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所述圍欄設于發酵床上且置于房舍內,所述圍欄內一端設有豬槽,所述圍欄另一端與房舍的側壁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所述飲水器下方設有托盤,所述托盤一端伸出側壁外且置于排水溝上方,所述房舍內設有通風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而且既防暑又高溫,給生豬生長提供了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養殖業
,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生豬圈舍,需要定期清理豬糞,還需用清水沖洗,大量的廢棄物、排泄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而且由于環境的惡劣,生豬長期呆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生病,生豬吃藥后藥物又容易殘留在豬肉內,影響肉質安全,而且露天式的圈舍,冬冷夏熱,不利于生豬的健康成長,因此有必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實用的新型生豬養殖圈舍。 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所述圍欄設于發酵床上且置于房舍內,所述圍欄內一端設有豬槽,所述圍欄另一端與房舍的側壁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所述飲水器下方設有托盤,所述托盤一端伸出側壁外且置于排水溝上方,所述房舍內設有通風裝置。其中,所述房舍的舍頂用透氣瓦片制成,所述通風裝置為側壁上制有的透氣窗和橫梁上設有的風扇。其中,所述房舍的舍頂上設有換氣窗,所述通風裝置為為側壁上制有的透氣窗和橫梁上設有的風扇。進一步地,所述房舍內設有兩個圍欄,且兩個圍欄中間設有水泥走道,所述水泥走道方為泥土地面。進一步地,所述發酵床的厚度為60_80cm。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I、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泄物排出養豬場,基本上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標準,大大減輕了養豬業對環境的污染;2、相對節省人力,由于不需要清糞,按常規飼養,能增強每員飼養量;3、正常情況下可節省藥費,豬吃了發酵床的微生物菌以后,能幫助消化,一定程度下可提高豬群的抵抗力,發酵床養殖減少了藥物的使用,同時減小了豬肉的藥物殘留問題;4、節約水和能源,常規養豬,需大量的水來沖洗,而采用此圈舍只需提供生豬的飲用水,能省水80 90% ;發酵床能產生熱量,豬舍冬季無須耗煤耗電加溫,節省能源支出;5、節省飼料,豬糞給菌類提供豐富的營養,促使發酵床內的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生豬通過拱食圈底發酵床中填充料的菌體蛋白,補充了營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節省一部分飼料;6、發酵床的墊料在使用I年半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樹、農作物的生物有機肥,達到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7、經過改造的豬圈舍,裝上透氣窗,留好天窗或者裝上風機,避免了北方夏季畜禽圈舍溫度過高,既防暑又高溫,給生豬生長提供了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I描述本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5,所述圍欄5設于發酵床12上且置于房舍3內,所述圍欄5內一端設有豬槽7,所述圍欄5另一端與房舍3的側壁10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4,所述飲水器4下方設有托盤11,所述托盤11 一端伸出側壁10外且置于排水溝9上方,所述房舍3內設有通風裝置。優選方案之一,所述房舍3的舍頂I用透氣瓦片制成,所述通風裝置為側壁10上制有的透氣窗8和橫梁13上設有的風扇2。優先方案之二,所述房舍3的舍頂I上設有換氣窗,所述通風裝置為為側壁10上制有的透氣窗8和橫梁13上設有的風扇2。所述房舍3內設有兩個圍欄5,且兩個圍欄5中間設有水泥走道6,所述水泥走道6下方為泥土地面,所述發酵床12的厚度為60-80cm。上述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技術實施范圍,故凡以本技術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技術權利要求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5),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欄(5)設于發酵床(12)上且置于房舍(3)內,所述圍欄(5)內一端設有豬槽(7),所述圍欄(5)另一端與房舍(3)的側壁(10)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4),所述飲水器(4)下方設有托盤(11),所述托盤(11) 一端伸出側壁(10)外且置于排水溝(9)上方,所述房舍(3)內設有通風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舍(3)的舍頂⑴用透氣瓦片制成,所述通風裝置為側壁(10)上制有的透氣窗(8)和橫梁(13)上設有的風扇⑵。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舍(3)的舍頂⑴上設有換氣窗,所述通風裝置為為側壁(10)上制有的透氣窗(8)和橫梁(13)上設有的風扇⑵。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舍(3)內設有兩個圍欄(5),且兩個圍欄(5)中間設有水泥走道¢),所述水泥走道(6)下方為泥土地面。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床(12)的厚度為60_80cmo專利摘要提供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所述圍欄設于發酵床上且置于房舍內,所述圍欄內一端設有豬槽,所述圍欄另一端與房舍的側壁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所述飲水器下方設有托盤,所述托盤一端伸出側壁外且置于排水溝上方,所述房舍內設有通風裝置。本技術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而且既防暑又高溫,給生豬生長提供了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文檔編號A01K1/035GK202565917SQ2012200739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日專利技術者王勃森, 黎軍林, 龔宏智, 李曉成, 劉建武, 趙建武, 趙都 申請人:黎軍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生豬養殖圈舍,包括圍欄(5),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欄(5)設于發酵床(12)上且置于房舍(3)內,所述圍欄(5)內一端設有豬槽(7),所述圍欄(5)另一端與房舍(3)的側壁(10)處設有供生豬飲水的飲水器(4),所述飲水器(4)下方設有托盤(11),所述托盤(11)一端伸出側壁(10)外且置于排水溝(9)上方,所述房舍(3)內設有通風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勃森,黎軍林,龔宏智,李曉成,劉建武,趙建武,趙都,
申請(專利權)人:黎軍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