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頂篷的生產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材料烘溫步驟、壓制成型步驟、切割步驟、放料定位步驟、烘溫軟化步驟與包邊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簡單的工藝方法,實現了頂篷局部包邊效果,避免了傳統工藝為解決這類需求需將頂篷分二步法成型,先壓制成頂篷骨架基材,再切割周邊與孔位,再利用模具貼合面料,最后將面料包裹至基材背面形成頂篷包邊效果的所有繁瑣步驟,只需一步法使頂篷朝其背面內翻形成包邊,從而節省了貼合模具的投入,又減少了頂篷的生產步驟,提高了效率,節約了人力投入,減少浪費,有效降低了有包邊需求的頂篷生產成本,由于本工藝方法是在不改變原來材料結構,不改變主要工藝方法的前提下實現,所以并不會改變頂篷的原本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內飾部件的制造エ藝,尤其是ー種汽車頂篷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由于ー些汽車車身設計的需要,這些汽車頂篷的天窗及前后沿需將這些部位的外觀面朝其背面內翻形成包邊,以消除間隙及避免乘客看到這些產品的切割面帶來的不適感,最終提高汽車整體內飾的檔次與舒適度,傳統エ藝解決這類需求需將頂篷分ニ步法成型,先壓制成頂篷骨架基材,再切割周邊與孔位,再利用模具貼合面料,然后將面料包裹至基材背面形成頂篷周邊·的包邊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種エ藝步驟簡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的ー種汽車頂篷的生產方法。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ー種汽車頂篷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材料烘溫將頂篷基材輸送入烘箱進行烘溫,烘溫時間控制在3(T60秒,烘溫溫度控制在18(T200°C,所述頂篷基材為復合好玻璃纖維的聚氨酯發泡板材,在聚氨酯發泡板材的上表面具有3(T60g/ m2的熱熔膜層; b、壓制成型烘溫好的頂篷基材利用輸送設備送入液壓成型機中的下模模具的上方,將頂篷面料鋪在烘溫好的頂篷基材上,成型機帶著上模模具下壓,壓制成型時下模模具與下模模具的溫度均控制在15 35°C,壓制成型時上模模具的壓カ控制在5 10MPa,壓制成型時間控制在3(T60秒,壓制成型后得到汽車頂篷坯件; C、切割將汽車頂篷坯件取出后放入水切割設備內進行切割,得到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 d、放料定位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放入并在包邊設備內的底托上進行定位,頂篷面料朝下,其背面朝上; b、烘溫軟化包邊設備內的熱壓模下降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的背面貼合進行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8(T200°C,熱壓模的壓カ控制在0. 5^0. 7 MPa,加熱時間控制在5(T70秒,使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 C、包邊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后,利用包邊設備內的氣動壓模將頂篷面料與頂篷基材一體向頂篷背面翻折,進行包邊,氣動壓模的壓合時間控制在40飛0秒,得到頂篷成品。所述的頂篷面料為針織面料或針刺無紡布面料。所述頂篷基材的厚度為5. 5^7. 5mm,頂篷基材的克重為60(Tl200g/ m2。所述水切割設備的切割壓カ控制在4500(T55000psi。本專利技術利用簡單的エ藝方法,實現了頂篷局部包邊效果,避免了頂篷生產先成型基材再貼合面料的ニ步法エ藝,節省了貼合模具的投入,又減少了頂篷的生產步驟,提高了效率,節約了人力投入,減少浪費,有效降低了有包邊需求的頂篷生產成本。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I 東風日產軒逸車型的LllK-E帶天窗頂篷 a、材料烘溫將頂篷基材輸送入烘箱進行烘溫,烘溫時間控制在55飛0秒,烘溫溫度控制在19(T200°C,所述頂篷基材為復合好玻璃纖維的聚氨酯發泡板材,在聚氨酯發泡板材的上表面具有5(T60g/ m2的熱熔膜層; b、壓制成型烘溫好的頂篷基材利用輸送設備送入液壓成型機中的下模模具的上方, 將頂篷面料鋪在烘溫好的頂篷基材上,成型機帶著上模模具下壓,壓制成型時下模模具與 下模模具的溫度均控制在25 35°C,壓制成型時上模模具的壓カ控制在5 8MPa,壓制成型時間控制在55飛0秒,壓制成型后得到汽車頂篷坯件; C、切割將汽車頂篷坯件取出后放入水切割設備內進行切割,得到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 d、放料定位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放入并在包邊設備內的底托上進行定位,頂篷面料朝下,其背面朝上; b、烘溫軟化包邊設備內的熱壓模下降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的背面貼合進行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9(T200°C,熱壓模的壓カ控制在0. 5^0. 7 MPa,加熱時間控制在6(T70秒,使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 C、包邊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后,利用包邊設備內的氣動壓模將頂篷面料與頂篷基材一體向頂篷背面翻折,進行包邊,氣動壓模的壓合時間控制在40飛0秒,得到頂篷成品。 