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加工制造領域中的刀具,具體涉及一種不等螺旋角不等分度銑刀。
技術介紹
現有對金屬材料的加工,采用等螺旋、等分度的銑刀進行加工,而在金屬的切削過程中,容易產生諧振,而諧振可產生震動和震顫,若刀具的角度或其它相關參數設計不合理,可導致產品表面加工質量降低,同時也降低了刀具的使用穩定性和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不等螺旋角不等分度銑刀,其能夠避免·切削加工中諧振的發生,提高產品表面的加工質量,增強了刀具使用穩定性,延長了刀具使用壽命。實現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不等螺旋角不等分度銑刀,其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銑削部,該銑削部包括設置在刀柄端部的端面銑削部,以及刀柄圓周上的螺旋銑削部,其所述端面銑削部包括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一端、第四銑削端刃的一端交匯與刀柄的端面中部,第一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另一端以及第四銑削端刃的另一端向刀柄周向延伸,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一槽形角a i,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二槽形角α2,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三槽形角Ci3,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四槽形角Ci4,所述第一槽形角Ci1為85°——89°,第二槽形角Ci2為93°——97°,第三槽形角α 3為91°——95°,第四槽形角%為83°——87° ;所述螺旋銑削部包括與第一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一螺旋刃、與第二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二螺旋刃、與第三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三螺旋刃以及與 ...
【技術保護點】
不等螺旋角不等分度銑刀,其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銑削部,該銑削部包括設置在刀柄端部的端面銑削部,以及刀柄圓周上的螺旋銑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銑削部包括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一端、第四銑削端刃的一端交匯與刀柄的端面中部,第一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另一端以及第四銑削端刃的另一端向刀柄周向延伸,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一槽形角α1,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二槽形角α2,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三槽形角α3,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四槽形角α4,所述第一槽形角α1為85°——89°,第二槽形角α2為93°——97°,第三槽形角α3為91°——95°,第四槽形角α4為83°——87°;所述螺旋銑削部包括與第一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一螺旋刃、與第二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二螺旋刃、與第三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三螺旋刃以及與第四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四螺旋刃,所述第一螺旋刃的螺旋角β1與第二螺旋刃的螺旋角β2不相等,第二螺旋刃的螺旋角β2與第 ...
【技術特征摘要】
1.不等螺旋角不等分度銑刀,其包括刀柄,設置在刀柄一端部的銑削部,該銑削部包括設置在刀柄端部的端面銑削部,以及刀柄圓周上的螺旋銑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銑削部包括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一端、第四銑削端刃的一端交匯與刀柄的端面中部,第一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二銑削端刃的另一端、第三銑削端刃的另一端以及第四銑削端刃的另一端向刀柄周向延伸,第一銑削端刃、第二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一槽形角a i,第二銑削端刃、第三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二槽形角Q2,第三銑削端刃、第四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三槽形角α3,第四銑削端刃、第一銑削端刃之間形成第四槽形角Ci4,所述第一槽形角^*85° —89°,第二槽形角%為93° —97°,第三槽形角α 3為91°——95°,第四槽形角%為83° —87° ; 所述螺旋銑削部包括與第一銑削端刃相連接的第一螺旋刃、與第二銑削端刃相連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波,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創偉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