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板材折彎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折彎裝置僅由上模、帶凹口的下模構成,在板材折彎過程中,板材受下模承力線的壓力很大,同時,板材在折彎變形拉伸時,也受到下模的磨擦,這種現象在下模的邊緣處或折彎角度較小時更為明顯,造成板材鍍層的嚴重受損,形成明顯的壓痕,嚴重影響了板材的外觀,同時壓痕處也成為板材腐蝕生銹的始發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受力合理、板材折彎后表面沒有壓痕的無壓痕折彎模。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壓痕折彎模,它包括上模、下模,下模表面開有凹口,凹口表面設有滾針。滾針的外圓周面還加設有多個副滾針。與現有技術相比較由于本技術將下模的邊沿改為光潔度較高的圓柱面,相對增大了下模的開口距離,降低了板材折彎過程中下部受力線上的壓力,且在下模凹口表面中設滾針,壓模時為滑動磨擦,因些經折彎過的板材沒有壓痕,從而消除了現有技術板材的壓痕處的腐蝕現象。附圖說明附圖所示的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附圖所示的無壓痕折彎模,是由上模1、下模3構成,下模3表面開有凹口,凹口表面設有滾針5。將板材2放入模中,在板材折彎過程中,與板材磨擦部分改為滾動的滾針5,使板材2與下模的磨擦以滑動磨擦為主,改為以滾動磨擦為主,大大降低了板材折彎過程中,下模與板材滑動磨擦對板材表面造成的破壞。為了使滾針的滾動更為靈活、有效,滾針5的外圓周面還加設有多個副滾針4。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壓痕折彎模,它包括上模(1)、下模(3),下模表面開有凹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口表面設有滾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修勤,楊博,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萬控電氣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