實施例2 廣汽本田雅閣車型的2PX頂篷 a、材料烘溫將頂篷基材輸送入烘箱進行烘溫,烘溫時間控制在3(T45秒,烘溫溫度控制在18(T19(TC,所述頂篷基材為復合好玻璃纖維的聚氨酯發泡板材,在聚氨酯發泡板材的上表面具有3(T40g/ m2的熱熔膜層; b、壓制成型烘溫好的頂篷基材利用輸送設備送入液壓成型機中的下模模具的上方,將頂篷面料鋪在烘溫好的頂篷基材上,成型機帶著上模模具下壓,壓制成型時下模模具與下模模具的溫度均控制在15 25°C,壓制成型時上模模具的壓カ控制在8 10MPa,壓制成型時間控制在3(T45秒,壓制成型后得到汽車頂篷坯件; C、切割將汽車頂篷坯件取出后放入水切割設備內進行切割,得到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 d、放料定位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放入并在包邊設備內的底托上進行定位,頂篷面料朝下,其背面朝上; b、烘溫軟化包邊設備內的熱壓模下降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的背面貼合進行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8(Tl90°C,熱壓模的壓カ控制在0. 5^0. 7 MPa,加熱時間控制在50飛0秒,使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 C、包邊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后,利用包邊設備內的氣動壓模將頂篷面料與頂篷基材一體向頂篷背面翻折,進行包邊,氣動壓模的壓合時間控制在4(T50秒,得到頂篷成品。 實施例3 上海通用凱迪拉克車型的E18頂篷 a、材料烘溫將頂篷基材輸送入烘箱進行烘溫,烘溫時間控制在4(T50秒,烘溫溫度控制在185 195°C,所述頂篷基材為復合好玻璃纖維的聚氨酯發泡板材,在聚氨酯發泡板材的上表面具有4(T50g/ m2的熱熔膜層; b、壓制成型烘溫好的頂篷基材利用輸送設備送入液壓成型機中的下模模具的上方,將頂篷面料鋪在烘溫好的頂篷基材上,成型機帶著上模模具下壓,壓制成型時下模模具與下模模具的溫度均控制在2(T30°C,壓制成型時上模模具的壓カ控制在7、MPa,壓制成型時間控制在4(T50秒,壓制成型后得到汽車頂篷坯件; C、切割將汽車頂篷坯件取出后放入水切割設備內進行切割,得到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 d、放料定位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放入并在包邊設備內的底托上進行定位,頂篷面料朝下,其背面朝上; b、烘溫軟化包邊設備內的熱壓模下降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的背面貼合進行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85 195°C,熱壓模的壓カ控制在0. 5 0. 7 MPa,加熱時間控制在55 65秒,使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 C、包邊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后,利用包邊設備內的氣動壓模將頂篷面料與頂篷基材一體向頂篷背面翻折,進行包邊,氣動壓模的壓合時間控制在40飛0秒,得到頂篷成品。本專利技術的方法避免了傳統エ藝為解決這類需求需將頂篷分ニ步法成型,先壓制成頂篷骨架基材,再切割周邊與孔位,再利用模具貼合面料,最后將面料包裹至基材背面形成頂篷包邊效果的所有繁瑣步驟,只需ー步法使頂篷朝其背面內翻形成包邊,從而節省了貼合模具的投入,又減少了頂篷的生產步驟,提高了效率,節約了人力投入,減少浪費,有效降低了有包邊需求的頂篷生產成本,由于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是在不改變原來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頂篷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材料烘溫:將頂篷基材輸送入烘箱進行烘溫,烘溫時間控制在30~60秒,烘溫溫度控制在180~200℃,所述頂篷基材為復合好玻璃纖維的聚氨酯發泡板材,在聚氨酯發泡板材的上表面具有30~60g/㎡的熱熔膜層;b、壓制成型:烘溫好的頂篷基材利用輸送設備送入液壓成型機中的下模模具的上方,將頂篷面料鋪在烘溫好的頂篷基材上,成型機帶著上模模具下壓,壓制成型時下模模具與下模模具的溫度均控制在15~35℃,壓制成型時上模模具的壓力控制在5~10MPa,壓制成型時間控制在30~60秒,壓制成型后得到汽車頂篷坯件;c、切割:將汽車頂篷坯件取出后放入水切割設備內進行切割,得到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d、放料定位: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放入并在包邊設備內的底托上進行定位,頂篷面料朝下,其背面朝上;b、烘溫軟化:包邊設備內的熱壓模下降與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的背面貼合進行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80~200℃,熱壓模的壓力控制在0.5~0.7?MPa,加熱時間控制在50~70秒,使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c、包邊:汽車頂篷坯件切割件在需要包邊的位置軟化后,利用包邊設備內的氣動壓模將頂篷面料與頂篷基材一體向頂篷背面翻折,進行包邊,氣動壓模的壓合時間控制在40~50秒,得到頂篷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煒,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吉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