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屬于膠輥澆注時的固定裝置領域。它包括底盤,還包括連桿,套筒,所述的底盤中間有圓形的通孔;所述的底盤與套筒之間通過連桿連接;所述的套筒上有螺孔,套筒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套筒內部的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主要是為了加持膠輥時,將輥芯的一端插入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在對膠輥夾持時精確定位,具有同軸度偏差小、加工精度高、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和易于制造的優(yōu)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膠輥澆注時的固定裝置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膠輥夾持裝置。
技術介紹
膠輥生產(chǎn)時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膠輥澆注,膠輥澆注時一般是要將膠輥的輥芯固定,固定后引導到相應的機床上,然后將輥芯進行旋轉,一邊旋轉一邊將膠料添加到輥芯中間段的表面;也有的生產(chǎn)方式是在輥芯的外側包裹上一個外殼模具,然后將膠料都澆注 在輥芯與模具之間,這種澆注分為立式澆注和臥式澆注。不論是立式澆注還是臥式澆注,在膠輥澆注之后都要經(jīng)過后續(xù)加工,后續(xù)的加工中用到車削等工藝時需要夾持固定旋轉,傳統(tǒng)技術中,膠輥的夾持固定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在膠輥的軸肩上進行定位,這種裝置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適應更大的壓緊力,并且結構簡單,容易安裝和引導。但是,由于膠輥兩邊的軸肩包裹著一層橡膠,其彈性使得同軸度偏差過大,增加了澆注時的誤差,并且車削的精度和穩(wěn)定性也都非常的低,同時,對于軸肩自身帶有傾斜度的膠輥,定位也非常麻煩;第二種是直接在垂直于軸心的輥芯兩個側面進行定位,用螺栓將輥芯和擋板固定。這種定位方式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并且能夠承受較大的壓緊力。但是由于要在輥芯的兩個側面上打孔,增加了工藝難度,有時由于螺孔的加工偏差,容易導致同軸度的降低。中國專利號200720304982. 9,公開日2008年11月05日,公開了一種膠輥成型夾具,該技術是一種夾具,特別是一種膠輥成型夾具。所述膠輥成型夾具,包括一軸桿,軸桿上依次設有固定夾片、彈簧、滑動夾片和可拆裝夾片,固定夾片固接在軸桿的一端,彈簧設置在固定夾片上,滑動夾片壓在彈簧上,可拆裝夾片設置在軸桿的另一端。在硫化成型過程中,膠輥兩端膠料的遷移受到夾具的約束,有效控制了膠料向兩端面移動,膠輥兩端不易產(chǎn)生廢料,從而提高了膠輥的質量,減少了廢料的產(chǎn)生,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該夾具能提高膠輥的密度及回彈性,提高膠輥的耐磨性能,改善了紡紗條件;該夾具能控制膠輥的尺寸,提高膠輥的均勻度,減少了膠輥之間穩(wěn)定性的差距,用在紡紗過程中,降低了錠與錠之間質量的差異。但是該專利只能是用于膠輥中間為空心的紡紗膠輥,現(xiàn)在冶金、印刷等行業(yè)普遍采用的膠輥結構是在膠輥的中間穿入一個輥芯,輥芯為中間段較粗,兩端較細的結構,中間段用于包裹一層膠料,兩端較細是為了使用時固定方便。所以該專利并不適合冶金、印刷等對膠輥體積要求較大的行業(yè)用的膠輥。因此,需要對現(xiàn)有的夾持裝置進行改進,使其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能適應較大的壓緊力并承受一定的沖擊力,同時,設備的布局也要具有較好的靈活性,便于安裝和拆卸,能大幅度提升膠輥的精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在膠輥加持過程中容易造成同軸度降低的問題,提供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在夾持膠輥時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能適應較大的壓緊力并承受一定的沖擊力,同時,也具有較好的靈活性,便于安裝和拆卸,能大幅度提升膠輥澆注的同軸度,提高加工精度。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包括底盤,還包括連桿,套筒,所述的底盤的中間有圓形的通孔;所述的底盤與套筒之間通過連桿連接;所述的套筒上有螺孔,套筒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套筒內部的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主要是為了加持膠輥時,將膠輥輥芯的一端插入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中。所述的連桿有2-6個。連桿在本專利中起到連接底盤和套筒的作用。所述的底盤上靠近連桿的側面有圓環(huán)形的凸臺。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內徑等于通孔的內徑。底盤和圓環(huán)形的凸臺共同構成軸頸定位裝置,固定在膠輥的側面上,用于輥芯的精確定位。所述的底盤為圓形。有益效果本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I)本技術不但包括底盤,還包括連桿,套筒,底盤的中間有圓形的通孔,套筒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套筒內部的圓柱形的空心結構可以在加持膠輥時,直接將輥芯兩端較細的端頭穿過底盤的通孔,然后插入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中,固定方便;(2)本技術采用整體機架,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能適應較大的壓緊力并承受較大的沖擊力,同時,由于固定是對輥芯定位,可以極大的減小同軸度的偏差,提高加工精度;(3)本技術底盤上靠近連桿的側面有圓環(huán)形的凸臺,凸臺的內徑等于通孔的內徑,底盤和圓環(huán)形的凸臺共同構成軸頸定位裝置,底盤緊貼在膠輥的側面上,定位精確,而且凸臺的存在,在不增加底盤厚度的情況下,增加了底盤與輥芯的接觸面積,減小同軸度的偏差,提高加工精度;(4)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于制造。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二;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三。圖中1.底盤2.連桿3.套筒4.螺孔5.通孔6.凸臺。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實施例I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包括底盤1,還包括連桿2,套筒3,底盤I為圓形,底盤I的中間有圓形的通孔5 ;底盤I與套筒3之間通過連桿2連接;連桿2在本裝置中起到連接底盤I和套筒3的作用,連桿2的數(shù)量為2-6個都可,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選擇四個連桿2,并且四個連桿2對稱分布。套筒3上有螺孔4,本實施例中螺孔4的數(shù)量選擇4個,螺孔4主要是為了通過螺釘將輥芯固定在套筒3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中。套筒3內部的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主要是為了加持膠輥時,直接將輥芯的一端穿過底盤I的通孔5,然后插入圓柱形的空心結構中,再將螺釘通過螺孔4處擰緊,是輥芯與套筒3之間固定緊密,固定方便。底盤I上靠近連桿的側面有圓環(huán)形的凸臺6,凸臺6的內徑等于通孔5的內徑,底盤I和圓環(huán)形的凸臺6共同構成軸頸定位裝置,底盤I緊貼在膠輥的側面上,定位精確,而且凸臺6的存在,在不增加底盤I厚度的情況下,增加了底盤I與輥芯的接觸面積,減小同軸度的偏差,提高加工精度。實施例2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連桿2的數(shù)量為2個,螺孔4的數(shù)量選擇6個。實施例3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連桿2的數(shù)量為6個,螺孔4的數(shù)量選擇8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包括底盤(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桿(2),套筒(3),所述的底盤(1)的中間有圓形的通孔(5);所述的底盤(1)與套筒(3)之間通過連桿(2)連接;所述的套筒(3)上有螺孔(4),套筒(3)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包括底盤(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桿(2),套筒(3),所述的底盤(I)的中間有圓形的通孔(5);所述的底盤(I)與套筒(3)之間通過連桿(2)連接;所述的套筒(3)上有螺孔(4),套筒(3)的內部為圓柱形的空心結構。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膠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凌立,耿煒婧,耿承浩,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市天鑫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