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適用于模具加工制作中研磨合胎時所用鉛皮的滾壓成型加工。具體結構如下:支架上裝有固定上軸輥和可調下軸輥,兩軸輥右端各連接一個齒輪,兩齒輪嚙合;固定上軸輥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支架連接,固定上軸輥左端連接聯軸器,聯軸器與電機減速器連接,電機減速器安裝在基座上;可調下軸輥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與支架連接,滑動軸承座的下方通過調整螺桿與頂桿連接;墊塊上方通過蝸桿軸承座活動連接蝸桿,蝸桿上方嚙合有蝸輪,蝸輪軸與蝸輪同軸配合,在蝸桿的端部設有手輪,在蝸輪軸的兩端設有凸輪,凸輪的外圓周與頂桿的底部接觸。本發明專利技術安裝方便,精度高,進給量調整方便,設備穩定,操作安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滾壓成型設備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雙輥式滾壓模具加工制造用鉛皮的滾壓成型機。
技術介紹
模具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厚度的鉛皮作為調整墊片對模具研磨修整,達到合胎,保證尺寸精度的目的。現有的鉛皮滾壓成型機的基座采用整體式,裝配時三根軸同時裝配,裝配難度大,無法補償加工裝配時產生的誤差;給進機構無標識指示,無法得知給進量,滾壓一次需測量一次;凸輪、頂桿采用球頭和軸套結構,工作不靈活,磨損快,磨損后精度下降無法調整,設備使用壽命短;無安全防護裝置,易出現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滾壓成型機的不足,提供一種基座與三軸采用分體式安裝結構、進給量可知可調、長期穩定工作、操作安全的雙輥式滾壓成型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具體的結構如下 支架上裝有固定上軸輥和可調下軸輥,兩軸輥右端各連接一個齒輪,兩齒輪嚙合;固定上軸輥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支架連接,固定上軸輥左端連接聯軸器,聯軸器與電機減速器連接,電機減速器安裝在基座上;可調下軸輥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與支架連接,滑動軸承座的下方通過調整螺桿與頂桿連接;墊塊上方通過蝸桿軸承座活動連接蝸桿,蝸桿上方嚙合有蝸輪,蝸輪軸與蝸輪同軸配合,在蝸桿的端部設有手輪,在蝸輪軸的兩端設有凸輪,凸輪的外圓周與頂桿的底部接觸。上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緊定螺釘穿過支架與頂桿側面接觸。上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可調支承安裝在基座下面,基座上面安裝有支架和墊塊。上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蝸桿上裝有指針,刻度盤通過蝸桿固定在基座上。上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有機玻璃防護罩安裝在支架上,齒輪上安裝齒輪罩,固定上軸輥用上蓋固定,軸承上裝有軸承蓋。鉛皮滾壓時,電機減速器通過連軸器帶動固定上軸輥轉動,固定上軸輥上的齒輪與可調下軸輥上的齒輪嚙合,一起逆向轉動滾壓鉛皮;轉動手輪,帶動蝸桿、蝸輪、凸輪一起轉動,凸輪帶動頂桿、可調下軸輥升降,實現進給,可調整兩軸輥之間的間隙大小,滾壓不同厚度的鉛皮;調整螺桿用于調節設備因安裝、加工制作、磨損產生的誤差,保證兩軸輥的平行度。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I本專利技術的雙輥式滾壓成型機采用基座與三軸分體式結構,安裝方便,精度高; 2進給機構采用蝸輪蝸桿傳動結構,進給量設有指針刻度標識,調整方便;3采用調整螺桿結構,能夠調節設備因加工、安裝、磨損產生的誤差,保證 兩軸輥的平行度,使設備能長期穩定工作; 4輥軸側面安裝有機玻璃防護罩,操作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雙輥式滾壓成型機的整體結構圖。圖2是沿圖I中A— A線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具體的結構如下四個可調支承I安裝在基座2下面,用于調整設備平穩度,基座2上面連接兩個支架3,支架3上裝有固定上軸 輥7和可調下軸輥8,兩軸輥右側各連接一個齒輪5,兩齒輪嚙合,以保證兩軸輥同步轉動,有機玻璃防護罩6安裝在支架上,用以保護人身安全,齒輪5上裝有齒輪罩4,起保護作用。固定上軸輥7的兩端通過軸承9與支架3連接,軸承9端部設有軸承蓋11,固定上軸輥安裝好后,用上蓋10固定,固定上軸輥7左端連接聯軸器12,聯軸器12左端與電機減速器13連接,電機減速器13安裝在基座2上。