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涉及神經外科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使用的通條為管狀,中間有一管蕊,手術時持通條從頭部切口插入經皮下通向腹部切口,拔出管蕊,導入硅膠引流管(管外徑2. 5mm),再拔出通條,硅膠引流管埋于頭部切口至腹部切口之皮下。這種結構的通條由于主體為空心管,管壁較薄,因此通條在使用過程中不夠堅硬,容易彎曲,皮下穿行的操作十分困難,往往導致不能一次性完成皮下隧道置管,手術時間延長,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手術質量;另外,這種管狀結構的通條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生產成本高,而且不易清洗和消毒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質地堅硬,易操作,可一次性形成頭部切口至腹部切口的皮下隧道,可縮短手術時間,且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簡單,容易清洗和消毒的腦室-腹腔分流通條。為實現這種目的,本技術包括通條主體和與通條主體的一端連接的握持部,所述通條主體為實心的金屬條,通條主體的另一端為尖端為弧形的錐形端部,在錐形端部上設有用于牽引引流管的穿孔。所述通條主體I的長度為500_800mm。所述通條主體I的直徑為3_6mm。所述穿孔的直徑為2. 6-3. Omm,優選為2. 8mm。所述穿孔的中心距尖端的距離為5_15mm,優選為10mm。所述通條主體由不銹鋼制成。所述握持部由木料或塑料制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通條主體為實心,因此相對現有技術的通條更堅硬,操作時,可一次性形成頭部切口至腹部切口的皮下隧道。又由于是實心結構,因此制作簡單,生產成本低,且容易清洗和消毒。在此基礎上,如果選用 ...
【技術保護點】
腦室-腹腔分流通條,包括通條主體和與通條主體的一端連接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通條主體為實心的金屬條,通條主體遠離握持部的另一端為尖端是弧形的錐形端部,在錐形端部上設有用于牽引引流管的穿孔。
【技術特征摘要】
1.腦室一腹腔分流通條,包括通條主體和與通條主體的一端連接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通條主體為實心的金屬條,通條主體遠離握持部的另一端為尖端是弧形的錐形端部,在錐形端部上設有用于牽引引流管的穿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腦室一腹腔分流通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條主體的長度為.500-800mmo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腦室一腹腔分流通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條主體的直徑為.3_6mm0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腦室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