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包括兩個氣瓶組、呼吸袋、吸收器;吸收器包括吸收罐、吸收劑、裝配口,呼吸袋包括呼吸口嘴、內氣袋、外氣袋、吸氣閥、呼氣閥、氣袋裝配口,氣瓶組包括氣瓶、開關組、壓力表;氣瓶通過氣嘴通入吸收罐,呼吸袋與氣瓶和吸收器通過氣袋裝配口和吸收器的裝配口相配裝連接;單個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與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相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反復換接氧氣吸收裝置,延長防護自救時間,可在礦井或其他工作場所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或窒息性災害等情況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礦井或其他工作場所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或窒息性災害時的安全救護裝置,特別是一種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
技術介紹
壓縮氧自救器主要在礦井或其他工作場所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或窒息性災害等情況使用,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壓縮氧自救器基本是一臺小型工作呼吸器,包含有減壓器、自動補給、手動補給、安全閥和自動排氣等一系列調節機構,其結構復雜,工藝要求高,救護使用時間有限,無法保證佩戴人員擁有迅速脫離危險區域的足夠時間,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事故。本申請人專利技術的一種“可換接壓縮氧呼吸防護自救器”(ZL94227047.9),雖然能解決上訴問題,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該自救器僅設有一個氣瓶,為了使配戴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脫 離危險區,氣瓶中壓縮氣體的體積一般為呼吸袋的兩倍左右,然而為了降低成本,該裝置未設置定量供氧裝置,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壓縮氣體沖破呼吸袋的情況,使自救器在使用時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反復換接氧氣吸收裝置延長防護自救時間的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包括兩個氣瓶組、呼吸袋、吸收器;所述氣瓶組包括氣瓶、開關組、壓力表;所述呼吸袋包括呼吸口嘴、內氣袋、外氣袋、吸氣閥、呼氣閥、氣袋裝配口,所述吸收器包括吸收罐、吸收劑、吸收器裝配口 ;氣瓶通過氣嘴通入吸收罐,所述呼吸袋、氣瓶和所述吸收器通過所述氣袋裝配口和所述吸收器裝配口相配裝連接;所述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均與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相同。氣袋裝配口包括內蓋板、外蓋板、彈簧、擋套、密封墊,在裝配狀態下,呼吸袋的氣路與吸收器氣路對應相通;在未裝配狀態下,氣袋裝配口的彈簧把內蓋板外蓋板壓檔在呼吸袋進出氣路口上,與環境隔絕。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為20L,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為20L。壓力表的讀數面垂直地面朝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優點本技術結構簡單,將原來的一個氣瓶組改成兩個型號較小的氣瓶組,單個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與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相同,就能很好的避免壓縮氣體沖破呼吸袋的情況的發生,從而讓使用更安全;可反復換接氧氣吸收裝置延長了防護自救時間的。將壓力表讀數面設置為垂直地面朝上,解決了以前的壓力表讀數面在側面,不方便觀察剩余氣量的問題,使用者可以更快地觀察到剩余氣量,及時更換氣瓶組和吸收器,達到自救防護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在換接時取下吸收器和氣瓶組部分時,呼吸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包括兩個氣瓶組、呼吸袋、吸收器;氣瓶組均包括氧氣瓶16、開關10、壓力表11、氣嘴9 ;吸收器包括吸收罐15、吸收劑8、裝配口 7 ;氣瓶組與吸收器用軟導管連接,氣嘴9通入吸收罐15內;呼吸袋包括呼吸口嘴、內氣袋13、外氣袋12、呼氣閥3、吸氣閥4、氣袋裝配口,呼吸口嘴包括牙墊I和口片14,氣袋裝配口包括內蓋板17、彈簧18、擋套19、外蓋板20、密封墊21,呼吸袋通過氣袋裝配口與吸收 器裝配口 7配裝連接成一臺呼吸自救器。該自救器的結構及工作狀態的自救器原理如圖I所示,佩戴者咬住口片14,其邊沿置于唇5和牙6之間,咬緊牙墊I并用鼻夾夾緊鼻子,用嘴呼吸,同時打開氧氣瓶16上設的開關10,氧氣通過氣嘴9進入吸收罐15和外氣袋12等整個系統。呼氣時,氣流由牙墊I間隙沿方向a沖開呼氣閥3進入內氣袋13再進入吸收罐15濾去呼出的CO2后進入外氣袋12,氣流的流通回路由內蓋板17、外蓋板20、吸收罐上設置的擋板及開口構成,此時擋套19和密封墊21被壓在吸收罐15的擋板面上保證了系統與外界隔離。吸氣時氣流沿方向b打開吸氣閥4進入口腔和氣管2,如此完成一個呼吸周期。當打開的第一個氣瓶中的氧氣用盡時,再將第二個氧氣瓶打開繼續使用,當第二個氧氣瓶進入氣袋中的氧氣快要用盡時,并且還未撤出災區,應當更換備用儀器,換接過程是首先將呼吸袋組(包括外氣袋12、內氣袋13、內蓋板17、彈簧18、擋套19、外蓋板20、密封墊21、咬緊牙墊I、呼氣閥3、吸氣閥4等組合)與吸收器及氣瓶組(包括裝配口 7、吸收罐15、吸收劑8、氣嘴9、開關10、壓力表11、氧氣瓶16等組合)分離。用手握虛線所示部分D繞軸線0轉動一定角度,即可將呼吸袋組與吸收器分開,呼吸袋D部變成圖2所示狀態,上部仍保持在嘴中,分離下來的氣瓶和吸收器即可拋棄,取一臺備用的自救器按上述方式分離,拋棄呼吸袋組將吸收器和氣瓶組與原呼吸袋配裝,繞軸線0反向轉動裝配,即可完成換接操作,原呼吸袋組與新接上的吸收器和氣瓶組又構成一臺新的自救器,這個過程可以反復不斷進行,因此只要儲備足夠的備用自救器,防護時間就可不斷延長。當呼吸袋組與吸收器分離時,保持于原呼吸袋組中的余氣仍可供人作短暫呼吸,進而為進行換接操作爭取了一些時間,當扭轉虛線所示部分D與吸收器脫離的瞬間,由彈簧18的作用推動內蓋板17和外蓋板20壓在擋套19上,與外界隔離,呼吸氣流按圖示a的方向流動,此時的呼吸雖然不能濾除CO2,但因時間短,不致造成危害,也不會受外界氣體的污染,達到自救防護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氣瓶組、呼吸袋、吸收器;所述氣瓶組包括氣瓶、開關組、壓力表;所述呼吸袋包括呼吸口嘴、內氣袋、外氣袋、吸氣閥、呼氣閥、氣袋裝配口,所述吸收器包括吸收罐、吸收劑、吸收器裝配口;氣瓶通過氣嘴通入吸收罐,所述呼吸袋、氣瓶和所述吸收器通過所述氣袋裝配口和所述吸收器裝配口相配裝連接;所述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均與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接力式壓縮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氣瓶組、呼吸袋、吸收器;所述氣瓶組包括氣瓶、開關組、壓力表;所述呼吸袋包括呼吸口嘴、內氣袋、外氣袋、吸氣閥、呼氣閥、氣袋裝配口,所述吸收器包括吸收罐、吸收劑、吸收器裝配口 ;氣瓶通過氣嘴通入吸收罐,所述呼吸袋、氣瓶和所述吸收器通過所述氣袋裝配口和所述吸收器裝配口相配裝連接;所述氣瓶能裝壓縮氧氣的最大體積均與呼吸袋的最大容積相同。2.如權利要求I所述接力式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俊杰,姜仲儒,
申請(專利權)人:侯俊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