可調下軸輥8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14與支架3連接,滑動軸承座14下端通過調整螺桿15與頂桿16連接,轉動調整螺桿15,可調節設備因安裝、加工制造、磨損產生的誤差,保證兩軸輥的平行度,緊定螺釘17穿過支架3與頂桿16側面接觸,用于防止頂桿16轉動。蝸桿軸承座23活動連接蝸桿22,兩軸承座通過墊塊20與基座2連接,蝸桿22上方嚙合有蝸輪21,蝸輪軸19與蝸輪21同軸配合,蝸桿右側裝有刻度盤24指針25和手輪26,在蝸輪軸19的兩端設有凸輪18,凸輪18的外圓周與頂桿16的底部接觸;指針與刻度盤一起使用,用于顯示給進量,通過轉動手輪,將可調下軸輥8上下移動,來調節兩軸輥之間的間隙。權利要求1.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具體的結構如下支架(3)上裝有固定上軸輥(7)和可調下軸輥(8),兩軸輥右端各連接一個齒輪(5),兩齒輪嚙合;固定上軸輥(7)的兩端通過軸承(9)與支架(3)連接,固定上軸輥(7)左端連接聯軸器(12),聯軸器(12)與電機減速器(13)連接,電機減速器(13)安裝在基座(2)上;可調下軸輥(8)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14)與支架(3)連接,滑動軸承座(14)的下方通過調整螺桿(15)與頂桿(16)連接;墊塊(20)上方通過蝸桿軸承座(23)活動連接蝸桿(22),蝸桿(22)上方嚙合有蝸輪(21),蝸輪軸(19)與蝸輪(21)同軸配合,在蝸桿(22)的端部設有手輪(26),在蝸輪軸(19)的兩端設有凸輪(18),凸輪(18)的外圓周與頂桿(16)的底部接觸。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緊定螺釘(17)穿過支架(3)與頂桿(16)側面接觸。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在蝸桿(22)上裝有指針(25),刻度盤(24)通過蝸桿(22)固定在基座(2)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有機玻璃防護罩(6)安裝在支架(3 )上,齒輪(5 )上安裝齒輪罩(4),固定上軸輥(7 )用上蓋(10 )固定,軸承(9 )上裝有軸承蓋(11)。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可調支承(I)安裝在基座(2)下面,基座(2)上面安裝有支架(3)和墊塊(2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適用于模具加工制作中研磨合胎時所用鉛皮的滾壓成型加工。具體結構如下支架上裝有固定上軸輥和可調下軸輥,兩軸輥右端各連接一個齒輪,兩齒輪嚙合;固定上軸輥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支架連接,固定上軸輥左端連接聯軸器,聯軸器與電機減速器連接,電機減速器安裝在基座上;可調下軸輥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與支架連接,滑動軸承座的下方通過調整螺桿與頂桿連接;墊塊上方通過蝸桿軸承座活動連接蝸桿,蝸桿上方嚙合有蝸輪,蝸輪軸與蝸輪同軸配合,在蝸桿的端部設有手輪,在蝸輪軸的兩端設有凸輪,凸輪的外圓周與頂桿的底部接觸。本專利技術安裝方便,精度高,進給量調整方便,設備穩定,操作安全可靠。文檔編號B21B35/10GK102794304SQ20121033544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專利技術者宋寶煒, 曹新華, 王思聰, 耿秋穎, 柳楠, 白新宇, 姚綿利, 白茹冰 申請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具體的結構如下:支架(3)上裝有固定上軸輥(7)和可調下軸輥(8),兩軸輥右端各連接一個齒輪(5),兩齒輪嚙合;固定上軸輥(7)的兩端通過軸承(9)與支架(3)連接,固定上軸輥(7)左端連接聯軸器(12),聯軸器(12)與電機減速器(13)連接,電機減速器(13)安裝在基座(2)上;可調下軸輥(8)的兩端通過滑動軸承座(14)與支架(3)連接,滑動軸承座(14)的下方通過調整螺桿(15)與頂桿(16)連接;墊塊(20)上方通過蝸桿軸承座(23)活動連接蝸桿(22),蝸桿(22)上方嚙合有蝸輪(21),蝸輪軸(19)與蝸輪(21)同軸配合,在蝸桿(22)的端部設有手輪(26),在蝸輪軸(19)的兩端設有凸輪(18),凸輪(18)的外圓周與頂桿(16)的底部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寶煒,曹新華,王思聰,耿秋穎,柳楠,白新宇,姚綿利,白茹冰,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