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再現在車輛行駛時在車輛的客廂中產生的與車體的振動相關聯的異響的方法,以及用于在該方法中使用的夾具。
技術介紹
當車輛行駛時,其客廂有時會產生不應該在其中產生的異響。這種異響包括例如儀表板的顫振(當發動機振動時,車體部件或小的零件發生振動并且彼此接觸時產生的異響)。當要求車輛制造商或車輛修理廠修理車輛以停止顫振時,現場服務人員診斷車輛,同時實際駕駛車輛以便確認異響如何產生以及在哪兒產生。另選地,現場服務人員將車輛放置在激振器上,強制車輛振動以再現異響,確認產生異響的位置,并且診斷車輛(日本專利No.3885297)。
技術實現思路
實際駕駛車輛并再現異響是非常麻煩的任務,并且其限制在于它需要駕駛過程。根據日本專利No. 3885297所公開的過程,必需提供激振器,該激振器需要相當大的設備投資,并且必然伴有該激振器本身的成本以及安裝該激振器的空間和費用。利用激振器對車輛進行診斷帶來了許多麻煩,包括將車輛移到激振器,操作激振器等。鑒于上述問題產生了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再現異響的方法,以及用于在這種方法中使用的夾具。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有一種再現在車輛行駛時在該車輛的客廂中產生的與車體的振動相關聯的異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用于限制發動機支架的緩沖功能的緩沖限制構件安裝在所述發動機支架上并且變速桿保持在空檔的狀態下,使用于推進所述車輛的發動機運轉,其中所述發動機支架以緩沖方式將所述發動機支承在所述車體上;以及在所述變速桿保持在所述空檔的狀態下增大所述發動機的轉速。根據本專利技術,在所述發動機支架的緩沖功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3.30 JP 2010-0780601.一種再現異響的方法,該異響是在車輛行駛時在該車輛的客廂中產生的與車體的振動相關聯的異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用于限制發動機支架(36)的緩沖功能的緩沖限制構件(10、100、150、200)安裝在所述發動機支架(36)上并且變速桿保持在空檔的狀態下,使用于推進所述車輛的發動機(34)運轉,其中所述發動機支架(36)以緩沖方式將所述發動機(34)支承在所述車體上,以及 在所述變速桿保持在空檔的狀態下增大所述發動機(34)的轉速。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再現異響的方法,其中,所述緩沖限制構件(10、100、150、200)包括支承構件(10、100、150、200),所述支承構件在所述發動機支架(36)以緩沖方式支承所述發動機(34)的位置處固定到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再現異響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構件(10、100、150、200)選擇性地以剛性固定方式和松固定方式支承所述發動機以用于調節所述振動的大小。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再現異響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構件(10、100、150、200)包括由螺紋緊固機構(106、116、124、126、160、162、168、170)連接的多個關節構件(102、104、152,154);并且 所述剛性固定模式和所述松固定模式由所述螺紋緊固機構(106、116、124、126、160、162、168、170)的緊固強度來調節。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再現異響的方法,其中,所述發動機支架(36)由螺紋緊固機構(44、46、48、52、56)固定到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體;并且 所述支承構件(10、100、150、200)由與所述發動機支架(36)共用的所述螺紋緊固機構(44、46、48、52、56)固定到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體。6.一種用于取消發動機支架(36)的緩沖功能的夾具(10、100、150、200),該夾具包括 支承構件(10、100、150、200),該支承構件在所述發動機支架(36)以緩沖方式支承所述發動機(34)的位置處固定到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體; 其中,所述支承構件(10、100、150、200)包括夾具(10、100、150、200),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凸緣(12、102),該第一凸緣保持抵靠所述發動機支架(36)的固定到所述發動機(34)的發動機固定部(38)并且由與該發動機固定部(38)共用的第一螺紋緊固機構(48、52)固定到所述發動機(34); 第二凸緣(16、102),該第二凸緣保持抵靠所述發動機支架(36)的固定到所述車體的車體固定部(46)并且由與該車體固定部(46)共用的第二螺紋緊固機構(44、56)固定到所述車體的構件;以及 剛體(20、104、152、154),該剛體使所述第一凸緣(12、102)和所述第二凸緣(16、102)彼此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夾具(100、150、200),其中,所述支承構件(100、150、200)包括 兩個安裝用剛性連接件(102),每個安裝用剛性連接件均具有安裝在所述發動機支架(36)的發動機側或車體側上的第一凸緣(110)和垂直于該第一凸緣(1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臼井明弘,
申請(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