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1,墻體1由多塊夾芯板2組成,夾芯板2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3,夾芯板2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4與凹槽5,凸棱4與凹槽5的對接處設有皮墊6。在組裝板房時,墻體1與板房框架采用“U”型鐵和穩釘連接,只要將夾芯板2上的凸棱4與凹槽5對正就可方便的定位,組裝省時省力,對正容易,凸棱4與凹槽5之間壓緊后形成配合較好的密封面,阻止了風直接進入板房內,防寒效果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 O級特大地震, 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面臨我國自然災害嚴重的基本國情,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全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汶川震區的災害調查和科考結論表明,提高抗震設防能力是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性措施。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主要原因一是地震大,而抗震設防能力低,重災區房屋建筑的最大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重災區造成的破壞烈度達VIII XI度,房屋破壞在所難免。二是不同的結構類型和建筑形式震害明顯不同,大開間、大開窗、外走廊等形式的磚混結構建筑震害最為嚴重。四是使用預制空心樓板和使用冷拔低碳鋼筋構件的房屋震害嚴重,五是農村“干打壘”等土筑墻形式和用泥、砂或糯米漿為主要粘結材料的房屋倒塌較多。目前,我國城鄉抗震設防能力總體上還不強,必須對城鄉建設提出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強化抗震設防的行政監管,把好抗震設防要求、抗震設計、抗震施工等各個環節,才能保障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只要房子不垮塌,就能減輕人員傷亡,也減輕了抗震救災的壓力。在抗震救災中,多建設的住宅大都為臨時性住宅,目前可拆裝的活動房屋種類繁多,但都存在防寒效果差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墻體由多塊夾芯板組成,夾芯板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夾芯板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與凹槽,凸棱與凹槽的對接處設有皮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在組裝板房時,只要裝將夾芯板上的凸棱與凹槽對正就可方便的定位,組裝省時省力,對正容易,凸棱與凹槽之間壓緊后形成配合較好的密封面,阻止了風直接進入板房內,防寒效果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I中墻體I的A-A截面圖。圖中I.墻體,2.夾芯板,3.苯板層,4.凸棱,5.凹槽,6.皮墊。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1,墻體I由多塊夾芯板2組成,夾芯板2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3,夾芯板2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4與凹槽5,凸棱4與凹槽5的對接處設有皮墊6。在組裝板房時,墻體I與板房框架采用“U”型 鐵和穩釘連接,只要將夾芯板2上的凸棱4與凹槽5對正就可方便的定位,組裝省時省力,對正容易,凸棱4與凹槽5之間壓緊后形成配合較好的密封面,阻止了風直接進入板房內,防寒效果好。權利要求1.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墻體由多塊夾芯板組成,夾芯板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夾芯板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與凹槽,其特征在于凸棱與凹槽的對接處設有皮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1,墻體1由多塊夾芯板2組成,夾芯板2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3,夾芯板2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4與凹槽5,凸棱4與凹槽5的對接處設有皮墊6。在組裝板房時,墻體1與板房框架采用“U”型鐵和穩釘連接,只要將夾芯板2上的凸棱4與凹槽5對正就可方便的定位,組裝省時省力,對正容易,凸棱4與凹槽5之間壓緊后形成配合較好的密封面,阻止了風直接進入板房內,防寒效果好。文檔編號E04B2/72GK202577585SQ20122024232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6日專利技術者馬長征 申請人:馬長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拆裝方便的抗震救災臨時用房,包括墻體,墻體由多塊夾芯板組成,夾芯板內有玻璃絲網布苯板層,夾芯板的對接面為相互吻合的凸棱與凹槽,其特征在于:凸棱與凹槽的對接處設有皮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長征,
申請(專利權)人:馬長征,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