減震。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I、本專利技術是在自行車前輪、車座及后座上均設置減震裝置,通過減震裝置的下壓及反彈產生動力,再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自行車加速,在自行車原有腳蹬的配合下提高自行車的行進速度。2、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新穎、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廉,節能環保,能夠很好實現自行車加速,提高自行車的行進速度,同時節省騎手的體力。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圖I的A向結構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B-B首I]視不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C-C首I]視不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D-D剖視示意 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E-E首I]視不意 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F-F首I]視不意 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G-G剖視示意 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H-H首I]視不意 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I-I首I]視不意 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J-J首I]視不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2、3、4、5、6、7、8、9、10、11所示,一種加速自行車,前輪I、后輪10、車架4、車把2、車座5、后座6及前輪叉7,前輪叉7與車架4活動連接,前輪叉7與前輪I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前減震8,車座5下設置有中減震9,后座6與后輪10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后減震11,車架4中部設置有曲軸12,腳蹬13設置在曲軸12的兩端,曲軸12的主軸頸14上活動連接有第一飛輪15,第一飛輪15固定在套管16內,套管16上設置有第二飛輪17、第三飛輪18及主動鏈輪19,主動鏈輪19通過主鏈條20連接第四飛輪21,第四飛輪21設置在后輪10的輪軸上,第二飛輪17上設置有第二鏈條49,第二鏈條49的一端通過第二彈簧50連接車架4,第二鏈條49的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車把2上設置的加力把3。第三飛輪18通過第三鏈條22連接大鏈輪23,大鏈輪23設置在轉軸24上,轉軸24與車架4活動連接,轉軸24上設置有第五飛輪25、第六飛輪26、第七飛輪27、第十飛輪30、第十一飛輪31及第十二飛輪32,第五飛輪25上設置有第五鏈條33,第五鏈條33的一端通過第五彈簧34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后減震11上端,第六飛輪26上設置有第六鏈條35,第六鏈條35的一端通過第六彈簧36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9的上端,第七飛輪27上設置有第七鏈條37,第七鏈條37的一端通過第七彈簧38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9的下端,第十飛輪30上設置有第十鏈條43,第十鏈條43的一端通過第十彈簧44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后減震11的下端,第十一飛輪31上設置有第十一鏈條45,第十一鏈條45的一端通過第十一彈簧46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前減震8的上端,第十二飛輪32上設置有第十二鏈條47,第十二鏈條47的一端通過第十二彈簧48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前減震8的下端。曲軸12的連桿頸51上活動連接有滾輪52,滾輪52的左端通過拉筋連接第八鏈條39的一端,第八鏈條39設置在第八飛輪28上,第八飛輪28設置在轉軸24上,第八鏈條39的另一端通過第八彈簧40與車架4連接,滾輪52的右端通過拉筋連接連桿53的一端,連桿53的中部與車架4鉸接,連桿53的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第九鏈條41的一端,第九鏈條41設置在第九飛輪29上,第九飛輪29設置在轉 軸24上,第九鏈條41的另一端通過第九彈簧42與車架4連接。使用時,人踩腳蹬13,曲軸12轉動,曲軸12通過第一飛輪15轉動,從而帶動套管16及主動鏈輪19轉動,主動鏈輪19通過主鏈條20帶動第四飛輪21轉動,從而帶動自行車后輪10轉動,驅動自行車前進。自行車在路面行駛,產生振動,前減震8、中減震9及后減震11動作,當后減震11向下移動時,通過拉筋拉動第五鏈條33及第五飛輪25轉動,第五飛輪25帶動轉軸24轉動,轉軸24通過大鏈輪23帶動第三飛輪18轉動,第三飛輪18設置在套管16上,從而帶動套管16及主動鏈輪19轉動,主動鏈輪19通過主鏈條20待定第四飛輪21轉動,從而帶動自行車后輪10轉動,為自行車加速,后減震11反彈時,第五鏈條33在第五彈簧34作用下復位,第五飛輪25反向空轉。后減震11反彈,其下端向上移動,通過拉筋帶動第十鏈條43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速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輪(I)、后輪(10)、車架(4)、車把(2)、車座(5 )、后座(6 )及前輪叉(7 ),前輪叉(7 )與車架(4 )活動連接,前輪叉(7 )與前輪(I)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前減震(8),車座(5)下設置有中減震(9),后座(6)與后輪(10)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后減震(11),車架(4)中部設置有曲軸(12),腳蹬(13)設置在曲軸(12)的兩端,曲軸(12)的主軸頸(14)上活動連接有第一飛輪(15),第一飛輪(15)固定在套管(16)內,套管(16)上設置有第三飛輪(18)及主動鏈輪(19),主動鏈輪(19)通過主鏈條(20)連接第四飛輪(21),第四飛輪(21)設置在后輪(10)的輪軸上,第三飛輪(18)通過第三鏈條(22)連接大鏈輪(23 ),大鏈輪(23 )設置在轉軸(24 )上,轉軸(24 )與車架(4 )活動連接,轉軸(24 )上設置有第五飛輪(25)、第六飛輪(26)、第七飛輪(27)、第十飛輪(30)、第十一飛輪(31)及第十二飛輪(32),第五飛輪(25)上設置有第 >五鏈條(33),第五鏈條(33)的一端通過第五彈簧(34)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后減震(11)上端,第六飛輪(26)上設置有第六鏈條(35 ),第六鏈條(35 )的一端通過第六彈簧(36 )連接車架(4 ),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9)的上端,第七飛輪(27)上設置有第七鏈條(37),第七鏈條(37)的一端通過第七彈簧(38)連接車架(4),其另一端通過拉筋連接中減震(9)的下端,第十飛輪(30)上設置有第十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樊龍海,
申請(專利權)人:樊龍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