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油田鉆采封隔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下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包括預應力隔熱油管(1)、背帽(2)、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彈簧(5)、第一護套(7)、上密封筒(8)、第二護套(9)、內管(10)、下密封筒(11)、錐體(15)、止退環(16)、外管(18)及下接頭(21);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及彈簧(5)均置于第一護套(7)內,并與預應力隔熱油管(1)套接;內管(10)經解封銷釘(19)與外管(18)相接;上密封筒(8)及下密封筒(11)置于第一護套(7)及第二護套(9)內;外管(18)經阻斷銷釘(20)與接頭(21)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密封性能好,可降低熱采材料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油田鉆采封隔器領域,尤其涉及ー種井下注蒸汽滑移封隔器。
技術介紹
目前,油田在稠油注蒸汽開采過程中,為降低井內注汽管柱使用成本,不安裝伸縮管而是利用封隔器的滑移密封特性來消除注汽管柱在熱應力作用下伸長給管柱及地面井ロ帶來危害;由于常規注蒸汽封隔器與管柱是通過螺紋與注汽管柱剛性連接,在注汽過程中如遇到套管變形,封隔器就會被卡住,這樣封隔器就喪失了滑移補償功能,對井內管柱及地面井ロ的安全同樣造成危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g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的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該封隔器既能隨注汽管柱在套管內滑移密封,又能在封隔器遇阻后與油管產生滑移,達到不使用伸縮管而用其滑移進行伸縮補償的最大安全性,降低了熱采材料成本和作業工作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ー種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它包括預應カ隔熱油管、背帽、墊圈、復合式密封筒、彈簧、第一護套、上密封筒、第二護套、內管、下密封筒、內部配有膨脹劑的錐體、止退環、外管、解封銷釘、阻斷銷釘及下接頭;所述背帽及內管分別與第一護套固接;所述墊圈、復合式密封筒及彈簧均依次置于第一護套內,并與預應カ隔熱油管套接;所述預應力隔熱油管與下接頭固定相接;所述內管套裝于預應カ隔熱油管上,且經解封銷釘與外管相接;所述上密封筒及下密封筒依次分別置于第一護套及第ニ護套內,并套裝于內管上;所述止退環置于外管內,且分別與外管及錐體配接;所述外管經阻斷銷釘與接頭相接。作為ー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背帽及內管與第一護套可采用螺紋聯接。作為另ー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內管、錐體及外管的工作端之間依次分別配有第一 O型圈、第二 O型圈及第三O型圏。本技術采用注蒸汽熱膨脹傳遞壓カ進行坐封,坐封處采用兩個密封膠筒和兩個護套,內部采用復合式密封裝置與隔熱管密封,解封采用停注蒸汽后上提解封,本技術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降低了熱采材料成本和作業工作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I、預應カ隔熱油管;2、背帽;3、塾圈;4、復合式惡'封筒;5、彈黃;6、固定釘;7、第一護套;8、上密封筒;9、第二護套;10、內管;11、下密封筒;12、第一 O型圈;13、膨脹劑;14、第二 O型圈;15、錐體;16、止退環;17、第三O型圈;18、外管;19、解封銷釘;20、阻斷銷釘;21、下接頭。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注蒸汽滑移封隔 器,它包括預應カ隔熱油管I、背帽2、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彈簧5、第一護套7、上密封筒8、第二護套9、內管10、下密封筒11、內部配有膨脹劑13的錐體15、止退環16、外管18、解封銷釘19、阻斷銷釘20及下接頭21 ;所述背帽2及內管10分別與第一護套7固接;所述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及彈簧5均依次置于第一護套7內,并與預應カ隔熱油管I套接;所述預應力隔熱油管I與下接頭21固定相接;所述內管10套裝于預應カ隔熱油管I上,且經解封銷釘19與外管18相接;所述上密封筒8及下密封筒11依次分別置于第一護套7及第ニ護套9內,并套裝在內管10上;所述止退環16置于外管18內,且分別與外管18及錐體15配接;所述外管18經阻斷銷釘20與接頭21相接。本技術所述背帽2及內管10與第一護套7可采用螺紋聯接。本技術所述內管10、錐體15及外管18的工作端之間依次分別配有第一 O型圈12、第二 O型圈14及第三O型圈17。參見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包括預應カ隔熱油管I、背帽2、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彈簧5、固定釘6、第一護套7、上密封筒8、第二護套9、內管10、下密封筒11、第一 O型圈12、膨脹劑13、第二 O型圈14、錐體15、止退環16、第三O型圈17、外管18、解封銷釘19、阻斷銷釘20、下接頭21 ;所述背帽2與第一護套7采用螺紋聯接;所述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彈簧5均置于第一護套7內部并與預應カ隔熱油管I套接;所述第一護套7與內管10采用螺紋聯接;所述上密封筒8置于第一護套7內部,下密封筒11置于第二護套9內部,并套裝在內管10上;所述止退環16置于外管18內,分別與外管18和錐體15配接;所述內管10與外管18通過解封銷釘19聯接;所述外管18與接頭21通過阻斷銷釘20聯接;所述內管10、錐體15和外管18工作端間配有第一 O型圈12、第二 O型圈14、第三O型圈17 ;內管10套裝在預應カ隔熱油管I上;預應カ隔熱油管I與下接頭21采用螺紋聯接。本技術采用兩組密封機構進行組合密封。如圖I所示,工作時,封隔器下到預定位置,開始注入高溫蒸汽,在高溫作用下,復合式密封筒4、上密封筒8、下密封筒11硬度發生變化,錐體15內膨脹劑13受熱開始膨脹,帶動錐體15運動,推動下密封筒11,帶動第ニ護套9推動上密封筒8擴張完成坐封,內部復合式密封筒4由彈簧5壓縮在預應カ隔熱油管I和第一護套7之間形成密封;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管柱在熱應力作用下逐漸伸長,通過下接頭21、阻斷銷釘20帶動封隔器整體向井下滑移,來釋放管柱的熱應カ變形;如果在向下滑移過程中遇到套管變形將封隔器卡住,此時,封隔器不動,管柱繼續推動下接頭21向下移動,當推動カ大于阻斷銷釘20剪力吋,阻斷銷釘20被剪斷,管柱與封隔器脫離連接狀態,管柱在沒有任何束縛カ的狀態下向下滑移。本技術采用熱膨脹傳遞壓カ進行坐封,坐封處有兩個膠筒和兩個護套,內部有ー組復合式密封筒,滑移遇阻設有阻斷銷釘20 ;停止注汽后,待溫度降低,上體管柱即可解封,當上提遇阻時,解封銷釘19將在上提力的作用下被剪斷,封隔器鎖緊件將完全被釋放,封隔器便隨管柱提出井。本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設計合理,結構簡単,密封性能好,很適合現場推廣應用。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技術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并非受限于本技術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預應カ隔熱油管(I)、背帽(2)、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彈簧(5)、第一護套(7)、上密封筒(8)、第二護套(9)、內管(10)、下密封筒(11)、內部配有膨脹劑(13)的錐體(15)、止退環(16)、外管(18)、解封銷釘(19)、阻斷銷釘(20)及下接頭(21); 所述背帽(2)及內管(10)分別與第一護套(7)固接;所述墊圈(3)、復合式密封筒(4)及彈簧(5)均依次置于第一護套(7)內,并與預應カ隔熱油管(I)套接;所述預應力隔熱油管(I)與下接頭(21)固定相接;所述內管(10)套裝于預應カ隔熱油管(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瑞升,劉施江,葛彬,
申請(專利權)人:盤錦鑫富遠石油機械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