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車輛及其擺動式支腿,其中,所述擺動式支腿包括:支腿本體,其設置于車體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其連接于所述支腿本體,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配置為控制所述支腿本體的收起和放開;防夾組件,其與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連接,所述防夾組件配置為在所述支腿本體收起過程中監測到收起范圍內存在障礙物時,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因此,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擺動式支腿不需專人守護,通過設置的防夾組件實現自動防止夾傷。而且,所述擺動式支腿安裝簡單方便,不占用空間,不妨礙施工,便于維護,不受惡劣施工環境影響,且成本較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及其擺動式支腿。
技術介紹
現有的防夾安全裝置主要應用在車窗、車門等人員或肢體的進出口處,但這類車窗檢測防夾的裝置并不適宜支腿防夾。目前,對支腿進行防夾時采用的方法是,給支腿收放區域標示為非安全區,由專人監控,如有危險,人工控制收放手柄,或在支腿收起時發送警示聲音,提示人員注意安全。 但是,由于施工現場一般聲音嘈雜,各種警示的聲音類似,現場施工人員易對此產生麻木,支腿收起時發送的警示聲音,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對于采用專人的監控,由于有時監控人員缺失或疏忽,危險依然存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車輛及其擺動式支腿,以解決支腿收起時的安全問題,并實現自動防夾功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擺動式支腿,該擺動式支腿包括支腿本體,其設置于車體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其連接于所述支腿本體,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配置為控制所述支腿本體的收起和放開;防夾組件,其與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連接,所述防夾組件配置為在所述支腿本體收起過程中監測到收起范圍內存在障礙物時,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進一步地,上述裝置中,所述防夾組件包括傳感器,其設置于所述支腿本體上和/或與支腿本體相鄰的車體的邊緣處,所述傳感器配置為監測支腿本體的收起范圍內是否存在障礙物;控制器,其與支腿收放執行機構、所述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器配置為監測所述支腿本體是否處于收起狀態,以及在監測到所述支腿本體處于收起狀態時檢測傳感器的監測結果,并判斷是否指示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防夾控制機構,其與所述控制器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連接,所述防夾控制機構配置為根據控制器發出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優選地,上述裝置中,所述防夾組件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并配置為在所述控制器發出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的操作指令時發出警報。優選地,上述裝置中,所述報警器為聲光報警器。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中,所述傳感器為電場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或電感式傳感器、或電容式傳感器、或霍爾式傳感器、或超聲波傳感器、或微波傳感器,其沿所述支腿本體和/或與支腿本體相鄰的車體的邊緣處縱向排列。可替換地,上述裝置中,所述傳感器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分立的光電傳感器,所述發送方和接收方分別位于所述支腿本體上和與支腿本體相鄰的車體的相應邊緣處。優選地,上述裝置中,所述防夾控制機構還配置為在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時,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反向運轉所述支腿本體。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設置有車體、以及上述任一種所述的擺動式支腿;其中,所述擺動式支腿設置于所述車體上。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勢所述擺動式支腿不需專人守護,通過設置的防夾組件實現自動防夾功能。而且,所述擺動式支腿安裝簡單方便,不占用空間,不妨礙施工,便于維護,不受惡劣施工環境影響,且成本較低。 由于上述任一種擺動式支腿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設有該擺動式支腿的車輛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擺動式支腿實施例的收放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擺動式支腿實施例的控制結構框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擺動式支腿實施例的控制原理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 車體2擺動式支腿a支腿展開角度10支腿本體21支腿收放開關22支腿收放執行機構30防夾組件31傳感器32控制器33防夾控制機構34報警器具體實施例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本專利技術的基本思想在于設計一種具有防夾安全警示和控制裝置的擺動式支腿,在支腿處采用多種檢測方法,并在檢測到障礙物位于擺動式支腿收起的工作范圍內或附近時,及時聲光報警并使支腿停止,必要時反向動作,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圖I和圖2,對本實施例提供的擺動式支腿2進行說明。所述擺動式支腿2設置于車輛的車體I上,如圖I所示,車體I上設置有左后、右后兩個擺動式支腿2。實線描繪的擺動式支腿2為放開位置,虛線描繪的擺動式支腿2為收起位置。所述放開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間的角度為支腿展開角度a。本實施例中,所述擺動式支腿2包括支腿本體10、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及防夾組件30以及支腿收放開關21。其中所述支腿本體10設置于車體I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連接于所述支腿本體10,支腿本體10與車體I通過轉軸或其他常規方式連接,其收放由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如液壓油缸控制。也就是說,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配置為控制所述支腿本體10的收起和放開。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即為控制支腿收起、放開的器件,一般是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位于支腿與車體之間,通常情況下,所述液壓油缸的活塞桿與支腿連接,所述液壓油缸的缸體與車體連接。這里,以液壓油缸為例對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的運作作進一步說明 所述液壓油缸被活塞分為兩個腔一有桿腔和無桿腔有桿腔進油,推動活塞桿縮進和無桿腔出油,支腿收起;無桿腔進油,推動活塞桿伸出和有桿腔出油,支腿展開。至于哪里進油由多路控制閥控制,所述多路控制閥有三種通路,即正向、反向和停止。所述多路控制閥原來由手柄(即支腿收放開關21)控制。本實施例增設防夾功能后,所述多路控制閥由防夾控制機構控制。液壓動力由液壓泵提供。液壓泵動力由車體柴油發動機提供。所述防夾組件30與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連接,所述防夾組件30配置為在所述支腿本體10收起過程中監測到收起范圍內存在障礙物時,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10。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收起范圍是指在所述支腿本體10的收起過程中,所述支腿本體10與車體I之間的區域。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上述實施例中,所述防夾組件30包括傳感器31、控制器32及防夾控制機構33和報警器34。其中所述傳感器31設置于所述支腿本體10上和/或與支腿本體10相鄰的車體I的邊緣處,所述傳感器31配置為監測支腿本體10的收起范圍內是否存在障礙物。所述控制器32與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連接并配置為監測所述支腿本體10是否處于收起狀態;所述控制器32與所述傳感器31連接,所述控制器32配置為在監測到所述支腿本體10處于收起狀態時檢測傳感器31的監測結果,并判斷是否指示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10。所述防夾控制機構33與所述控制器32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連接,所述防夾控制機構33配置為根據控制器32發出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10。防夾控制機構33可以是一個多路控制閥或一組繼電器。它可以有多種控制方式,例如I)防夾控制機構33可由這種方式改進而成將原來的手動切換多路控制閥換成電磁驅動多路控制閥,并由控制器32控制該多路控制閥,原手動桿加裝接近開關或可改成按鈕形式開關,然后接控制器進行檢測。2)防夾控制機構33可為另一個多路控制閥,位于原多路控制閥與液壓油缸油路之間,控制器32控制該防夾控制機構33,直接對液壓油缸油路進行控制。為便于實現,該防夾控制機構33可以是電磁驅動多路控制閥。可選的是,該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擺動式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本體(10),其設置于車體(1)上;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其連接于所述支腿本體(10),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配置為控制所述支腿本體(10)的收起和放開;防夾組件(30),其與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連接,所述防夾組件(30)配置為在所述支腿本體(10)收起過程中監測到收起范圍內存在障礙物時,控制所述支腿收放執行機構(22)停止收起所述支腿本體(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壯志,蔣文勇,巨明,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