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在所述輪體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在所述輪體外緣上并沿外緣周向設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彈性層設在凹槽的上面。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有效地減緩了樁體制作過程中,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沖擊,消除出了因沖擊引起的高頻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的輻射噪音。采用凹槽設計,能使上述輪體和耐磨彈性層之間能牢固地結合,增加聚氨酯的扶著力,同時將聚氨酯材料的內部熱耗散到到最小。本發明專利技術源于“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編號:CXLX12_063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離心機配件,具體說是一種離心機跑輪。
技術介紹
管樁生產過程中,離心為必不可少的一步,通過離心工藝使得‘放入在管模里的混泥土’變得密實,同時使得預置樁初步成型。方樁是外方內圓,對于管模來說,中間沒有心軸,因此,中間圓孔就是通過離心工藝自然成型的。方樁的生產過程,主要是將混泥土放入管模里,進行離心,高溫高壓處理,凝結成型,最后開模。管模內放入攪拌好的混泥土,就封口,將管模放在離心機上,進行離心成型。主要是通過電機動力傳遞到傳動軸,傳動軸上安裝有跑輪,通過跑輪旋轉,帶動管模旋轉,由于管模旋轉,從而達到離心效果。 現有技術中,現有離心機的振動非常大,因此在車間的噪聲也很大。通過實驗測試現有離心機的機外輻射噪聲高達104分貝。對工人的工作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通過分析產生振動與噪聲的主要來源于樁體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相互沖擊。由于質量大,高速運轉,因此沖擊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離心機運轉振動與噪聲的降低的離心機跑輪。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在所述輪體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有效地減緩了樁體制作過程中,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沖擊,消除出了因沖擊引起的高頻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的輻射噪音。為了使上述輪體和耐磨彈性層之間能牢固地結合,增加聚氨酯的扶著力,同時將聚氨酯材料的內部熱耗散到到最小,在所述輪體外緣上并沿外緣周向設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彈性層設在凹槽的上面。為了使離心機跑輪能更加平穩地轉動,優選,當輪體上凹槽為兩道以上時,凹槽在輪體上呈對稱分布。為了能使上述輪體和耐磨彈性層能有效地結合,同時又能保證響跑輪的強度,優選,所述凹槽的深為l-5mm。為了能更加有效地減少噪音,同時能保證離心效率,優選,所述耐磨彈性層的厚度為6-12mm。此處耐磨彈性層的厚度不計槽深。為了使輪體和耐磨彈性層能更好地結合,優選,所述凹槽的形狀為倒等腰梯形。將上低邊短,下底邊長的等腰梯形定義為正等腰梯形;上底邊長,下底邊短的等腰梯形定義為倒等腰梯形。為了進一步提高輪體和耐磨彈性層的結合程度,進一步優選,所述等腰梯形的腰與水平面所成的銳角為40-50度。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能保證倫理和耐磨彈性層的緊密結合,優選,所述的凹槽有兩道,對稱地分布在輪體周邊上,倒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為13-17mm。上述耐磨彈性層優選為聚氨酯樹脂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地減緩樁體制作過程中,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沖擊,能消除因沖擊引起的高頻振動,從而能減少振動的輻射噪音。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上Z處放大示意圖;圖3為離心機簡化模型降噪分析模型;圖4為離心機簡化模型降噪分析中模態分析求解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專利技術的內容,但本專利技術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實施例I如圖I、圖2所示,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1,在輪體I外緣上并沿外緣周向設有一道以上的凹槽2,在具有凹槽2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3,其中耐磨彈性層3所用材料為聚氨酯這樣就能使得耐磨彈性層3設在凹槽2的上面并且增加聚氨酯的扶著力,同時將聚氨酯材料的內部熱耗散到到最小。當輪體I上凹槽2為兩道以上時,凹槽2在輪體I上呈對稱分布。每個凹槽2的深為l_5mm,耐磨彈性層3的厚度為6_12mm,此處耐磨彈性層3的厚度不計槽深。每個凹槽2的形狀為倒等腰梯形,該等腰梯形的腰與水平面所成的銳角為40-50度。倒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為13-17mm。優選方案輪體I上設有對稱分布的兩道凹槽2,凹槽2的形狀為倒梯形,倒梯形的下底邊長為15mm,輪體I的厚為100mm,倒梯形底邊最靠近輪體I邊緣的一端距輪體I邊緣的距離為20mm,到等腰梯形的腰與水平面所成的銳角為45度,耐磨彈性層3的厚度為8mm (不計凹槽2深度),槽深為2_。將樁體模具放在離心機的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在主動輪的帶動之下便可完成離心工序。本專利技術原理是由于主動輪和從動輪的跑輪上都設有耐磨彈性層3,有效地減緩了樁體制作過程中,樁體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沖擊,消除了因沖擊引起的高頻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的輻射噪音。下面通過管樁離心機簡化模型降噪分析來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一、建立離心機簡化模型跑輪建模時用彈簧K代替,管模用質量塊m代替,模型如圖3所示。二、定義單元參數把質量塊質量設為54kg,彈簧剛度設為25000000N/m,在‘ansys’分析軟件中的步驟圖其中阻尼系數設為O。三、模態分析在‘ansys’分析軟件中模態分析結果知固有頻率為108HZ,求解圖如圖4所示。四、無阻尼諧響應分析在I號彈簧上施加沿彈簧方向的單位位移激勵,求無阻尼諧響應。五、有阻尼諧響應分析重復步驟二定義單元參數、步驟四無阻尼諧響應分析,只需把阻尼系數設為2000即可(聚氨酯橡膠材料等效的阻尼系數),然后進行同樣的諧響應分析。六、諧響應分析數據對比固有頻率108HZ附近無阻尼與有阻尼時振幅和相位對比數據如下權利要求1.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I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輪體(I)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3)。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輪體(I)外緣上并沿外緣周向設有一道以上的凹槽(2),所述耐磨彈性層(3)設在凹槽(2)的上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當輪體(I)上凹槽(2)為兩道以上時,凹槽(2 )在輪體(I)上呈對稱分布。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深為l-5mm。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形狀為倒等腰梯形。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的腰與水平面所成的銳角為40-50度。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有兩道,對稱地分布在輪體(I)周邊上,,倒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為13-17_。8.如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彈性層(3)的厚度為6_12mm。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離心機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彈性層(3)為聚氨酯樹脂層。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在所述輪體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在所述輪體外緣上并沿外緣周向設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彈性層設在凹槽的上面。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有效地減緩了樁體制作過程中,模具與離心機跑輪之間的沖擊,消除出了因沖擊引起的高頻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的輻射噪音。采用凹槽設計,能使上述輪體和耐磨彈性層之間能牢固地結合,增加聚氨酯的扶著力,同時將聚氨酯材料的內部熱耗散到到最小。本專利技術源于“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編號CXLX12_0632。文檔編號B28B21/30GK102825656SQ201210320620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日專利技術者左言言, 曾憲任, 魏明濤 申請人:江蘇中技樁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心機跑輪,包括輪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輪體(1)的外緣上包覆有耐磨彈性層(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言言,曾憲任,魏明濤,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中技樁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