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屬于植物水分涵養調節設備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包括外筒,其中所述的外筒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在外筒內中部設有內管,內管的側壁分布有若干內通孔,在外筒頂端設有活動帽,在外筒和內管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透水透氣海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且水分調節效果良好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用于大樹移植時的水分涵養調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分調節裝置,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和水分涵養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水分營養管理是大樹移植后的重要養護環節,大樹的移植基本依賴操作人員的經驗以及移植技術,因此對大樹移植后的存活率有一定的影響。新移植的大樹由于 根系未在土壤中扎穩根,生命力比較弱,移植后需定時澆灌和施肥,在澆灌使土壤濕潤的同時也要及時疏水防止根系缺氧腐爛。而目前尚無設備可以同時完成上述的各項需求,尤其是既可以及時知道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從而及時進行澆灌或是疏水處理,更可以涵養雨水,自動調節土壤濕度。另外,在目前的綠化養護中,往往將瞬時聚集的雨水視為廢物,通過設備或地下管道將天然雨水排走;而另一方面又消耗大量水資源進行灌溉。耗費水資源的同時也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存在操作不夠科學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生態學原理,融入暴雨峰值調節技術,實現土壤營養水分自動調節效果良好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包括外筒,其中所述的外筒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在外筒內中部設有內管,內管的側壁分布有若干內通孔,在外筒頂端設有活動帽,在外筒和內管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透水透氣海綿。進一步的,上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中,所述的內管下端固定在外筒內底部。上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中,所述的活動帽為錐形,在活動帽上端中部設有一端導管,在該導管上端裝有防護蓋,所述的防護蓋上端面分布有若干透氣集水孔。上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中,所述的外筒和防護蓋的外表包裹有土工布。上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中,所述的活動帽側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上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中,所述的海綿以中密度海綿為佳。本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外筒側面的外通孔、內管側面的內通孔以及填充在外筒和內管之間的海綿相配合,可實現下述幾方面的功能(I)涵養土壤水分,自動調節濕度。水資源富足時自動儲存水分,待土壤環境干燥時慢慢的釋放水分。本技術的裝置可持續地調節土壤濕度,防止土壤過干或過濕,使其處于恒定范圍,有利于樹木生長。(2)涵養液態肥料,增加肥料利用率,實現長效施肥。將液態肥料灌入內管,中密度海綿會自動儲存肥料,遇水時會緩慢釋放養分。(3)透氣疏水,利于觀察土壤濕度。內管上設置的第二透氣管,既可用于土壤透氣,也可用于觀察土壤含水量,活動防護蓋可以防止樹葉土渣等廢物在管內堆積。當土壤長期積水時,可放入抽水管進行排水。(4)選用低成本材料,推廣普及性強。裝置材料及尺寸在市場上很常見,易于購買,成本低廉;活動管帽靈活拆卸,可定期更換填充物,裝置壽命長達50年。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外筒I、外通孔la、內管2、內通孔2a、活動帽3、導管3a、通孔3b、海綿4、防護蓋5、透氣集水孔5a、土工布6、碎石層7、種植土壤層8。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I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包括外筒I,在外筒I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Ia,在外筒I的內部中間設有內管2,內管2下端固定在外筒I的內底部,在內管2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內通孔2a ;本實施例中的外筒I和內管2均采用PVC管,所選用的材料及尺寸在市場上很常見,易于購買成本低廉,壽命長。在外筒I上端設有活動帽3,活動帽3外形為錐形,在活動帽3上端中部設有一端導管3a,在該導管3a上端裝有防護蓋5,在防護蓋5上端面分布有若干透氣集水孔5a,防護蓋5在防止大顆粒雜物進入外筒I的同時,還可以達到通風透氣和集水的作用。本實施例還在活動帽3側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3b,也是方便透氣和集水;在外筒I和內管2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海綿4,本實施例中的海綿4為中密度海綿,取下活動帽3可以方便更換海綿4 ;本實施例進一步地,在外筒I、內管2和防護蓋5的裸露部外圍包裹有土工布6,便于將裝置埋入地下。參閱圖2所示,具體使用時,在待安裝本技術的地基上找坡度在三度左右的斜坡,方便雨水集中。然后挖好基坑,基坑的深度及水平尺寸均要大于本技術的調節裝置,接著在基坑底部鋪設一層D30-50的碎石層7,將本技術的裝置放入基坑內,再在裝置四周填充一層D30-50的碎石,從而在裝置外圍形成一層碎石層7,在碎石層7外則是普通的種植土壤層8。當水資源富足時,通過海綿4吸水可以自動儲存水分,待土壤環境干燥時則可以慢慢的釋放水分。當需要施肥時,可以將液態肥料灌入內管2,液態肥料通過內通孔2a被海綿4自動吸收儲存,遇水時就會緩慢釋放養分,實現長效施肥。本裝置能大大節省水系統中供給灌溉用水量,節省灌溉人工,提高地表水資源利用率,給移植大樹提供穩定的優質的生長環境。同時,本技術的裝置具有多種功用,集合了透氣增氧、觀察土壤水分、抽水防積水、土壤濕度自動涵養、肥料養分自動釋放、提高雨水利用率六大功能。權利要求1.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包括外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I)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la),在外筒(I)內中部設有內管(2),內管(2)的側壁分布有若干內通孔(2a),在外筒⑴頂端設有活動帽(3),在外筒⑴和內管⑵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透水透氣海綿(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管⑵下端固定在外筒⑴內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帽(3)為錐形,在活動帽(3)上端中部設有一端導管(3a),在該導管(3a)上端裝有防護蓋(5),所述的防護蓋(5)上端面分布有若干透氣集水孔(5a)。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I)和防護蓋(5)的外表包裹有土工布(6)。5.根據權利要求I或3任一所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帽(3)側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3a)。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綿(4)為中密度海綿。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屬于植物水分涵養調節設備
,其技術要點包括外筒,其中所述的外筒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在外筒內中部設有內管,內管的側壁分布有若干內通孔,在外筒頂端設有活動帽,在外筒和內管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透水透氣海綿;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且水分調節效果良好的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用于大樹移植時的水分涵養調節。文檔編號A01G29/00GK202565895SQ2012201789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專利技術者曾非凡, 湯啟強 申請人: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樹移植根系營養水分涵養調節裝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外通孔(1a),在外筒(1)內中部設有內管(2),內管(2)的側壁分布有若干內通孔(2a),在外筒(1)頂端設有活動帽(3),在外筒(1)和內管(2)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透水透氣海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非凡,湯啟強,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