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用于促進長期演進(LTE)通信系統中的穩健前向切換的方法和裝置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根據35U.S.C.§119(e)要求于2010年4月9日提交的題為METHODANDAPPARATUSTHATFACILITATESAROBUSTFORWARDHANDOVERFORLONGTERMEVOLUTIONUSEREQUIPMENT(促進長期演進用戶裝備的穩健前向切換的方法和裝置)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S/N.61/322,660、以及于2010年4月9日提交的題為METHODANDAPPARATUSTHATFACILITATESAROBUSTFORWARDHANDOVERFORLONGTERMEVOLUTIONUSEREQUIPMENTUSINGUSEREQUIPMENTIDENTITIES(使用用戶裝備身份來促進長期演進用戶裝備的穩健前向切換的方法和裝置)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S/N.61/322,782的優先權。這些申請中的每一件申請的全部內容由此通用地通過援引納入于此。領域本申請一般涉及無線通信系統。本申請尤其但并非排他地涉及用于促進諸如LTE通信系統之類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穩健前向切換的方法和裝置。背景無線通信系統被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的通信內容(諸如語音、數據、視頻、及類似物),并且部署很可能隨著引入新的面向數據的系統(諸如長期演進(LTE)系統)而增加。無線通信系統可以是能夠通過共享可用系統資源(例如,帶寬和發射功率)來支持與多用戶通信的多址系統。此類多址系統的示例包括碼分多址(CDMA)系統、時分多址(TDMA)系統、頻分多址(FDMA)系統、3GPP長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4.09 US 61/322,660;2010.04.09 US 61/322,782;1.一種用于促成通信系統中的前向切換的方法,包括:由用戶終端建立與第一基站的連接,所述連接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通狀態;在所述用戶終端處存儲與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連接相關聯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物理蜂窩小區身份(PCI)和蜂窩小區無線電網絡臨時標識符(C-RNTI);由所述用戶終端選擇第二基站;在所述用戶終端處發起從所述第一基站至所述第二基站的前向切換;在所述用戶終端處接收與所述第二基站相關聯的第二身份信息;與所述第二基站重新建立所述RRC連通狀態;在所述RRC連通狀態的重新建立與至所述第二基站的連接建立完成之間,由所述用戶終端聲明無線電鏈路故障(RLF);以及由所述用戶終端使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發起重新建立與第三基站的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聲明RLF發生在RRC連接重配置規程完成之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站是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不同的基站。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站和所述第一基站是同一基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在所述用戶終端處接收與所述第三基站相關聯的第三身份信息;在與所述第三基站的所述RRC連通狀態的建立與至所述第三基站的連接建立完成之間,由所述用戶終端聲明與所述第三基站相關聯的第二RLF;以及使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重新建立與第四基站的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無視在與所述第三基站重新建立所述RRC連通狀態期間接收到的所述第三身份信息。7.一種用戶終端,包括:處理器模塊,配置成協同接收機模塊和發射機模塊來建立與第一基站的連接,所述連接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通狀態;存儲器模塊,配置成存儲與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連接相關聯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物理蜂窩小區身份(PCI)和蜂窩小區無線電網絡臨時標識符(C-RNTI);其中所述處理器模塊進一步配置成選擇第二基站;并且所述發射機模塊協同所述處理器模塊被進一步配置成發起從所述第一基站至所述第二基站的前向切換;其中所述處理器模塊進一步配置成協同所述接收機模塊在所述RRC連通狀態的建立與至所述第二基站的連接建立完成之間聲明無線電鏈路故障(RLF);并且其中所述發射機模塊被進一步配置成在所述RLF的聲明之后使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一用戶終端信息發起重新建立與第三基站的連接。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聲明RLF發生在RRC連接重配置規程完成之前。9.一種用戶終端,包括:用于建立與第一基站的連接的裝置,所述連接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通狀態;用于存儲與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連接相關聯的第一身份信息的裝置,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物理蜂窩小區身份(PCI)和蜂窩小區無線電網絡臨時標識符(C-RNTI);用于選擇第二基站的裝置;用于發起所述用戶終端與所述第二基站之間的前向切換的裝置;用于接收與所述第二基站相關聯的第二身份信息的裝置;用于與所述第二基站重新建立所述RRC連通狀態的裝置;用于在所述RRC連通狀態的重新建立與至所述第二基站的連接建立完成之間聲明無線電鏈路故障(RLF)的裝置;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發起重新建立與第三基站的連接的裝置。10.一種用于促成通信系統中的前向切換的方法,包括:在目標基站處從用戶終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用于發起所述用戶終端與所述目標基站的連接的消息;從所述目標基站向所述用戶終端發送第二消息以發起接入所述目標基站;在所述目標基站處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連接重建請求消息,所述連接重建請求消息包括來自所述用戶終端的用于檢索存儲在源基站處的用戶上下文的第一身份信息;在所述目標基站處發起從所述源基站檢索所述用戶上下文;響應于檢索所述用戶上下文失敗而從所述目標基站向所述用戶終端傳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告知所述用戶終端繼續前向切換而不執行隨機接入信道(RACH)規程;以及在所述目標基站處從所述用戶終端接收連接請求消息。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在收到所述連接請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用戶終端發送連接建立消息。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建立消息是RRC連接建立消息。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請求消息是RRC連接請求消息,所述連接請求消息是在沒有收到來自所述用戶終端的在前的隨機接入信道(RACH)規程信令的情況下接收到的。14.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